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邑之战 编辑
安邑之战,亦称韩信破魏之战,为楚汉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统帅的汉军与魏王豹所率魏军在黄河临晋两岸对峙。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夏阳渡河,奇袭安邑,击败了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的魏王豹一军。 此战帮助汉军形成了对楚军的战略优势,为后续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楚汉战争中的项羽
三秦战争,汉军在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汉王为着积极向东方发展,除留置一部兵力围攻废丘外,主力军由临晋渡河东进,攻入魏国境内。这时西魏建立只有10个多月,魏豹没有作相应的战争准备,及汉军平定了三秦,大军压向魏境,魏无力应战而降服。魏豹并率领西魏军随汉军向东推进。
魏王豹虽率军随汉军东进,但并未受到汉王的重视,魏豹心中不悦。同时汉王刘邦又任命彭越为魏相国,继续任其自由出兵略地,这就引起魏豹对彭越进而对汉王的不满。加之困彭城附近作战,西魏军无所建树,魏豹又受到汉王的指责和申斥,就更加深了魏豹对汉王的不满。
汉高祖二年(公元205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刘邦彭城作战失败,楚骑兵乘胜追歼齐军及其附庸部队,魏豹被项羽楚军声势所吓倒,于是借机返回平阳,到达国都后立即断绝河津,叛汉附楚。
魏豹反汉附楚,不仅使汉军占据的荥阳、洛阳侧背受到威胁,连最近平定的三秦关中基地也受到严重的战略压力。魏豹踞河东,南下可切断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与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联络,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前后夹击之势;西向则可直取关中。八月,刘邦先遣谋士郦食其游说魏王豹未成。
魏国北与赵代两国相接,西有黄河天险以为屏障,安邑为河东之重要战略要地。这样魏抵御汉军的进攻,北有赵代为后盾,西据黄河沿岸的重要渡口并以安邑为指挥中枢,牢牢扼守黄河沿岸,阻止汉军渡河。魏豹、柏直以汉军原来曾由临晋渡河至河东,当发现汉军征集舟船,以为汉军又会再次由此渡河,为迎击汉军,决定增调军队,加强临晋的防御。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韩信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渡过黄河。渡河后,即以迅猛的行动进攻临晋魏军之侧后,在东张地区击破魏军,旋即攻击战略要地安邑。汉军对魏战略要地的奇袭,给魏王豹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以致仓促间被迫转移蒲坂附近兵力以救安邑的危急。这样魏集结于蒲坂之大军,先是被置于无用武之地,后又被动回军,往返奔波,疲于奔命。汉军袭占安邑,立即转向从蒲坂北进的魏军进攻,两军在安邑西南地区交手。汉军曹参部从正面进攻。灌婴骑兵包围侧击。魏军将领项它挡不住曹参的攻击,冯敬的骑兵则被灌婴击散,魏军逐渐陷入包围。而临晋渡河经蒲坂前进的汉军又及时赶到参战。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王豹率败军东走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再度被汉军击破。魏豹逃至东垣(今山西坦曲)被汉军所擒,魏军全部被汉军歼灭于战场。
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鲊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刘邦
汉军统帅韩信于安邑之战中,韩信用一部兵力阳渡临晋,主力暗渡夏阳的手法,引诱轻举妄动的魏豹,把主力调集到蒲坂以西地区,造成了魏王豹的错觉,巧妙地掩护了自己渡河的真实意图,使数万大军顺利渡河成功。汉军渡河急进,奇袭安邑要地,一战全歼敌人,突出地展示了韩信军事指挥的才能。
魏豹手下既有谋臣,又有战将,并占有本土作战的地利优势,为何被韩信的隐真示假所蒙蔽,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这其中最令人叹服的当是韩信的示假猜透了人们的心理,装扮得惟妙惟肖,毫无令人生疑之处,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此战,韩信出其不意灭魏,使刘邦得魏降卒补充前线,加强了对楚正面防御,并为尔后韩信灭代、破赵、降燕、克齐,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