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岚皋县 编辑
岚皋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汉江之滨,毗邻重庆,与安康市平利县、紫阳县、汉滨区和重庆市城口县接壤,总面积1957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岚皋县下辖12个镇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常住人口人13.3167万人。
岚皋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和全国第二富硒资源带,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是陕西重点林业县之一,丰富的林业资源孕育了大量的山货特产,共400多个品种,主要有生漆、茶叶、杜仲、黑木耳、香菇、果类及各种山野菜等。岚皋生漆在明代被称为“金漆”,属国际市场三大名漆之一。龙安茶为陕西名茶,“龙安碧旋”曾作为贡茶,列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
2022年,岚皋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27亿元。
中文名:岚皋县
外文名:Langao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6109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安康市
地理位置: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汉江之滨
面积:1956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4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3.3167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南宫山、岚河漂流
车牌代码:陕G
地区生产总值:60.29 亿元(2022年)
元朝统一后,民族压迫迫使大批山民隐居巴山老林。
岚皋县
明初,从襄阳到大巴山的整个汉江流域实行禁山。
岚皋原名砖坪,因清顺治初年绿营兵设汛地建房时在土坪中挖出汉砖而得名。清雍正以前,砖坪属巴山老林,极其荒野,故未建立行政机构和派驻官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毕沅抚陕时,奏请设安康县丞(正八品)分驻砖坪,“专司缉捕”(即专管社会治安)。此为砖坪有行政官员之始。在安康县丞分驻砖坪期间,砖坪在行政上仍属安康县,实为安康县的分县。道光二年(1822年),经秦、楚、蜀三省督抚会商,以砖坪地处三省边疆,山深林密,为盗贼渊薮为由,奏请于其处改设厅治,以靖边抚民。经道光皇帝谕允,始设砖坪厅,从安康县分出,直属兴安府。首任砖坪厅长官为旗人,其前为凤翔府通判,正六品,级别比一般知县高。在设砖坪厅的同时,裁去原有县丞,增设砖坪巡检司兼司狱事。砖坪自此始成为独立的行政建置。
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州、厅制,省以下设道、县两级,砖坪厅改为砖坪县,隶属于汉中道。民国六年(1917年),砖坪县更名为岚皋县,因县城居岚河之滨,水边高地称皋,故名岚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以省领县,岚皋县直隶于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陕西省设安康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岚皋县隶属之。
1949年5月,在湖北郧阳县城成立岚皋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政府),隶属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1月28日,岚皋解放,县政府机关随迁岚皋县城。1950年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设安康分区专员公署,岚皋县隶属之。1969年10月,安康分区改为安康地区,安康分区专员公署改为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岚皋县隶属之。1979年,撤销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设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岚皋县隶属之。2000年12月,安康地改市,岚皋县隶属于安康市。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岚皋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岚皋县城
区划沿革
清代
清代,砖坪厅行政区划为东、南、西、北4乡,计50保。
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初一,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废清制。本厅设东、南、西、北、中5区,计32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政区改联保制,即:城关、雅化、明珠、大道、晓道、平溪、官园、铁佛、佐龙、金鸡、芳流、洋溪、太平、泥坪、茨竹湖、漳河坪、木竹坝、洄水(含洄水湾、许家河、斑鸠关、钟灵沟等洞河西岸紫阳县境内岚皋插花地)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联保改乡,即:城关、雅化、明珠、大道、晓道、平溪、官园、铁佛、佐龙、金鸡、芳流、洋溪、太平、泥坪、茨竹湖、漳河坪、木竹坝、洄水(含洄水湾、许家河、斑鸠关、钟灵沟等洞河西岸紫阳县境内岚皋插花地)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小乡并大乡,全县1镇、7乡、56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除忠、孝、仁、爱、信、义、和、平7乡1镇外,又将紫阳划入地设尚德乡,辖一保(古家村)、二保(麻柳坝)、三保(泰山庙)、四保(七步沟)。乡公所驻地泰山庙。紫阳划入岚皋地红岩沟拨尚和乡辖,为九保。
