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姓 编辑
贾姓,中国姓氏之一,主要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其一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其二出自春秋时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此外,源于殷商末期贾国、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少数民族也有贾姓。
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
宋朝时期,贾姓大约有3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1%,排在第四十位。贾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贾姓总人口的43%。明朝时期,贾姓大约有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排在第八十八位。当代贾姓的人口已近370万,为全国第六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
姓氏渊源
源于子姓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有关远古贾国的情况,历史上仅有如此记载:殷商时代,如今的山西省贾乡一带有贾国。按殷商末期周族成为华夏大地上四大诸侯之一,且能够以周地为出征点一举攻击殷商来看,那个子姓古贾国在周武王姬发灭商的一系列战争举措实施前已经荡然无存了,或已经臣服于周武王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殷商后,子姓古贾国不复存在,其国贵族与子民或以国名为姓氏称贾氏。
源于官位
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贾正,也叫贾师,在周朝称作贾师,在鲁国称作贾正。其职责是与胥师(掌管市场物价的官吏)共同掌管政令实施以及处罚,兼担监督和管理都城中的贸易活动,调节物价,稳定市场。在贾正、贾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的,后来简化称作贾姓。
源于姬姓
贾公明
②出自春秋时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狐射姑又称贾季、贾佗、贾他。孤偃,公元前715年~前629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字子犯,公子姬重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咎犯)。其父为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人(今山西交城却波村)。晋襄公逝世后,朝堂上在立晋襄公的哪一个弟弟为君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斗。贾季为避祸而逃亡翟国(狄国),其子孙便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贾氏,世代相传。
少数民族
①蒙古族中的贾拉喇氏,也叫查拉里氏、扎拉哩氏,后来大多改为贾、张、詹、年、白姓等;蒙古族的杭席古德氏,明朝时改为贾姓。
②满族嘉佳氏,世代居住在乌喇(今吉林永吉县) ;嘉布塔喇氏,也叫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贾佳氏,后改为贾姓;嘉穆呼氏,以地为姓,改为贾、佟姓等。
③锡伯族贾思胡里氏,也叫扎思瑚哩氏,清朝中叶后大多改为贾、臧、扎、张、托姓等。
④在如今彝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贾姓。他们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贾姓的。
迁徙传播
贾氏最初发源于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并以其为繁衍中心。
先秦时期,开始向省外传播,进入今河南、山东等省,并有多人为官,使贾氏在河南繁衍昌盛,人丁兴旺,还衍生出许多支派。
秦汉之际,在此前春秋战国时期贾姓人播迁的基础上,贾姓人出现在了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河北等地。其中一支向西发展,经河南、陕西,一路播迁到今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一带,成为当地一大望族,贾姓人的武威郡望、堂号由此诞生。东汉末年,贾姓人中的贾龙出任益州从事(辅佐太守的官员),表明贾姓人已经进入了四川。两汉期间,贾姓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初的文人贾谊和东汉初的武将贾复最为著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战火遍及北方各地,迫使包括贾姓人在内的一批士族、大族、豪族南迁,辗转分布于江浙各地,南北朝时又扩展到河北、山东。不过,相对其他姓氏家族来说,贾姓人这一时期的南迁人数不多,大多数仍在北方,特别是在西北繁衍生息。由于战乱,贾姓一批人开始弃耕从戎,在战争中积功为官,出现了多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形成了一些著名的郡望。
隋唐交替及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中国进入动乱年代,北方和中原一带的百姓,为躲避战乱不得不迁离故土,寻找新的家园。向南,是当时各大姓氏的迁徙主要方向。
贾氏家谱
到宋朝时,北方与宋朝并存的辽、金以及后来的蒙古、元朝,都有大量的贾姓家族和个人为其效力,这是贾姓与中国大多数姓氏有差别的地方。这些家族和个人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但都属于贾姓行列。宋元时期,除诸多显赫的贾姓家族外,贾姓人更不乏各界名人,难以尽数。如数学家贾宪、画家贾祥、将领贾逵、政治家贾易、金国副相贾铉、南宋画家贾师古、金国宰相贾益谦、南宋右丞相贾余庆、辽国宰相贾师训、元朝副相贾鲁、元末数学家贾亨、杂剧作家贾仲明等,还出了两个才女贾云华、贾蓬莱,她们的爱情故事被写成了传奇小说,得以流传。
