-
隋书 编辑
《隋书》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唐太宗皇帝想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命贤臣谏官魏征修撰《隋书》,魏征不负重托,依时完成使命。《隋书》共85卷,包括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唐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齐、陈、周、隋书五代史,以魏征修隋史,并与房玄龄总监诸史。魏征对梁、陈、齐史“各为总论”,对隋史“总加撰定”,以序16篇、论53篇。贞观十年(636年),五代史一同完成。贞观《隋书》纪、传55卷,在魏征主持下,由颜师古、孔颖达、敬播、李延寿、赵弘智等先后参与修撰完成。贞观十五年(641年),为配合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又诏修《五代史志》,专详五代的典志。经历了十五年,至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修成三十卷,由监修长孙无忌领衔奏上。参与修撰人员,今可考知者有:令狐德棻、褚遂良、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唐玄宗初,合入《隋书》纪、传中,成为《隋书》纪、志、传85卷,流传至今。
作品名称:隋书
作者:魏征(主编)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纪传体史书
卷数:85卷
内容:帝纪、列传、志
特点: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
帝纪:五卷
列传:五十卷
志:三十卷
四部分类:史部>正史
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
《隋书》
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关于《隋书》的作者,一直搞得很乱,《旧唐书》记载“魏徽等撰”。而刘知几《史通》则说颜师古、孔颖达等和于志宁、李淳风诸人共同撰成。还有题为长孙无忌撰述的。这是因为参加《隋书》撰述的人很多,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开始以魏徵为其主编,后来魏徵死了,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经籍志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国以后的四部图书分类奠定了基础。为后世遵用达一千余年。《隋书》十志虽成于众手,但作者都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因此它的内容丰富、充实。在正史书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帝纪
卷次 | 目次 | 题目 |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
---|---|---|---|
卷1~2 | 本纪第一二 | 高祖上下 | 杨坚 |
卷3~4 | 本纪第三四 | 炀帝上下 | |
卷5 | 本纪第五 | 恭帝 | 杨侑 |
志
志第一 - 礼仪一 | 志第二 - 礼仪二 | 志第三 - 礼仪三 | 志第四 - 礼仪四 | 志第五 - 礼仪五 |
志第六 - 礼仪六 | 志第七 - 礼仪七 | 志第八 - 音乐上 | 志第九 - 音乐中 | 志第十 - 音乐下 |
志第十一 - 律历上 | 志第十二 - 律历中 | 志第十三 - 律历下 | 志第十四 - 天文上 | 志第十五 - 天文中 |
志第十六 - 天文下 | 志第十七 - 五行上 | 志第十八 - 五行下 | 志第十九 - 食货 | 志第二十 - 刑法 |
志第二十一 - 百官上 | 志第二十二 - 百官中 | 志第二十三 - 百官下 | 志第二十四 - 地理上 | 志第二十五 - 地理中 |
志第二十六 - 地理下 | 志第二十七 - 经籍一 | 志第二十八 - 经籍二 | 志第二十九 - 经籍三 | 志第三十 - 经籍四 |
列传
卷次 | 目次 |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
---|---|---|
卷36 | 列传第一 | 后妃 文献独孤皇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炀帝萧皇后 |
卷37 | 列传第二 | |
卷38 | 列传第三 | |
卷39 | 列传第四 | |
卷40 | 列传第五 | |
卷41 | 列传第六 | 高颎、苏威(子苏夔) |
卷42 | 列传第七 | 李德林(子李百药) |
卷43 | 列传第八 | 河间王杨弘(子杨庆)、杨处纲、杨子崇、观德王杨雄(弟杨达) |
卷44 | 列传第九 | 滕穆王杨瓒(嗣王杨纶)、道悼王杨静、卫昭王杨爽(嗣王杨集)、蔡王杨智积 |
卷45 | 列传第十 | |
卷46 | 列传第十一 | |
卷47 | 列传第十二 | |
卷48 | 列传第十三 | |
卷49 | 列传第十四 | 牛弘 |
卷50 | 列传第十五 | |
卷51 | 列传第十六 | |
卷52 | 列传第十七 | |
卷53 | 列传第十八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词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