解放后
岚皋解放后,废民国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德乡镇制。1949年12月始相继设城关、佐龙、铁佛、花里、大道河、三峰、滔河区。
1952年9月,民主建政,成立区、乡人民政府,辖10区、74乡。
1954年10月,城关街道升镇,县直辖。
岚皋县桂花村古梯田
1955年,区名以区公所驻地命名城关、佐龙、明珠、花里、溢河、铁佛、中武、官元、大道区;第五区改滔河区。区辖乡不变,故从略。
1956年,区、乡合并为7区44乡。
1957年3月,撤销城关区复建溢河区。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区、乡名称改人民公社,管理区,全县辖11公社、43管理区。
1958年10月后,撤销岚皋建置,长春、堰门、七步、官元、大河、大北、泰山并入紫阳县,余皆并入安康县。并入安康县地成立岚皋工委,辖7公社、37管理区。
1961年下半年,恢复岚皋建置后,亦恢复区建置,以原乡(即管理区)为单位改称公社。除重新组建城关区(砖坪、六口、平溪、麦溪)外,其余政区同1956年。
1966年11月10日,置小沟公社:文明公社易名新建公社。
1966年9月18日,因“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之故,县人委决定:佐龙区更名东风区,佐龙公社更名东风公社,花坝公社更名新华公社,铁佛区更名永红区,铁佛公社更名永红公社,状元公社更名立新公社,泰山公社更名八一公社,芙蓉公社更名红光公社,明珠区更名民主区,明珠公社更名民主公社,铁炉公社更名红旗公社,七步公社更名七一公社,官元区更名红星区,官元公社更名红星公社,泗吉公社更名四季公社,丰景公社更名跃进公社,砖坪公社更名城关公社。
1972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初期更名的部分区、社名,全县辖7区、1镇、42公社。
1982年,省地名委员会批准城关区更名砖坪区,铁佛区更名石门区,双河公社更名金淌公社,和平公社更名东坪公社,西河公社更名朱溪河公社,沙沟公社更名庙坝公社,新建公社更名榨溪公社,大河公社更名东山公社。
1984年下半年,政、社分设。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恢复乡、村、组建置。
1989年,全县辖2镇、7区、41乡、329村、1522村民小组、6个集镇居民委员会、24个居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岚皋县下辖12个镇 。岚皋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610925100000 | 城关镇 |
610925101000 | 佐龙镇 |
610925103000 | 滔河镇 |
610925104000 | 官元镇 |
610925105000 | 石门镇 |
610925106000 | 民主镇 |
610925107000 | 大道河镇 |
610925109000 | 堰门镇 |
610925111000 | 蔺河镇 |
610925112000 | 四季镇 |
610925114000 | 孟石岭镇 |
610925115000 | 南宫山镇 |
位置境域
岚皋县位于陕西省南沿,大巴山北坡,县城东35千米毗邻平利县迎太乡,南41.5千米交界重庆市城口县,西63千米接壤紫阳县小河乡,北45千米相连汉滨区杜坝乡。介于东经108°38—109°11′,北纬31°56—32°32′之间,东西长51.24千米,南北宽65.46千米,总面积1956平方千米。
岚皋县人民政府
地质构造
陕西秦巴地区,经扬子旋回,曾一度形成面积广阔的“古中国地台”。随着区域地质不断演化,加里东运动又使“古中国地台”解体,华北与扬子仍沿袭原地台性质,而秦岭却经裂隙再生为地漕,开始华北地台,扬子地台与秦岭地槽相互有别的地质演化,奠定秦巴山地区构造格局。
安康大地构造,处于秦岭纬向构造东部南秦岭亚带与四川新华夏沉降盆地接壤,是个地质结构非常复杂的构造单位。而岚皋大地,正好地处秦岭纬向构造带,南加里东北西向构造带与四川新华夏沉降带相邻接部位的一个突出构造带——巴山弧形构造带。它的形成对前两个构造带起到控制和改造作用。大巴山弧形构造在晚震旦世时有其雏形,直到燕山期才形成其主导构造。
以大巴山断裂挤压带为主干,该构造带分北部、中部、南部。南部自镇巴—紫阳一线以南,主干断裂两侧地层展布,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向西南突出之弧形,平行延伸向东南撒开,在湖北境内为淮阳山字形西翼反射弧的青峰断裂整齐截切。
由于受古隆起影响和巴山弧构造,使构造产生地形弯曲。以号称“槽、台界线”的红椿坝—曾家坝断裂为界,划为牛山-平利复式背斜构造带,尚家坝—兵房街复式向斜构造带。
牛山-平利复式背斜构造带,由牛山、凤凰山、平利复背斜,七里-老县,岚河-竹溪,吕河-茅坪复向斜,月河断裂,石庙沟-坝河,双河口-水田坝,火石岩,蒿坪-徐家坝,炮台梁-晓道河,观音桥-花坝、徐家坝、龙洞坝,长沙坝-平利、洛河街-广佛寺等断层组成,其走向均为北西。
尚家坝-兵房街复式向斜构造带,以寒武奥陶组两翼、志留系为核心。次一级褶皱包括:小镇、韩家坝-向头山向斜,七步沟-镇坪北斜,尚家坝-老头山向斜,斑鸠关-八仙街背斜,高滩-旺天坝向斜,界岭背斜。褶皱由南到北,由密到疏,由强到弱。有红椿坝—曾家坝,小河口-太极渡,大市川-铁佛、岚河断层。官元即在大断裂附近一线。
岚皋县北部属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一部,褶皱线及断裂大致为西北-南东方向。区内为紧密线状褶皱,轴面向北,北东倾斜。小镇向斜,紧靠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因受破坏和基性溢出岩覆盖影响,其轮廓模糊不清,向斜轴与断裂平行靠近,北翼被断裂断掉,核部有少量中志留统地层分布,南翼尚有下志留统不同岩组分布。地层向北倾斜,倾向40—60°。尚家坝—洄水湾向斜,北侧与前向斜相连,南侧西段以小河口—太极渡断裂为界。核部出露五峡河组、陡山沟组,两翼分别由斑鸠关组及奥陶系地层组成。褶皱紧闭,其中有多个次一级向斜、背斜;紫阳—佐龙复背斜,复背斜轴近于东西,在大道河北西倾伏,为不对称背斜。背斜北翼地层角较缓,一般35—45°,同时,次一级褶曲发育。南翼受红椿坝—曾家坝断裂所限,发育不全。在明珠坝东褶皱翼之洞河群倒转,向北东倾斜,倾向85—50°,褶皱轴面向南西倒转,向北东倾斜,轴面倾斜角约55°。区内断层构造方向与褶皱线基本一致,主要断裂为: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该断裂从明珠坝、小镇通过。破碎带由糜棱岩,角砾岩及破碎岩石组成,宽约0.2—1千米。断层面向北东倾斜,倾角约70°,属正断层性质。此外,还有红岩口—侧溪河断层,乱石沟断层。区内次一级小断裂也极其发育。