明末清初,因为战乱,贾姓人跟随历史潮流开始了迁徙入川之旅。一是在明玉珍占据四川期间,不少湖北贾姓人跟随明玉珍迁入四川;二是在清初康熙帝发起的湖广填四川大型移民运动中,响应号召或主动迁徙入川。清朝时的四川贾姓名人不是很多,较为有名气的是渠县翰林学士贾秉钟及其家族、广汉著名书法家贾承暮、苍溪县名儒贾儒珍等。除四川外,清朝的贾姓名人很多,如清初兵部尚书、大司马、太子太保、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贾汉复,《康熙字典》纂修官、著名学者贾国维及其家族,大学士贾桢及其家族,著名海军教育家贾凝禧及其家族,中国银行业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贾继英等。贾姓历史上的第五个状元,也是唯一的武状元,是乾隆年间的今山西清徐县东于镇高白村人贾廷昭。
宋朝时期,贾姓大约有3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1%,排在第四十位。贾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贾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陕西、山西,这四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4%。冀豫鲁、四川是两个贾姓人口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贾姓大约有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排在第八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贾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因贾姓是北方姓氏,自然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山西为贾姓第一大省,约占贾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三省,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陕西,这三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600余年,贾姓的分布总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部和东部迁移。全国形成了华北地区贾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贾姓的人口已近370万,为全国第六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1000年,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四川两块高比率贾姓区域。在600年期间,贾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流动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部加速流动。贾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冀豫晋、京津、内蒙古中部、山东大部、江苏西北角、浙江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中西部和南部、宁夏北部、辽宁西部、黑龙江北部,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7%以上,有的达到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2%,居住了大约62%的贾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贾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在0.19%一0.5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居住了大约31%的贾姓人群。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贾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息县岗李店乡东部贾氏祠堂碑文
洛阳郡:治所相当于今河南洛阳。
长乐郡:北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北冀县。
临汾郡:隋朝置郡,治所相当于今山西临汾。
堂号
治安堂:典自西汉文学家贾谊。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汉文帝时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遭毁谤,被贬为长沙太傅,后为梁怀玉太傅。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主张重农抑商。所著政论鸿文有《过秦论》、《治安策》等。尊贾谊为先祖的贾氏族裔于是用"治安"作为堂号。
继美堂、世纶堂:出自贾至家族。
至言堂:汉时贾山博览群书,给朝廷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作比喻,名为《至言》。此外还有“武威堂”。
还有武威堂、维则堂等。
宗祠楹联
|
|
洛阳推隽;颍水腾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洛阳诗人贾至。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新息长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彪最优。新息,今属河南。颍水流径其境。
三虎拔萃;五鹿怀惭。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颍川定陵人贾彪,字伟节,兄弟三人并有名声,而他最优,当时人说:“贾氏三虎,伟节最怒(气势强盛)。”桓帝时任新息长,严禁堕胎溺婴。数年间人们生养子女数千,都说“这是贾父所生”,男孩都取名贾子,女孩都取名贾女。后来因党锢之祸被禁于家中。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洛阳人贾捐之,贾谊的曾孙,元帝时上疏评论朝政得失,召为待诏金马门,后数次被召见,建议多被采纳。长安令杨兴曾说:“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如果让他任尚书令,会比五鹿充宗(姓五鹿,名充宗,研究梁丘《易》,西汉元帝时官少府,曾奉诏与各《易》家辩论)强多了。”
