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霓裳续谱 编辑
《霓裳续谱》是王廷绍创作的曲唱词。
作品名称:霓裳续谱
作者:王廷绍
创作年代:清朝乾隆六十年
作品出处:《霓裳续谱》
文学体裁:曲唱词
该书虽称为《霓裳续谱》,却没有工尺谱或其它宫谱记录,只是一本俗曲唱词记录,书中还记录了演员所扮角色、演唱时使用什么乐器等。
此书由王廷绍点订,他字善述,号楷堂。有关王的资料可以从鲍桂星的《觉生感旧诗抄》、纪昀(晓岚)的《沈阳续录》以及梁章钜的《楹联续话》中了解一些。
据赵景深先生考证,王廷绍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已未进士,纪昀(晓岚)曾做过他的座师。
据说王廷绍的早年生活很不好,家宅的大门外是大道,宅旁隔壁就是马棚,他自撰的门心对联是:“马骨崚嶒,吃豆、吃面兼吃草,车声歴碌,拉人、拉马不拉钱。”从这一副对联中可以看出王廷绍思想,是了解他喜爱俗文学的见证,他是个不以俗句为嫌极有风趣的文人。
《霓裳续谱》中的卷首,自序上自提“秣陵王楷堂订”。秣陵指的是金陵南京,可他并不是南京人,而是直隶大兴人(今北京市人)。关于为什么叫秣陵,有可能是从宅旁隔壁的马棚想起来的,秣陵又意味着秣马厉兵,即喂饱战马磨快兵器准备参战。
此书是他在中举人三年以后,中进士四年以前编订的,这是他生活最困难时期。
王廷绍中进士之后由庶常改刑部主事,历任十数余年后升任员外郎,五十八岁时在任上病故。鲍桂兴总结他的一生说:“贫而负气,傲睨一切!”可见王廷绍崚嶒傲骨的一生。
翟灏的《通俗编》上写到:“今以山陕所唱小曲曰:西调,与古绝殊,然亦因其方俗言之。”西调曲词写的很文雅,就象宋词一样,当然有很多是根据昆曲传奇故事改编的。后五卷则是各种曲调唱词,其中“寄生草”独立的为曲的有一百一十二之多,岔曲中“平岔”有八十九支,不包括有曲头曲尾联缀的杂牌子套曲。
该书另有附录《万寿庆典》一卷,是当时宫廷里的承应之品,共收录曲牌联缀体唱词二十一段。其中清江引、好事近、叠字犯、锁南枝等曲牌是直接套用昆曲曲牌,而在“八方太平”五段第二章中全曲称“太平歌”,就是今天八角鼓中的“太平年”曲牌。曲词后还仔细的写出了演员所穿戴的行头和场面上用的各种乐器。 这类曲词主要内容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可是从演员阵容上看,想象得出可能还有复杂的表演,比今天现代的大型歌舞或戏曲演出有过之而无不及。所用乐器也很丰富,一般有弦子、胡琴、提琴、琵琶、笛、鼓板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