地形地貌
岚皋县地貌被山、河、沟支解破碎,除少数河、沟、淌、槽、坝地外,几乎全是山地。
南宫山
海拔1500米以上为高山区,主要分布于大巴山主脊摩天岭北侧官元、滔河区同花里区支河、跃进、朱溪河乡以及中低山区庙坝、新华等乡,约占全县面积30%。其特点:山坡陡峻,山顶突兀尖削,多齿状和刃状山脊,河流深达500—1000米以上,河谷狭窄深邃,多V型峡谷和嶂谷。大巴山主脊海拔2300米左右,东坪乡大梁最高海拔2641米。沿巴山主脊,有中梁子、万人寨、蟒蛇吐箭、穆王寨、南宫观山脉,大道河、洞河均发源于此。山大沟深,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植被一般保存较好,是森林区。官元是大巴山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地之一,溶洞、岩溶泉和溶沟分布范围较广,溶洞多高悬绝壁、陡坡之上。岩溶洼地、岩溶丘陵、干谷、漏斗、溶水洞,往往集中连片分布于海拔2200—2500米,神田梁、光头山等地,岩溶洼地与丘陵成群分布,形态各异,身临其境,常不易识彼此,故有浑人坪、迷魂阵之称。
海拔900—1500米为中山区,主要分布于穆王寨等5大山脉山腰的砖坪、石门区以及高山区部分乡,约占全县面积45%,切割一般300—1000米,物理风化和流水切割作用较高山区陡坡地形为弱。水系较发育,流水侵蚀仍以下切作用占优势。与低山交错分布地带,被海拔800米以下谷地和低山分割,支离破碎,河谷多为V形态,峡谷也常见到,而箱形谷及U形谷较少,较大河谷河湾凸岸有不大的河漫滩。山坡主要为直形坡和凹形坡,坡度多在30—50°以上。平缓山脊和凹形坡段是耕地区。
海拔900米以下低山区,也叫低山河边,或浅山丘陵区。主要分布于大道河镇、民主区、佐龙区,并沿河谷穿插在部分中山区间,约占全县面积25%,切割深100—500米。最低海拔大道河口268.7米,与高山区最高海拔差2372.3米。北部低山区处于穆王寨山等5大山系余脉,山势低,山坡多在25—40°。岚河、大道河、洞河、晓道河流域的河谷间有丘陵,间或有小块平地。滑坡、泥石流广泛发育。河谷弯曲系数大,多深切曲流。由于水土流失,土地切割,掏挖沟坡,仍以沟深坡陡的山地为主。
气候特征
岚皋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不足,太阳辐射度偏低,垂直差异显著,光、热、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不稳,早春降水少,春末较多,常有倒春寒;夏季炎热而多雨,且多雷阵雨、冰雹、又常有伏旱;秋季降温快,初秋多露雨;冬少严寒,雨雪偏少,常有冬旱。平均年降雨量1000.9毫米,多集中7、8、9月,约占全年36%以上。平均年气温15℃,无霜期242天。年干燥度值0.37,空气相对温度74%。由于地形垂直差异性,而导致气候条件垂直地带性。光、热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无霜期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水系水文
岚皋县境内径流由于受气候、地貌、植被、下垫面等因素影响,地理分布不均匀,呈现西南部径流深切大于东北部趋势:年径流深由西南部825毫米逐渐减为500毫米。境内自产径流,除大道河镇汉江南北岸10条沟直接汇入汉江外,余均分别注入岚河、大道河、洞河、晓道河,再汇入汉江。全县自产径流13.93亿立方米,平均多年径流深722.5毫米,径流系数0.67,较全省平均多年径流深217.6毫米多2.3倍,较全国270毫米多1.67倍。岚皋县河流属汉江水系。汉江发源于秦岭南侧宁强县内,从店沟入本县境,茶儿湾出境,境内全长约10千米。岚河、大道河、洞河、晓道河均流入汉江。境内常流河沟644条,其中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岚河、大道河、洞河、滔河、泗吉河。
岚河水系
岚河《水经注》称岚谷。据《大清一统志》载:“岚河两岸山多岚气,故名岚河”。岚河为过境河,从平利高涧槽入县境,佐龙杜家坝入安康市境。滔河、支河、朱溪河、洋溪河、溢河、蔺河、泗吉河等15条主要支流汇入。境内流长80.5千米,河宽一般70—80米,流域面积1175.89平方千米。干流上陡下缓,蔺河口以上平均比降22.6‰,蔺河口—佐龙平均比降3.34‰,佐龙以下比降2.2‰。据佐龙水文站观测资料,境内控制面积1122平方千米。
滔河发源于东坪乡五里坡,河长64.4千米,河宽一般25—30米,流域面积399平方千米。平均比降约30‰,漳河坪以上约53‰,以下约15‰。蟒蛇吐箭山余脉处汇入岚河。较大支流浪河、漳河、双河、汉河、兴隆沟等。平均多年径流量3.12亿立方米,平均年流量9.8立方米/秒。
泗吉河发源于界岭三岔河,上青草坪以上为头道河,下为泗吉河。全长41.6千米,河宽20—25米,流域面积171平方千米,平均比降42.9‰,城关乡千佛洞汇入岚河。主要支流高桥沟、方家沟、平溪河等,平均多年径流量1.28亿立方米,多年流量4立方米/秒。枯水流量稳定,洪枯水位变幅2米左右。
大道河水系
大道河属境内河,发源于界岭十八拐,大道河口汇入汉江,全长72千米,河宽60—70米,流域面积494平方千米。平均比降26.2‰,多年径流量3.66亿立方米,多年流量1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千层河、神仙河、横溪河、小沟、庄秧河、大盘河、榨溪河、小镇河、无瑕河、沙沟河等。
大盘河大道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界岭潘家坪,铁佛寺汇入大道河,全长26.75千米,河宽20—30米,流域面积81.88平方千米。平均比降62.88‰,多年流量0.64立方米/秒。
洞河水系
洞河发源于大北乡五个包,为本县与紫阳县界河。官元以上为大北河,以下为洞河。长春乡水磨沟口出境入紫阳,安康咀汇入汉江。全长69.1千米,河宽60—70米,流域面积532平方千米,平均比降26.7‰,多年径流量3.04亿立方米,多年流量10.3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大北河、小北河、大黄沟、大茨盘河、黄金河、后小河等。县境长66.6千米,流域面积219.01平方千米,平均多年径流量1.71亿立方米。
晓道河水系
晓道河发源于晓道乡水沟寨,全长8.25千米,河宽20—30米,县境白岩子下入安康市新坝乡境,碥子汇入汉江。流域面积24.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76.65‰,平均多年径流量0.1,391亿立方米。县境内主要支流茶杖沟等。