篇陈训诂;策上治安。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继承父亲贾徽的学业,二十岁时能背诵《左传》及五经,兼通五家谷粱学说。曾任侍中及左中郎将等职。永平年间,献上所撰《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深受明帝重视;又与班固同撰东汉史。章帝时,在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讲授《古文尚书》、《左氏传》,提出了古文经学的地位。精通天文学,提出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计量日、月的运动,并指出月球的运动是不等速的。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时称贾生。少年时就有博学能文之誉,文帝初年召为博士,不久升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受大臣周勃、灌婴等人排挤,贬为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
立碑洛州;射雉如皋。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贾敦颐、贾敦实兄弟,皆有惠政,洛人为之刻碑市旁,三碑并立,号“棠棣碑”。下联典出《左传·昭公》二八年,春秋时期的贾大夫御以如皋射雉。
善射博笑;封发表贞。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贾大夫御以如皋射雉,其妻始笑而言。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贾直言,流配岭南,与妻诀别,妻引绳束发封以帛曰:“非君手不解。”
祭诗才辍酒;献颂又开樽。
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贾岛事典。
鸣珮长廊静;开就广殿凉。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贾至诗句联。贾至,字幼粼,洛阳人。曾为单父尉,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等。
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贾驰《复睹三乡题处留赠》诗句联。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进士贾稜《御沟新柳》诗句联。
洛阳太傅裔;松溪宰相家。
此联为福建省松溪县屯桥乡王里溪(又名叫松溪、篁里溪)村贾氏宗祠联。全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宰相贾似道事典。
已后儿孙承福德;黎庶念荣宁。
匾额:慎终追远。
此联为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第53回)。匾额“慎终追远”,书中匾额题写在闹龙填青匾上,也是御笔。“慎终追远”,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旧指居丧能守礼法,尽孝道。这里已加引申,其含义不外乎说,要谨慎地保持晚节并教训子孙,时时回想祖上的功德和所得到的恩荣。“黎庶”,老百姓。“宁荣”,指宁国公、荣国公,庚辰本、戚序本作“荣宁”,既为御笔,长、二房次序似不应颠倒。今从程乙本。
勋业有光昭日明;功名无间及儿孙。
匾额:星辉辅弼。
此联为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第53回)。匾额“星辉辅弼”,书中说额题写在九龙金匾上,是先皇御笔。“星辉辅弼”,这是对朝廷重臣的誉词。说贾氏如明星辉耀,辅佐着日月。“弼”,谓辅助。“昭日月”,意谓明亮如同日月。庚辰本作“照”,从戚序本。“无间”,谓不间断。“及”,谓到。
高节羽书期独传;恭谈祖德朵颐开。
此联为唐代诗人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句联。贾岛(779~843),字阆仙。曾任长江(今四川遂宁)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有《长江集》。
千载皆赞过秦论;百代咸吟长江诗。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大臣、政论家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十八岁时即以文才出名,二十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其政论文,有《过秦论》、《治安策》等。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贾岛的《长江集》。
善射博美妻之笑;封发表贞妇之心。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的贾大夫御以如皋射雉,其妻始笑而言。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贾直言,流配岭南,与妻诀别,妻引绳束发封以帛曰:“非君手不解。”
上策治安,美洛阳才识;诗饶风韵,羡贾岛推敲。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大臣、政论家贾谊。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贾岛。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此联为贾氏宗祠联。见《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贾氏宗祠这副长联,小说中说是“衍圣公孔继宗书”。衍圣公,封建统治阶级为尊孔给孔子后裔所加的封号,其名称起于宋仁宗至和二年,以后历朝相沿不改。孔继宗之名,当为小说作者所虚拟。程乙本为避免“厚诬至圣先师”的罪名,改成“特晋爵太博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肝脑涂地”,意谓感皇恩而愿以万死效忠朝廷。语出《汉书·苏武传》。“兆姓”,谓万民,百姓。十亿或万亿为兆。“蒸尝”,谓祭祀。冬祭叫蒸,亦作“烝”。语出《诗·小雅·天保》。这一联庚辰本有批语说:“此联宜掉转。”因为楹联一般上句以仄声字作结,下句以平声字作结,这里相反(原书上下联相易)。
