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 编辑

江苏省南京市辖区

秦淮区秦淮区

秦淮区,江苏省南京市辖区,位于南京市中部、主城东南,总面积49.11平方千米,东与江宁区接壤,西至外秦淮河与建邺区相连,北以中山东路、汉中路为界与玄武区、鼓楼区交界,南以雨花东路、卡子门大街为界与雨花台区相邻。截至2024年8月,秦淮区辖12个街道,105个社区,另设1个省级开发区 ;区人民政府驻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 。截至2023年末,秦淮区常住人口74.29万人,城镇化率100% 。

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起地,境内的长干古城始建于约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为南京建城之始。 秦淮区建区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源于民国时期的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因秦淮河贯穿全境,故名秦淮区。秦淮区是南京文化的摇篮,区内的国家5A级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江南贡院、白鹭洲、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赏心亭、老门西、愚园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沿河楼阁景观。

秦淮区是全市商贸、金融、文化、科技中心,拥有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金融监管总局江苏监管局、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的省分行坐落区内,拥有省、市70%的新闻传媒、文化艺术团体(包括省演艺集团、南京广电集团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以及二十八所、五十五所等37家科研机构。

2023年,秦淮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4.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秦淮区

外文名:Qinhua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201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地理位置:南京市中部、主城东南

面积:49.11 km²

下辖地区:12个街道(另设1个省级开发区)

政府驻地: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

电话区号:025

邮政编码:210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4.29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南京夫子庙、中华门、秦淮河、甘熙宅第、瞻园、朝天宫(等)

机场:明故宫机场(已废弃)、南京大校场机场(已关闭)

车牌代码:苏A

地区生产总值:1464.39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秦淮区是南京的发祥地之一。建立于约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为南京建城之始 ,长干里是人口密集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淮区境属金陵邑,后秦代改称秣陵,六朝改称建业、建康,六朝宫城在今朝天宫、内桥四象桥以北一带,而衙署在宫城门外朱雀航(今镇淮桥)附近。

原南京市秦淮区历史沿革

(叙至1911年12月31日)

原南京市白下区历史沿革

(叙至1911年12月31日)

约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长干古城建立,为南京建城之始。

秦代秦淮属会稽郡。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属秣陵县。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东改秣陵为建业,秦淮地区属之。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淮水北为建业(太康三年改建业为建邺)。秦淮地区以淮水为界,南属秣陵,北属建业。

东晋、南朝相继立都建康,区境分属建康、秣陵两县。

永嘉之乱,大批琅琊郡人随司马睿南渡,到建康者千余户。《建康实录》记载,东晋大兴三年(320年)秋七月,元帝新立怀德县以安置琅琊郡人,寄治京邑,为东晋置侨县之始。在建康宫城南七里,建初寺东,即今花露岗以东地带。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置同夏县在其故里,约在今红花街道辖区东部。

隋灭陈,并建康、秣陵等县入江宁县,区境属江宁。唐时县名屡屡改变,区境隶属依旧。

杨吴、南唐扩建金陵府城,分秦淮水为城内、城外两支,均在今区境。杨吴时期,重置江宁县,上元、江宁两县同城而治,南唐时在门西凤台山的西南,两县同署;以御街(今中华路)东西分界,今中华路以东属上元县,以西属江宁县。

宋、元、明至清中叶,今秦淮地区均分属上元、江宁两县。元代江宁县衙署迁至南门外越城遗址附近,明初迁银作坊,即今长乐路西段一带。清中叶,两县分界线变为沿中正街(今白下路东段)及古运渎河道南北划分,区境全属江宁县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境地。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筑城石头山,名金陵邑,地属金陵邑。秦汉属秣陵县。东吴属建业县。西晋属建邺县。东晋至南朝时,为建康都城所在地。隋属江宁县。唐代所属县名屡变,先后更名归化、金陵、白下、江宁、上元。唐武德八年(625年)并安业入归化,更归化为金陵。唐武德九年(626年),金陵改称白下。唐贞观九年(635年)白下更名江宁。唐上元二年(761年)江宁更名上元。

从五代十国杨吴天佑十四年 (917年)起直至清代,南京城以秦淮河为界,南为江宁县,北为上元县,白下区域隶属上元县。

老门东老门东

中华门中华门

甘熙宅第甘熙宅第

朝天宫朝天宫

白鹭洲白鹭洲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先名南京府,废上元、江宁县。

民国二年(1913年)又废南京府,南京地区称江宁县,白下区、秦淮区均属江宁县管辖。

民国十五年(1927年),南京实行区划,今秦淮区境在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范围内。