土壤类型
岚皋县土壤受地形、气候、母质、母岩、植被、土壤侵蚀、水文地质和人类活动影响,过渡性特点明显,分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两种。地带性土壤黄褐土、黄棕壤、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潮土、水稻土、草甸土,共6个种类14个品种,32个土属107个土种。
自然灾害
岚皋县由于受北亚热湿润气候和山地地形影响,涝、洪、暴、雹、冻、旱、风、虫、鸟、兽灾害俱全,且以涝、洪灾害为主,旱灾仅次之。
水资源
岚皋县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54.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1万千瓦。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岚皋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9632.27公顷(144484.05亩)
其中,水田710.77公顷(10661.55亩),占7.38%;水浇地2.78公顷(41.70亩),占0.03%;旱地8918.72公顷(133780.80亩),占92.59%。耕地主要分布在民主镇、城关镇、南宫山镇、佐龙镇,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6.56%。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4.57公顷(518.55亩),占全县耕地的0.36%;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92.83公顷(1392.45亩),占0.9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913.24公顷(13698.60亩),占9.48%;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080.55公顷(46208.25亩),占31.98%;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5511.08公顷(82666.20亩),占57.22%。
(二)园地853.82公顷(12807.30亩)
其中,果园301.56公顷(4523.40亩),占35.32%;茶园195.99公顷(2939.85亩),占22.95%;其他园地356.27公顷(5344.05亩),占41.73%。园地主要分布在南宫山镇、佐龙镇、城关镇、民主镇,占全县园地面积的62.44%。
(三)林地176916.09公顷(2653741.35亩)
其中,乔木林地174278.69公顷(2614180.35亩),占98.50%;竹林地81.13公顷(1216.95亩),占0.05%;灌木林地1979.49公顷(29692.35亩),占1.12%;其他林地576.78公顷(8651.70亩),占0.33%。林地主要分布在滔河镇、石门镇、南宫山镇、民主镇,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5.99%。
(四)草地626.65公顷(9399.75亩)
全部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滔河镇、石门镇,占全县草地面积的82.77%。
(五)湿地12.63公顷(189.4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岚皋县湿地类型仅有内陆滩涂12.63公顷(189.45亩)。湿地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堰门镇、孟石岭镇,占全县湿地面积的69.46%。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90.50公顷(35857.5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374.40公顷(5616.00亩),占15.66%;村庄用地1914.45公顷(28716.75亩),占80.08%;采矿用地90.29公顷(1354.35亩),占3.7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1.36公顷(170.40亩),占0.48%。
(七)交通运输用地1412.95公顷(21194.25亩)
其中,铁路用地1.86公顷(27.90亩),占0.13%;公路用地544.70公顷(8170.50亩),占38.55%;农村道路865.79公顷(12986.85亩),占61.28%;港口码头用地0.34公顷(5.10亩),占0.02%;管道运输用地0.26公顷(3.90亩),占0.02%。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52.24公顷(38283.60亩)
其中,河流水面1647.41公顷(24711.15亩),占64.55%;水库水面854.67公顷(12820.05亩),占33.49%;坑塘水面27.90公顷(418.50亩),占1.09%;沟渠2.05公顷(30.75亩),占0.08%;水工建筑用地20.21公顷(303.15亩),占0.79%。
植物资源
岚皋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特征,南北植物兼有,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而繁多,是多种植物交汇区。高等植物约在2500种以上,树种约200种之多。有中草药天然宝库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各种中草药有400多种,仅挂牌收购的就有100多种。
动物资源
岚皋县在动物区系上属东洋界,但位于东洋界北部边缘,故也渗入部分古北界动物。动物区系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多样。据有关资料分析,本县大约有哺乳动物6目22科71种;鸟类有15目42科166种,其中就地繁殖的142种。
矿藏资源
岚皋县境内发现和已查明矿藏资源有金、银、铜、铁、镍、铀、钒、磷、硫铁、石墨、石棉、石煤、石英、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瓦板岩、花岗岩、蛭石、冰洲石、透闪石、软玉等35种,产地396处。其中:能源矿藏2种135处,金属矿藏8种41处,非金属矿属25种220处。同时通过重砂,金属量测验,航空尺测,还确定一些异常点,增高点及异常区33处。