姓氏图腾
贾姓图腾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 编纂者 | 编撰方式 | 藏地 | 备注 |
---|---|---|---|---|
浙江海宁贾氏家乘十卷 | (清)贾春泉、贾复庵汇修 |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忠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 |
浙江金华东阳真定贾氏宗谱二十三卷 | (民国)贾际春纂 |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古光乡棠夏村 | 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册、第十卷、第十五~十六卷 |
浙江义乌洋川贾氏宗谱十七卷 | (民国)孙乐陶纂 |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古光乡 | |
浙江金华东阳真定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今仅存第八卷、第十六卷 | |
浙江金华东阳真定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今仅存第十一卷 | |
浙江金华东阳真定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卷、第十七卷、第十九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八卷 | (清)贾元信等纂修 | 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六卷、第七卷下册、第八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明)贾思忠等纂修 |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清)贾有诏等纂修 |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二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第六卷、卷末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五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八卷 |
义乌洋川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浙江诸暨狮子山贾家坂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年间继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诸暨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继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金华乌伤伯塘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浦江武威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 |
浦江武威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浦江武威贾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海宁、商丘贾氏家乘十卷 | (清)贾春泉、贾复庵纂修 | 清道光二十六年忠节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卷 |
海宁、商丘贾氏家乘十卷 | (民国)贾挺生等纂修 |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硖石堂印刷所铅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八卷、第十卷 |
浙江绍兴上虞南源贾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世纶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四卷、卷首 | |
江苏赣榆贾氏家谱一卷 | 著者待考 | 白本木刻活字印本一幅 | 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赣榆县档案馆 | |
江苏镇江润州关沙贾氏宗谱十三卷 | (民国)贾其恒纂辑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治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江苏常州毗陵贾氏宗谱八卷 | (清)贾洪顺主修 |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 |
江苏常州毗陵贾氏宗谱十卷 | (民国)贾洪锡、贾殿章修 |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江苏无锡锡邑尹城贾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盛景熙监校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 |
江苏无锡宜兴萧塘贾氏续修族谱十二卷 | 贾瑛淞等主修,冯曜等纂修 | 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昆陵贾氏宗谱八卷 | (清)贾洪铭等纂修 |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 |