民国十六年(1928年)设南京特别市,后又改称南京市。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南京市政府划全市为21个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南京市政府划全市21个区合并为8个区,白下区大致为第二区,秦淮区大致为第三区之大部分及第四区。第二区范围东至逸仙桥、复成桥、大中桥一线,以青溪故道与第一区(属今玄武区)交界;南至大中桥、淮清桥、四象桥、内桥一线,以内秦淮河和第三区(属原秦淮区)交界;西至中山南路与第四区(属今建邺区和原秦淮区)相接;北至中山东路与第一区毗邻。 第三区范围为“钟阜路(今中华路)以东,东冶路以西,青溪故道以南,长乐路以北”,是以夫子庙为主的商业中心区。第四区范围为“南钟阜路以西,长乐路、秦淮河、水西门以南、雨花台以北沿城向西”,即通常称“门西”一带的居民稠密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汪伪政权将南京市划分为4个区,白下区属第一区,秦淮区属第一区、第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白下区恢复为第二区 ,秦淮区恢复为第三区、第四区 。

1949年6月,南京市第四区人民政府成立,驻璇子巷88号(现为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市各区基本沿袭原区境范围。

1950年6月,市人民政府调整区划范围,将原第一区的大光路、光华门、御道街地区和原第三区的砂珠巷、承恩里、慧园街地区划归第二区,新的第二区面积8.28平方千米,东至中山门古城墙,南至建康路、通济门,西至中山南路、马巷,北至中山东路; 建立新的第三区,区境以原第四区为基础,增加旧第三区之大部分及第十一区一部分。

1955年8月,第二区定名为“白下区”,因唐白下县治、白下路位于境内,故以“白下”作区名;第三区定名为“秦淮区”,因秦淮河穿境而过,得名“秦淮”。

1958年8月,秦淮区人民委员会驻地迁至中华路253号。

1960年8月,雨花台区的板桥公社划归白下区管辖。

1962年8月,板桥公社复归雨花台区。

1966年8月,秦淮区改称“遵义区”(《南京简志》记为1967年3月) ,1973年12月恢复“秦淮区”原名。

1967年3月 ,白下区改名“朝阳区”,1973年复称“白下区”。

1979年至1982年初,雨花台区的象房新村、友谊村、通济门外大街先后划归白下区,白下区南部地域延伸至中和桥,面积扩大到8.732平方千米。

1983年,建邺区的徐家巷、外关头2个社区和雨花台区的七里街、扇骨营、七里村3个社区划归秦淮区管辖。

1984年至1986年,雨花台区的路字铺、节制闸、秦虹村先后划归秦淮区管辖。

1995年4月,雨花台区石门坎镇和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划归白下区管辖,雨花台区红花镇和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划归秦淮区管辖。

1996年1月,雨花台区的晨光机器厂南厂区和梅花村、公正村划入秦淮区中华门街道管辖。

2000年2月 ,秦淮区人民政府由中华路253号迁入新建成的秦虹路1号大楼。

2002年10月,南京市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范围的区划调整 ,建邺区朝天宫街道、止马营街道划归白下区管辖。

2003年12月,太平南路69号大楼投入使用,白下区人民政府迁入。

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南京市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南京市秦淮区,以原秦淮区、白下区行政区域为新的秦淮区行政区域,秦淮区人民政府驻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 同年3月28日,新的秦淮区正式揭牌成立。

2013年3月28日,新秦淮区揭牌。2013年3月28日,新秦淮区揭牌。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7年,秦淮区进行部分街道合并,李府巷街道长乐路以北地区并入双塘街道,长乐路以南地区并入钓鱼台街道,白鹭洲街道并入夫子庙街道。 调整后的秦淮区辖5个街道:夫子庙街道、饮虹园街道、双塘街道、钓鱼台街道、中华门街道。

1996年1月,白下区以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的范围正式成立苜蓿园街道。

截至1996年,白下区辖7个街道、1个镇:洪武路街道、淮海路街道、建康路街道、五老村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苜蓿园街道、石门坎镇,区人民政府驻洪武路街道太平巷20号;秦淮区辖5个街道、1个镇:夫子庙街道、饮虹园街道、双塘街道、钓鱼台街道、中华门街道、红花镇。

1997年5月,秦淮区以饮虹园街道的莺虹苑、乔虹苑等7个社区和红花镇的武定新村等3个社区、红花村等6个自然村的范围,设立秦虹街道。

2001年2月,秦淮区红花镇撤镇设街道。

2002年2月,秦淮区进行街道合并和调整,饮虹园街道并入夫子庙街道,钓鱼台街道并入双塘街道,夫子庙街道龙蟠中路以东地区划入秦虹街道,红花街道龙蟠南路以西地区划入中华门街道。