金属矿
铁矿:矿床1个,矿点6个,分属于风化淋滤和岩浆岩两种成因类型。铁炉坝、花坝等地,属化淋滤型褐铁矿。官元辉绿岩型钛磁矿属岩浆岩型,具有富钛贫铁特点。矿体组成,官元西以钛磁铁矿、磷铁矿、钛铁矿为主。钛磁铁矿中一般含Fe20%左右,Ti26—10%,是仅次于攀枝花又一大钛铁矿。本县南部,尤其红椿坝与巴山断裂间,集中分布有从多里加东期辉录岩(它们多呈岩床,岩脉状顺层或部分斜切层里侵入,规模较大者长10—数10千米,宽300—500米)。加强在含钛较高(3—4%)Na7K,重力分异明显,围岩多有角岩化的偏碱性辉绿岩中普查找矿,有较大远景。小镇黄家湾黄铁矿点,地表矿化长1250米,宽1300米,矿化范围内圈定6个矿化体,单位矿化体最长300余米,一般长100余米,厚0.6—4米。
铜(铅、锌)矿:矿点2处,矿化点6处,分属于石英(方解石)—长石脉裂隙充填型和沉积型。裂隙充填型规模虽小,但品位较高,如沙沟铜矿化点,佐龙铜多金属矿化点(主要铜矿物有黄铜矿、孔雀石、兰铜矿等,品位一般0.5%左右),铜场垭、马家河等次积型铜矿化点。
钒(铀、钼)矿:县内共生钒、铀矿床1处,钒矿床1处(晓道河钒钼矿)。区域上含V(MO)层位有下志留统大贵组(51a)和上震旦统。石潭沟磁区大贵组岩质板岩富含V(MO),一般品位较高者大多集中于岩体两侧,尤以上盘为佳。这种原系沉积,后经改造的V(MO)矿床,属“层控矿床”。另在沙沟,蜡烛山等地,经金属量测量,有不少有意义的V(MO)地段。1980—1983年检查评价,并已在鸡公梁、花坝发现有大型矿床2处,主要含钒层位为上震旦统中部粉砂质绢云母板岩。
黄金:佐龙小寡妇沟寒武系粉砂岩中细粒黄铁矿含金。铁炉坝褐铁矿中伴生金。红岩砂金矿点,在矿点附近由现代坡积构成的缓坡地形,宽约0.8—1.2千米,长约1.5千米。矿金主要赋存于三岔口内冲积物中,富集部位在刘家院子到荆竹沟口一带。长500—600米,宽4—5米,厚0.8米,以自然金粒出现,呈金黄、浅金黄色,为不规则片状、粒状,一般粒径0.5—1毫米。据采淘到金粒,最大者长18毫米,宽8.5毫米,重3克。
非金属矿
石煤:红椿坝-曾家坝断裂以南,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一般石煤质量较好,主要为无烟煤及砂炭。含石煤地层有下寒武系鲁家坪组(如平利笤箕凹),中寒武系毛坝关组(如镇坪毛坪)、八卦庙组(紫阳段家沟)及上寒武统,以鲁家坪组为主。而断裂以北,则以变质程度较高的碎屑岩沉积为主,含石煤较多,质量差。鉴于成煤环境,似在区内找较大规模岩矿床尚有困难。但可望找到小型多点分散开采的象支河地区鲁家坪组,西河地区毛坝关组及上寒武系,佐龙乱石沟大贵坪组。东坪石炭矿,位于大道河镇东坪碥子沟-韩家湾及淳风湾一带,长约2300米,宽约1340米,全矿6个矿体,地质储量148.2万吨。乱石沟石炭矿,位于佐龙乡乱石沟顾家院子附近,矿区范围内圈定4个矿体,地质储量132万吨。此外,还有正沟猫儿沟、南沟阳坡,七步瑞金,沙沟油菜湾、手扒岩石炭等矿点。
蛇纹石化大理岩:浪河口有闪长岩体侵入碳酸盐中,围岩形成宽10—40米大理石带。县区内南寒武、奥陶系灰岩有大量闪长岩、辉录岩侵入。
石灰石:县区内箭竹坝组,主要支河-西河一带,成宽400—600米带状分布。由青灰色薄层灰岩组成,岩石单一,是寻找石灰石有望地段。
瓦板岩:县区内相当层位,注意寻找表面光滑,节里裂隙不发青瓦板石,是可能的。如铁炉,四季乡瓦板石,民主乡黑板石,大道河镇东坪花岗岩板石。
石英:脉沙沟石英脉矿地表出露长1000米左右,平均厚约1.3米,其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炭质板岩,产状为倾向105°,倾角45°,储量10万吨。
蛭石:铁佛三岔河蛭石,赋存于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南侧基性溢出玻基辉石玢岩中。矿化长约2500米,宽100—200米。初步圈定矿体1个,长700米,宽20—45米,推深20米,预测储量10余万吨。
此外,还有新华乡大理石,大道河镇东坪膨润土,铁佛乡大庄石棉等矿点。
综述
2022年,岚皋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7亿元,增长3.6%,占地区生产总值19.4%;第二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11.1%,占比40.4%;第三产业增加值24.27亿元,增长3.5%,占比40.2%。2022年,岚皋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4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0.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岚皋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6%。2022年,岚皋县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6.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0.9%,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3.4%,文化产业投资增长144.5%。
财税收支
2022年,岚皋县财政总收入23536万元,同比下降13.4%。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净入库税收收入15116万元,下降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0万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981万元,下降2.1%。
人民生活