江苏镇江润州开沙贾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贾其恒纂修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36年)治安堂铅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山西平定州东会都贾氏家谱 | (清)贾异等撰序 |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山西沁水贾氏茔庙石刻文稿 | (民国)贾景德撰 | 民国二十五(公元1936年)年铅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辽宁本溪贾氏谱书一卷 | (民国)贾恒昌纂 | 复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辽宁本溪市南甸镇沟口村 | |
安徽合肥贾氏宗谱十四卷 | (清)贾辅臣等修 |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 |
安徽太湖县东乡秦梅园贾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 (清)贾舜臣主修 |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太傅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山东益都贾氏族谱 | (清)贾之濂等续修 |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 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 |
山东栖霞贾民族谱世系考一卷 | (民国)贾蓬山纂 |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栖霞县松山乡庵里村 | |
山东黄县贾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山东省黄县东江乡江格庄 | |
山东泰安贾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贾启祥撰 |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泰安市图书馆 | |
山东临沭贾氏支谱 | 著者待考 | 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山东省临沭县周庄乡周庄村 | |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贾氏族谱 | 现存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营东头村 | |||
湖北均阳(今丹江口市)贾氏家乘六卷 | (民国)贾笃本撰 |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韫玉堂石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 |
湖北均阳(今丹江口市)贾氏家乘六卷 | (民国)贾笃本纂修 |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韫玉堂石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福建建瓯南源贾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贾氏族人汇辑 |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5年)世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毗陵贾氏宗谱八卷 | (清)贾洪顺纂修 |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锡邑尹城贾氏宗谱十二卷 | (民国)盛景熙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8年)孝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山阴贾氏宗谱六卷 | (清)贾元豫等纂修 |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延寿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
润州开沙贾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 (民国)贾其桓纂修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注:以上根据各地家谱整理 |
字辈排行
山西
湖北均阳贾氏家乘
河北
河北巨鹿贾氏字辈:“…恒凤书迎祥志…”。
河北邢台贾氏字辈:“凤延德子,其多善人……”
河北固安贾氏字辈:“万国汉君荣”。
河北沧州贾氏字辈:“恩荣肇启世泽常延培承继述同守义方”。
河北故城贾氏字辈:“敦厚衍绪方正为心式循前宪以葆令闻荣祖玉坤懋赫恒辉祉贵宸畅超奎兴沛”
山东
山东临沂贾氏字辈:“文贵应宗儒公秀克廷殿玉中学瑞俊彦翔鸣恩厚启运传荣仁智义信怀敬福增永玖振兴继世圆善余庆建基恒远常隆”。
山东莱芜贾氏字辈:“桂乐庆同心爱修德”。
山东泰安贾氏字辈:“广继传思明”。
山东单县贾氏字辈:“严表友行”。
山东曹县贾氏字辈:先世忠孝传宗维远
山东临清贾氏字辈:“清国生名俊平新训秀良”。
安徽
安徽利辛贾氏字辈:“同邦思爱德安乐一家人”。
安徽怀远贾氏字辈:“根本明良维尚学锁”。
安徽凤阳贾氏字辈:“仕文庭述兆培习洪”。
安徽淮南贾氏字辈:“帮以时贤玉廷善国宝凡”。
安徽寿县贾氏字辈:“怀应绍庆全昌永”。
河南
河南内乡贾氏字辈:“大中之正走德直”。
河南贾氏一支字辈:“兆□德国永文杰汉中兴新□贵花荣”。
河南华县贾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河南太康西关贾氏字辈:文凯云清乃学庭德和守平令修顺化荣贵显恒际会伟幼耀在升
河南太康贾氏字辈:“全兴治庆廷德……”
辽宁
辽宁北镇贾氏字辈:“连永国恩明文德庆长荣显耀芳廷柱秀润方春生”。
辽宁海城贾氏一支字辈:“成一思廷世万文永德广继维(昭)洪宪宗振庆其昌”。
辽宁海城贾氏一支字辈:“庆立光宗志洪恩永少庭”。
辽宁盖州贾氏一支字辈:“宝志勤忠德富崇检理来义字多茂盛仁杰地灵时”。
湖北
湖北巴东贾氏字辈:“支确根章启光宗延世泽继治绍前方忠孝传根本诗书玉国良道宗生衍茂吉大发源长”。
湖北应城贾氏字辈:“成章顺理家道昌隆”。
湖北襄樊贾氏字辈:“文云开士风金榜宋刚要”。
湖北均阳贾氏字辈:先启龄增 钧洪本熙 宗开经纶远 显明世泽长 守中崇尚道 积善大吉祥
四川
四川阿坝贾氏字辈:“文万起登应良士得挺如思元开正学壹品孝为先”。
四川南充贾氏字辈:“为周忠良世德发祥显成光大息富迎创”。