截至2003年,白下区辖10个街道:洪武路街道、淮海路街道、建康路街道、五老村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苜蓿园街道、光华路街道、朝天宫街道、止马营街道;秦淮区辖5个街道:夫子庙街道、双塘街道、中华门街道、秦虹街道、红花街道。

2006年12月,白下区苜蓿园街道更名为“月牙湖街道”。

2008年12月,白下区进行部分街道合并和调整,止马营街道并入朝天宫街道 ,建康路街道并入洪武路街道 ,淮海路街道并入五老村街道 ,月牙湖街道从光华路街道划入土地面积2.49平方千米 ,区域面积从3.15平方千米增至5.64平方千米 。

2012年7月,秦淮区红花街道双桥新村、曙光里2个社区划入中华门街道。

2013年白下、秦淮两区合并前,白下区面积26.39平方千米,人口46.24万人,辖7个街道;秦淮区面积22.72平方千米,人口25.38万人,辖5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8月,秦淮区辖12个街道,105个社区,另设1个省级开发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区人民政府驻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 。

秦淮区政区图(2021年12月) 秦淮区政区图(2021年12月)

秦淮区行政区划简表

街道

街道办事处驻地

面积(㎢)

下辖社区

秦虹街道

宏光路118号

1.96

中牌楼社区、康居里社区、乔虹苑社区、集虹苑社区、武定新村社区、旭光里社区、岗虹苑社区、扇骨里社区、丹白露社区、怡馨花园社区

夫子庙街道

中华路545号

2.94

莲子营社区、东水关社区、乌衣巷社区、金陵路社区、小西湖社区、饮虹园社区、江宁路社区、门东社区

红花街道

大明路11号

12.74

九龙新寓社区、龙苑新寓社区、阳光里社区、风光里社区、龙翔雅苑社区、春天家园社区、汇幸苑社区、红悦社区、景泰苑社区、汇景和园社区

双塘街道

鸣羊街8号

2.7

五福街社区、太平苑社区、来凤街社区、玉带园社区、弓箭坊社区、凤游寺社区、胭脂巷社区、实辉巷社区、磨盘街社区、高岗里社区

中华门街道

雨花路42号

2.92

开源社区、雨花村社区、路子铺社区、双桥新村社区、曙光里社区、长干里社区

五老村街道

寿里8号

1.6

新街口商业步行街社区、淮海路社区、五老村社区、三条巷社区、树德里社区

洪武路街道

白下路260号

2.73

火瓦巷社区、武学园社区、龙王庙社区、申家巷社区、棉鞋营社区、马府街社区、建康新村社区、致和街社区、王府南园社区、王府园社区

大光路街道

蓝旗街21幢

2.22

尚书巷社区、大阳沟社区、大光路社区、蓝旗新村社区、光华园社区、象房新村社区

瑞金路街道

瑞金北村50幢

2.11

瑞金北村社区、西华东村社区、标营社区、中山门社区、南航社区、瑞金新村社区、明故宫苑社区

月牙湖街道

苜蓿园大街118号

5.64

梅花山庄社区、月牙湖社区、富丽山庄社区、苜蓿园社区、富康社区、金泰社区、石门坎社区、苜东街社区

光华路街道

石杨路8号

10.4

海福巷社区、四方新村社区、庆华社区、戎苑社区、银龙花园社区、银龙南苑社区、银龙翠苑社区、银龙东苑社区、紫金社区、银龙雅苑社区、银龙鑫苑社区、紫杨佳园社区、世茂花园社区、紫杨北苑社区

朝天宫街道

大香炉34号

2.853

陶李王巷社区、评事街社区、绒庄新村社区、汉西门社区、俞家巷社区、秣陵路社区、冶山道院社区、张府园社区、止马营社区、七家湾社区、安品街社区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光华路街道境内。

表中各街道下辖社区信息更新时间截至2024年8月,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秦淮区位于南京市中部、主城东南 ,面积49.11平方千米,东与江宁区接壤,西至外秦淮河与建邺区相连,北以中山东路、汉中路为界与玄武区、鼓楼区交界,南以雨花东路、卡子门大街为界与雨花台区相邻。

秦淮区

地形地貌

秦淮区属低山丘陵区,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有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m之间。秦淮区地貌,以平原为主,间有若干座小山岗,中华门内有赤石矶(一部分)、花露岗,城外有宝塔山,红花街道内有窨子山、夹岗,山岗高度10~30米。

水文

秦淮区内自然河、人工河错落,有内秦淮河、青溪、玉带河、响水河、运粮河及小运河等。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秦淮区常住人口为740809人。

截至2023年末,秦淮区常住人口74.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7.09万人,总户数26.38万户。按性别分:男性32.50万人,女性34.59万人。男女性别比94.0∶100(女性为100)。按年龄结构分,0-17岁8.70万人,18-34岁9.87万人,35-59岁25.58万人,60岁以上22.94万人。全年出生0.28万人,出生率4.10‰,死亡0.76万人,死亡率11.39‰,自然增长率为-7.29‰。