2022年,岚皋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9元,比上年增加1288元,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62元,比上年增加1585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2元,比上年增加909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比2.39:1,较上年缩小0.05。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岚皋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增加值8.68亿元,增长3.7%;林业增加值0.18亿元,增长6.8%;牧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3.5%;渔业增加值0.49亿元,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7.4%。2022年,岚皋县粮食播种面积22.01万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8.92万亩,下降0.1%;秋粮13.09万亩,增长0.9%。油料面积2.67万亩,增长1.9%。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8.41万亩,增长5.6%。2022年,岚皋县粮食产量4.24万吨,下降1.8%。其中,夏粮1.66万吨,增长0.5%;秋粮2.58万吨,下降3.3%。2022年,岚皋县谷物产量1.96万吨,下降5.0%。其中,稻谷产量0.58万吨,增长0.4%;小麦产量0.03万吨,‘下降2.5%;玉米产量1.35万吨,下降7.1%。
林业
2022年,岚皋县森林面积为15762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5%。
畜牧业
2022年,岚皋县生猪出栏10.11万头,增长5.7%;牛出栏0.14万头,增长0.6%;羊出栏3.75万头,下降0.7%;家禽出栏114.24万只,下降10.6%。肉类总产量1.10万吨,增长4.1%。禽蛋产量0.42万吨,增长2.3%。
渔业
2022年,岚皋县水产品产量0.61万吨,增长1.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岚皋县工业增加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3.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48.7%。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增长0.8%,其中,清洁能源增加值下降51.2%;富硒食品增加值增长3.7%;新型材料增加值下降16%;装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1.4%;特色工业增加值增长60.2%。2022年,岚皋县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5.32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4.08亿元,增长4.7%;2022年,岚皋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0.41元,增长2.5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下降0.7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2年,岚皋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12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4亿元,增长32.9%。2022年,岚皋县签订合同额2.76亿元,增长88.7%。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岚皋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9.15亿元,增长18.5%。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3.78亿元,增长10.4%;乡村实现零售额5.29亿元,增长10.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6.08亿元,增长11.0%;餐饮收入2.99亿元,增长8.4%。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同比增长48.6%、五金电料类增长40.5%、化妆品类增长39.2%、汽车类增长38.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6%。电子商务2022年,岚皋县线上交易额6.2亿元,增长10.7%;2022年,岚皋县线上销售额2.5亿元,增长19.0%。电子商务2022年,岚皋县快递进港件数1277万件,增长16.6%;2022年,岚皋县快递出港件数146万件,增长25.0%。
对外经济
2022年,岚皋县进出口总值1.13亿元,增长67.0%。
邮电通信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移动电话用户16.7万户,增长16.8%;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5.2万户,增长13.0%。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1035780万元,同比增长.6.2%,比年初增加6076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30660万元,增长10.3%,比年初增加40360万元。
交通
岚皋境内交通便捷,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68.8千米,其中207省道贯穿6个乡镇,98%的村修通了村级公路,岚城、大洞等公路的贯通,形成了东通平利、西到紫阳、北连安康、西接重庆的公路交通网络。建永久性码头2个,营运航运里程114千米。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公路总里程1983.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1.66千米(含在建)、国道156.58千米、省道12.24千米、农村公路1753.22千米。2022年,岚皋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2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运输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营运车辆456辆。其中,客运车辆154辆(班线客车90辆、公交客车15辆、出租客车49辆),货运车辆302辆。