四川冕宁县贾氏字辈:“登怀良成文,元宏宗继得;兴正启光发,国亭世泽天。江临清石桥,川冕龙和渊;樟亮森月超,树俊任仕才;志忠先荣辉,明华武开列。”
南充:文高治如长。春元庆明良,朝廷子必延。文章绍先正,荣祥永世昌。
西充一支:正义明道,长治久安。书香客少,基楚必端。
南部:①珑登仕文如。汉洪大永春,德全定献庭。韩秀维邦国,承继保昌荣。育才学为本,毛祖建新华。开放显富裕,祥和礼义兴。②汉洪,大耀其光兆。韩池仕择长,起神自登学。③仁元文山明,德维永万年。登祥先宁丕,焕邦国治光。④永士玉光能大,文崇德肇自天。敦宗本怀庭现,昌善策绍承先。
理县通化一支:文万启应登,良仕德廷如。思元开正学,一品孝为先。俊秀华美斌,培作仲全兴。祖上必有光,宗洪泽玺传。怀仁永昌贵,继世富盛远。治安颂琪景,春晖君悦轩。
绵阳:①朝元兴仕泽,道太庆明廷。名本含金玉,光荣运行真。②汉息丁香,万朝子崇,顺安清仕。
夹江一支:崇纯尚质,守慎承诚。克明齐德,光裕衡仁。
井研一支:永维世正,常乐天怀。文思肇启,及弟联升。
渠县贵福:①学问之本,曰召其德。传家有道,言行可则。忠以立身,文乃华国。庆长百世,祥肇九策。远绍洛阳,同光安宅。②学问之本,曰昭其德。传家有道,言行可则。忠以立身,文乃华国。庆长百世,同光安策。锦绣前程,万代宗列。五海七洲,红星照月。
仪陇一支:衍祖安帮国,前梁永尚荣。学问之本,曰召其德。传家有道,言行可则。忠以立身,文及华国。庆长百世,祥肇九策。远绍洛阳,同光安宅。
宜宾:①世正天心顺,为人在孝仙。敦宗承祖德,永代友名贤。学富请时国,钟灵本性全。文章隆大力,继遂自长延。②先安支月学少永,廷详文明世泽昌。
邻水:①式克永亿治,进宗万亿年。光明正兆大,世代禄增荣。士从先学德,贵显晋长春(敦厚启鸿业)。②世克永亿万,宗朝应元明。仕从孔孟学,贵大显长春。忠良为国辅,有德志修纯。毓秀钟贤哲,天庭锡佑新。
苍溪:①运灿希义映儒纯,笃实(泰)光辉(明)继启兴。承述先泽世绵(广)远,维(克)睦(善)安和庆长春。②仁融(荣)旭(道)辅,良知开肇(经弘生朗)。炬中直绥(觐岳岦嵩),余度亮显(德中一养)。
通江一支:俊守荣宗诰,闻升国仕如。(如)绍芳元和登林,能维知正应有名。美茂显扬忠成德,万代遵崇永同兴。
巴中:①仕绍思维本,先继大会昌。②克木文章大德扬,先型应作诗书香。成龙富贵全家乐,飞凤来仪流泽长。
乐山一支:祟纯尚质,守慎承诚。克明齐德,光裕衡仁。
浙江
浙江海宁贾氏字辈:“永齐圣善长发其祥”。
浙江杭州贾氏字辈:“以立振男……”
重庆
重庆云阳贾氏字辈:“维文章名国肇绩载新昌崇善宗功远云安世泽长兴隆由信义显发本忠良守正光先绪祥开永代芳”。
贵州
贵州遵义贾氏字辈:“廷朝善国良子士运中多升明时尚达永远帅江南”。
湖南
湖南湘西贾氏字辈:“庆延长圣得宏”。
广西
广西融水贾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江西
江西吉安贾氏字辈:“天魁□墨成廷子”。
其他
贾氏至言堂一支字辈:“依茂洪玉早元学震怀邦泽贵光培勇兴传礼义昌”。
贾氏一支字辈:“依茂洪文早元学振家邦诗书慧英杰”。
贾氏一支字辈:“道学西先则人财佐胜名方正大有用百代永苍民”。
贾氏一支字辈:“文贵应宗儒公秀克廷殿玉中学瑞俊彦翔赢恩厚启润传荣仁智义信怀敬福增永玖振鸿继世圆善余庆建基恒远常隆”。
贾氏一支字辈:“玉斯佑启宏大竹叶为谱”。
故居墓葬
贾谊故居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入贾姓历代名人148名,占名人总数的0.33%,排在名人姓氏第六十八位,贾姓的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1%,排在第九十九位;贾姓的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2%,排在第八十五位。
先秦两汉
贾让,西汉水利家。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天才式的文赋才华和治国方略深深影响了后世。
贾山,汉文帝时政论家。与陆贾、贾谊并成“汉初三贾”。
贾捐之,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贾鲂,东汉书法家。
贾佗,晋国太师。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是跟随公子重耳流亡的五贤士之一。
贾季,狐偃之子,晋文公重耳的表弟。
贾护,《左氏春秋》重要传人之一。
贾复(9—55),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贾复临阵身先士卒,为人刚毅、方直、谨慎,从不夸说功劳。后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在封侯诸将中为最多。
贾彪,太学生首领、名士、学者。
魏晋南北朝
慧远大师(334—416),俗姓贾。净土宗始祖。他是真正让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并普及的人,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他确立了僧人与帝王之间的特殊关系条制,并且是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慧持大师(337—412),慧远之弟。冲默有远量。晋代对于峨眉山佛教贡献最大者当首推慧持大师,因慧持大师与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密不可分。
贾思勰
贾耽(730—805),政治家、地理学家。主要成就是《海内华夷图》及其它地理书籍。贾耽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对后世制图影响深远。
贾弼之,为南渡的平阳大族。中国家谱学(亦称谱牒学或谱学)重要奠基人、谱学大家第一人。
贾渊(439—501),南北朝时期谱学大家。
贾诩(147—224), 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谋士,被人称“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贾逵(174—228),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世,文武兼备。
贾充(217 — 282),三国曹魏末期重臣,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 公元268年,贾充主持修订的《晋律》完成。中国古代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由他带领修定的《晋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贾南风(256—300),即惠贾皇后,历史上最有有名的皇后之一。
