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昆剧团 编辑
中文名:浙江昆剧团
位置:浙江
性质:剧团
成立时间 :1955年
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表演团体。
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周恩来总理称誉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自《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演出了许多好戏,其中《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出现“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目前,声名卓著的“传”字辈老师已相继离开了舞台,世、盛、秀三辈担起了演出重任,在舞台上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声望。他们中的汪世瑜、王世瑶、张世铮、王奉梅、林为林、张志红、程卫兵、翁国生、陶铁斧、陶伟民、陶波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更是闻名遐尔,在海内外均有很高知名度。目前浙江昆剧团有各类演职员六十余人、其中五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有三人获“浙江戏剧明星奖”;在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有六人分获“兰花最佳表演奖”和“兰花优秀表演奖”;在首届昆剧艺术节上,有两人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
1994年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两团合并组建而成的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汪世瑜出任院长,现陶铁斧任昆剧团团长。
自《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和改编演出了《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 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培养了汪世瑜、王奉梅、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1982年,浙昆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
1994年,当时出于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生存的共同需要,将两团优势互补,人员精简,合并成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合并九年来,浙江昆剧团在出人出戏上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先后创作排演了昆剧神话儿童剧《寻太阳》(获浙江省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曹禺文学提名奖、“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昆剧新编历史剧《少年游》(在1995年晋京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中,普获赞誉),昆剧新编传统剧《暗箭记》(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大型优秀剧目。在首届全国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三个“最佳兰花奖”、三个“优秀兰花奖”、五个“兰花奖”的优异成绩。在2002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一举夺得四个由中国文化部和联合国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和四位受表彰有“显著成就”称号的功臣。这些年来,浙昆还多次应邀出访日本、泰国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与地区,广受赞誉。
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
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称誉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曲的发祥地。
自《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和改编演出了《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培养了汪世瑜、王奉梅、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1982年,浙昆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
1994年,当时出于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生存的共同需要,将两团优势互补,人员精简,合并成为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合并九年来,浙江昆剧团在出人出戏上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先后创作排演了昆剧神话儿童剧《寻太阳》(获浙江省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曹禺文学提名奖、“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昆剧新编历史剧《少年游》(在1995年晋京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中,普获赞誉),昆剧新编传统剧《暗箭记》(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大型优秀剧目。在首届全国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三个“最佳兰花奖”、三个“优秀兰花奖”、五个“兰花奖”的优异成绩。在2002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一举夺得四个由中国文化部和联合国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和四位受表彰有“显著成就”称号的功臣。2005年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同年成为“国家商业演展文化产品出口项目”的入选单位。新近创作排练的历史剧《公孙子都》,继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大奖”之后,于2008新年伊始,再次摘得“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桂冠。2009年新创排剧目《红泥关》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这些年来,浙昆还多次应邀出访日本、泰国、美国、法国、瑞典以及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广受赞誉。浙江昆剧团现有演职人员90名,(其中获戏曲梅花奖演员五人,国家一级演员十七人,国家二级演员和各类高级演职员近二十人),并且新培养的第五代昆曲传人“万字辈”也已展露头角。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