科技事业
2022年,岚皋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编)2097人,专任教师1351人。2022年,岚皋县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9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共有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3779人;小学25所(包含教学点2个),在校学生8961人;普通中学11所(其中初中阶段9所,高中阶段2所),在校生8480人(其中初中4694人,高中3786人);全县高考录取生(达二本)76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24小时城市书屋9个、文化活动广场116个、农家书屋136个、文艺演出团队53个,2022年,岚皋县开展文化活动161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6个,编制床位数819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0人(含编外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01人、注册护士387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岚皋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0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200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7718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4740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978人(在职9378人、退休3600人)。2022年,岚皋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998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76人。
2022年,岚皋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4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08人。特困人员供养人数3218人,其中,农村特困供养3170人,城市特困供养48人。
环境保护
2022年,岚皋县中心城市优良天数363天,优良率99.5%。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2022年,岚皋县生态环保投入20361.49万元。
地名由来
清初,绿营兵设汛分防,始有砖坪之名。后因县城居岚河之滨,水边高地谓之皋,故改名岚皋。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岚河称岚谷。《大清一统志》称:“岚河两岸多岚气,故名岚河”。《辞海》释为:岚——山林中的雾气,皋——近水边的高地。查阅典籍,考察掌故,岚皋盖因山水而得名。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共有文化保护单位24处,其中,省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14处。可移动文物127件。
民俗
岚皋流传一种安全走山路的“报路歌”。最早的报路歌是婚娶抬陪嫁物品时唱的,一人报,众人答。农闲时,居住在山里的人也想学城里的人来一点“闲适”,带上弯刀背上干粮扛上猎枪外出打猎,俗称“撵山”。
舞蹈
岚河渔鼓
起源于巴山岚河流域,故曰:岚河渔鼓,距今千余年历史,濒临失传。据相关资料记载,岚河渔鼓是古巴人祭祀岚河水龙王,祈求鱼米满仓、风调雨顺的原始宗教舞蹈形式,后经代代相传,成为巴人重大节日的喜庆舞蹈。
岚河渔鼓舞者,身披蓑衣、手持筒鼓、头戴斗笠、腰挂鱼篓、脚穿草鞋,伴随鼓点翩翩起舞。舞蹈中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的宗教色彩有迹可寻;强身健体、习武操练的彪悍之气时常出现;起锚捕鱼、田间劳作的劳动场面时隐时现;环绕篝火、喜庆丰收的热闹场景活灵活现。整个舞蹈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体现了巴人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性格。
打锣鼓草
是岚皋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独创出来的一种将劳作和唱打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多在播种薅草时演唱,故而得名。锣鼓草在各地内容风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师押仪二人,阵容变换机动灵活,程序内容侧重礼仪。有的则是歌师押仪三人,阵容庞大,演唱前,脱产的歌师立于阵后,手擎大锣,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开后,歌师就着节拍敲上一通。唱词有正本,有即兴创作,正本曲调则有《麻雀闹林》、《野鸡扑》和《牛搔痒》。过去打锣鼓草,要请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门》,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罢才人正题。这种锣鼓草,一般在农忙季节才打,特别是耕地多的农户,在薅草、采茶、插秧、养蚕等农活打架时就非打不可。
锣鼓草的演唱形式不拘一格,有领唱、齐唱、独唱、对唱,无论何种唱法,多是“旧瓶装新酒”。这些被当地誉为“歌把式”的歌手,都是见多识广,才思敏捷之人,出口的词句大都清新活泼,琅琅上口,情绪热烈,妙趣横生。
方言