贾玄硕,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左长史、军师将军、中书令,开国首臣。
贾彝,“参合陂之战”中,贾彝是生还的为数不多的数十人,被拓跋珪任用为尚书左丞,加给事中。
贾思伯(468—525),北魏大臣。
隋唐五代
贾公彦,中国唐代经学家、语言学家、《三礼》学专家。
贾至(718—772),唐朝才子。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为唐宋八大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贾敦颐、贾敦实,唐贞观期间清官。
宋元
贾善翔,中国道教名人。善谈笑,好琴,嗜酒,尝与苏轼等交游。曾于亳州太清宫,讲解《太上洞玄灵宝度人经》。任道官左街都监同签书教门公事,赐号“崇德悟真大师”。
贾宪,北宋数学家。主要成就是“贾宪三角”、“增乘开方法”。
贾鲁(1297—1353),水利家。其所创的“用石船大堤堵塞决河”的方法仍在用。后人为了纪念他,山东、河南有两条河均名贾鲁河。
贾昌朝(997—1065),宋朝宰相、文学家、书法家。著有《群经音辨》(我国古代第一本多音多义字手册)。
贾铉,金朝大臣。
贾益谦(1147—1226),金朝大臣。
贾黄中(945—1001),北宋初名臣。
贾黯(1022—1065),宋仁宗丙戌科状元,以直言敢谏闻名。
贾涉(1178—1223),抗金名将。南宋在淮东处置山东“忠义军”的中心人物,自幼慷慨有大志。
贾似道
贾文备,与丞相伯颜伐宋,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谥庄武。
贾云华(1314—1368),元代才女。
贾仲明(1343—1422),元末明初杂剧作家。
明清
贾凫西(1590—1594),明末鼓词作家。
贾步纬(1827—1908),清代天算家。他为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思想能在中国传播,用尽了毕生心力。
贾居贞(1218—1280),贾居贞去世后追封光禄大夫、平章政事,为定国公,谥号文正。
贾谅(1387─1439),明朝大臣,明宣宗、明英宗时的平乱大臣。
贾咏(1464—1547),明世宗时大臣。嘉靖四年进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贾仁元,为晋商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贾汉复(1605—1677),清初名臣、名将。顺治2年归清,顺治15年加兵部尚书衔,16年加太子太保。
贾国维(1671—1743),后任《佩文韵府》纂修官兼校勘官、《康熙字典》纂修官。
贾桢(1798—1874),清朝大臣。
近代以来
教育
贾成章(1894—1970),林学家,林木耐阴性研究的开拓者,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
贾清汉(1898—1971),兽医学家、教育家,兽医内科临床诊断学奠基人之一。
贾祖璋(1901—1988),科普作家、编辑家,我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
贾福海(1914—2004),山西原平人。中科院院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贾福海院士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创始人之一。
贾司光(1924—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首批特别津贴获得者,我国高空生理专业创始人之一。
贾兰坡(1908—2001),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
贾克明,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肝病学家,在专业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贾幼陵
贾承造,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1948年3月10日生于甘肃兰州。1975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1987年获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贾培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导。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贾利民,北京交大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贾仲孝,1963年生,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导。
贾晋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文字科学艺术
贾恩绂(1865 一1948),近代的教育家、方志学家。
贾题韬(1909—1995),学者,棋坛一代宗师,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
贾植芳(1916—2008),作家、翻译家、学者,“七月派”重要作家,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贾文波,我国翻译理论与应用翻译家、第四次翻译浪潮领军人物之一。
贾世骏(1930—2011),男高音歌唱家。
贾廷聚,1937年生,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有豫剧“须生泰斗”的美称。
贾又福,1942年生,现当代画家。
贾平凹,1952年生。中国当代作家,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贾平凹
贾鹏芳,1958年生,二胡演奏家。中国二胡学会理事、日本二胡学会副会长。
贾文忠,1961年生,文物修复专家。他使文物修复真正走入大学课堂。
贾云龙,国家级会员摄影家。
贾樟柯,生于1970年,国际电影导演,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贾伟,设计师,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被誉为兼具商业头脑和设计才华的商业设计师第一人。
贾浅浅: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诗人。
政军法商
贾凝禧(1860—1912),海军教育家。
贾继英(1875—1944),金融家。我国银行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首位银行行长,大清银行首任行长。当时的银行圈,流传这样的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没有贾继英。”
贾景德(1880—1960),阎锡山与袁世凯合作的牵线人,中原大战晋绥系高层唯一的支持者,阎锡山永远的秘书长,最后的送葬人。
贾德耀(1880—1940),民国总理。1919年8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晋中将衔。抗战初期拒绝为日本侵略军“维持局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语。追加上将衔。
贾勤 (1882—1948),马尾船政学堂毕业。海军少将。
贾康,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因参加“8.13”上海“淞沪会战”,授中将军衔,1944年病逝于兰州。
贾陶(1909—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为我军炮兵的创建和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
贾亦斌(1912— 2012),抗日将领。
贾拓夫(1912—1967),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和早期民族工作方面的领导人之一。
贾启允(1914—2004),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四川省书记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贾若瑜(1915—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首位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山东军区参谋长等。代表作有《方面军防御战役想定》、《中国军事史辞典》。
贾乾瑞(1916—2015),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贾俊(1917—1989),原中共山西省常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
贾克,1950年底入朝鲜作战,任中朝联军炮兵指挥所副参谋长,西海岸抗敌登陆指挥部炮兵司令员。1963年晋准军级。
贾华(1921—1983),深圳市第一任市长。
贾士毅(1887—1965),民国财政史研究大家,曾任民国财政部常务次长。
贾志杰,1935年生,曾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现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贾春旺,1938年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席大检察官。前中国人民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贾庆林
贾治邦,1946年生。曾任陕西省省长,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贾晓炜,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后任陆军第41集团军军长,广州军区参谋长,2011年晋中将衔。
贾廷安,1952年生,曾长期担任江泽民同志的秘书,2011年晋上将衔。
贾康,1954年生,财经专家,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丹兵,女,1955年生,沈阳军区联勤部某部副主任兼211医院院长。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入伍时,她只有小学文化,经过刻苦攻读,取得大学学历。
贾廷亮,1956年生,85年创办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06年被胡润“能源富豪榜”列为山西首富。
贾宇,1963年生,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长期致力于推动死刑制度的变革。
贾军,东方爱婴创始人、董事长。第一个在中国提出0-3岁早期教育细分市场这一概念。
贾凤山,军旅作家,现任吉林省军区参谋长。
贾跃亭,生于1973年 ,乐视网创始人。
贾岩,民生证券投资总监。
贾佳,女,郑州市检察院民行处处长。在全国首创“民行一体化”管理机制并推行。
影视体等
贾雨岚,1961年生,影视演员、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得主。
贾秀全,1963年生,中国男子足球员及教练,与柳海光是首批出洋、效力外国俱乐部的中国足球员。
贾占波,生于1974年3月,中国射击运动员。
贾静雯,1974年生,台湾知名女演员与节目主持人。
贾茹涵,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内地女歌手。
贾一平,生于1977年,内地影视和话剧院演员。
贾立怡,香港女歌手。
贾玲
贾乃亮,生于1984年4月,内地知名男演员。
贾青,生于1986年11月,内地知名女演员。
贾君,1986年生,女,贾君是建国以来内蒙古进入国家乒乓球队第一人。
贾芳芳,女,第28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单跳冠军。这是中国队首次获得此冠。
贾文龙,1964年生,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2002年第二十届戏曲梅花奖。
贾晓晨,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影视演员、模特、歌手。
贾冰,1980年7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内地男演员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