岚皋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自秦至明, 岚皋地区的方言属古巴蜀和楚方言。明末清初战乱频发,陕南人口锐减,岚皋成为“十家九客户”的移民区。岚皋当地居民的祖先多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南方诸省的移民,但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湖广地区,语言南北融合之后使岚皋的方言出现了西南官话的特点。例如岚皋化鲤墟人说话 f、h 不分,以 h 代 f,把“飞”读成“灰”,便是湘语特点。同时,化鲤墟的“墟”,是典型的南方地名。墟,本字虚,南方谓村市为墟。
岚皋方言虽十里不同音,隔山不同调,但都属西南官话语系,差别不大,语音清婉柔和,语音词汇相对整齐一致,其调值及音变规律。如古泥、来母混读(即鼻音 n 与边音 1 不分)。岚皋方言还保留有西南官话特有词汇,如棒老二、背老二、片儿鞋、崽娃儿子、告洋入(种洋芋)、人客(客人)、鸡公鸡母(公鸡母鸡)等。城关话是岚皋当地的普通话。
岚皋县景色
岚皋县。境内的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县城22千米,园内有百年不腐的高僧真身、佯死复活的千年古栎、4亿年前的古冰川遗迹、火山熔岩和7648公顷的原始森林;神河源省级森林公园距县城50千米,园内有神田草原、巴山秋池、朝阳洞,占地3200公顷;有“西北第一漂”美誉,集旅游、探险、体育健身为一体的娱乐项目岚河漂流;还有被誉为陕南的“小九寨”千层河自然风景区;众多的河流、电站库区,“水围城”、蜡烛山、武学馆、百子洞、肖家坝仰韶文化遗址等人文自然景观组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库。
截至2022年末,岚皋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
南宫山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安康市岚皋县东部,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主峰金顶海拔2267.4米,旁列两峰,山之南坡,巨砾堆垒,冰斗、角峰、围谷、面积大,保留完整,为大巴山第四纪冰川遗迹。
千层河
千层河位于陕西省岚皋县西部与重庆交界的横溪乡境内,曾被作家贾平凹誉为“陕南九寨沟”。
花里镇
岚皋县花里镇位于陕南名城岚皋县南部,国家4A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大南宫山南麓,距县城28千米。桂花村是花里镇的名村。村内有两株千年桂花树,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洋芋丝夹馍 把馍(烧饼)掰开加食材的吃法,就叫夹馍。夹肉的叫肉夹馍,夹菜的叫菜夹馍,还有大油夹馍、辣子夹馍等。岚皋的洋芋丝夹馍是上学孩童、上班族的必备首选之一的特色早点,大街小巷均可看到售卖,也是岚皋的特色小吃之一。 | |
岚皋砂锅 传说是尧帝发明了砂锅,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夹砂陶。经过历代改良,甲砂陶演变成了砂锅。把鸡肉、牛肉和干鲜蔬菜,放在砂锅内文火慢炖,汤汁鲜浓,口感香嫩,一个砂锅便是一餐,操作简单,营养丰富,是岚皋人日常佳肴。 | |
岚皋渣辣子 将晒干后的包谷磨成稍粗一点呈细小颗粒状的面粉,再把新鲜红尖椒、生姜和大蒜洗净沥干水后放在木盆里剁碎,然后加入食盐,和磨好的玉米面一起搅拌均匀,装坛一层一层压紧,面上放一层麻叶或芭蕉叶,坛口封紧后将坛沿灌满水,密封一个月左右,就成酸中带辣的渣辣子,具有酸、辣、香、脆、咸等多种味道。渣辣子吃法很多,可以加油单炒,亦可炒腊肉、炒香肠、炒鸡蛋、炒粉皮、炒土豆片,也可做扣肉垫底,是独具特色的下饭菜之一。 | |
岚河烧辣子鱼 岚河发源于巴山,水至清而鱼颇丰,世居此地的巴人用岚河的鱼和水做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因巴人喜辣,岚河烧辣子鱼尤受青睐,做工最为讲究。做时先将青辣椒在火上烧熟,用碓窝舂成辣子酱,再将鱼剖腹洗净(最好是草鱼,鲤鱼、花鲢也可),剔下鱼肉切成片,配以辅料放入铁锅烹炒完成。鲜绿鲜嫩、色香味美。 | |
岚皋六碗 是指当地巴人的六碗蒸菜,分别是粉蒸肉、蒸鸡蛋饺子、蒸藕夹肉、蒸肘子、蒸排骨和豆腐乳蒸肉,各碗底还按需配有老藕、南瓜、红薯等辅菜,六碗有肥有瘦,有甜有咸,香味浓郁,口感嫩滑,益补温中,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及身体瘦弱者食用,尤其是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嫩而不糜,诱惑满满,吃来全是爱,六碗曾是大户人家办酒席和正规宴会才有的配置,如今已走进寻常百姓家。 | |
神仙豆腐 制作神仙豆腐的原料是一种带有豆腐气味的神仙树叶,又名凉粉叶树或豆腐柴。将做好的神仙豆腐用刀切成小块或小条,浇上辣椒、蒜泥、葱花、醋和麻油等佐料便可食用。其形晶莹剔透,其色翠碧可人。神仙豆腐富含果胶、粗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食物纤维、叶绿素,以及丰富的淀粉、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 17 种氨基酸。 | |
香和渣 又名连渣脑、渣豆腐,是用未过滤的连渣豆浆和青菜(或白菜,类似的山野菜)混合煮成,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先将大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然后将泡胀的大豆和着水一起用石磨磨成糊状,不需过滤。接着把它们一起倒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至九成熟时,将切好的青菜拌入其内继续煮。煮熟后,放入盐和香油,再配以辣椒、姜、蒜、芫荽、味精等调料,即可食用。香和渣入口起初是一种粗放、原始的口味,待细细咀嚼后才可品味到咸中带甜、粗中有软的天然美味。 |
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秦岭书画院副院长、安康市美协副主席、深圳南山书画院特聘画师。
蔡启芝
出生于岚皋县城郊东坡,大专文化程度。曾任广州市委文教政治部宣传处长。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岚皋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3月,被命名为陕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1月18日,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