政治

编辑
现任秦淮区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王生

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凌向前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明军

区政协主席

何素玉

截至2024年2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秦淮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4.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93.00亿元,同比增长1.5%,占GDP比重6.4%;第三产业增加值1371.39亿元,同比增长5.5%,占GDP比重93.6%。

2023年,秦淮区财政总收入219.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04.76亿元,增长1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12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73亿元,下降2.2%;教育支出27.84亿元,增长6.1%;卫生健康支出6.75亿元,下降32.7%;科学技术支出2.49亿元,下降19.9%;农林水支出0.22亿元,下降4.3%。

2023年,秦淮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其中完成服务业投资363.94亿元,同比增长18.8%,工业投资4.04亿元,同比下降28.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217个,其中固定资产项目171个,房地产项目46个。

2023年,秦淮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6.5元,同比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567.0元,同比增长7.5%。

第一产业

秦淮区属于城市中心区域,已全部城市化,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23年,秦淮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6亿元,同比下降5.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2.23亿元,同比下降40.6%;重工业产值153.37亿元,同比下降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50亿元,同比下降13.7%,利润总额7.58亿元,同比下降19.1%。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3家,其中一级资质27家,二级资质44家,三级及其他资质6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7.8%。

2023年,秦淮区累计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7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物联网产业实现营收超200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达50亿元。实现都市工业产值287亿元,引入和成显示先进制造业项目,实现全区首单“工业上楼”。

第三产业

“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

秦淮区拥有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其中新街口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云集了金鹰、新百、中央、东方、大洋等商业旗舰;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国家5A级景区,周边集聚了水游城、水平方、茂业天地、钟山特易购等城市综合体。区内高档商务楼宇林立,其中新世纪广场、长发CFC、斯亚·财富中心是标志性商务楼宇,国际金融中心、新百大厦、通服大厦等楼宇税收超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的省分行坐落区内,吸引了众多银行保险、股票证券、投资担保、基金财经机构落户,是全市金融机构最集中之地。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2023年,秦淮区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市场主体2.29万户,其中新设立企业0.75万户,新设立个体经营户1.5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累计18.86万户,其中企业6.62万户,个体经营户12.24万户。

2023年,秦淮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4.9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住宅投资171.9亿元,同比增长34.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6.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

2023年,秦淮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限上零售额782.2亿元,同比增长6%。贸易销售全区实现全口径贸易业销售额3440.1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407.0亿元,同比增长12.4%,零售业销售额867.8亿元,同比增长3.6%,住宿业销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42.8%,餐饮业销售额145.7亿元,同比增长17.4%。

2023年,秦淮区完成外贸进出口754.0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进口333.1亿元,同比增长0.1%;出口420.9亿元,同比下降4%。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9151万美元,同比增长135.8%。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45家,新增合同外资25067亿美元。

2023年,秦淮区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6.7%。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以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造提升秦淮IP影响力,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4%。全年实现金融业营收1150亿元。全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60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秦淮区新增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正高级教师4人、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12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6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1人,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先进个人”和“普通高中教学先进个人”34人 ;完成秦淮外国语学校、五老村小学等22所学校更新改造;南外南部新城校区全面启用,南外明远初中正式招生,与南师附中签约共建南部新城4所学校,新城片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创成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 ,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90.07%,省市优质园幼儿占比97.0%,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监测达标率达96.2%(全市第一) 。

截至2024年4月,秦淮区有幼儿园68所(共82个办园点),小学36所(含民办小学3所),初中13所(含民办初中2所、市属中学初中部2个) ,普通高中5所 ,职业学校1所 ,特殊教育学校2所 ,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基地)、开放大学各1所 。全区在校学生共81320人,在编教职工5590人。

秦淮区小学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南京市火瓦巷小学

南京市双塘小学

南京市慧园街小学

南京市鑫园小学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

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

南京市凤游寺小学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南京市府西街小学

南京市钓鱼台小学

南京市建邺路小学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南京市马府街小学

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南京市中山小学

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

南京市佳营小学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四方小学

南京市白下高新小学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南京市秦淮实验小学

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南京市大光路小学

南京市月牙湖小学

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南京市考棚小学

南京市西街小学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

南京市星瀚小学

南京怡馨花园小学

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秦淮区初级中学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市钟英中学

南京市第三中学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

南京市第十八中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

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行知分校

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部

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秦淮区普通高级中学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南京市文枢高级中学

秦淮区职业学校名录

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秦淮区特殊教育学校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

南京市育智学校

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开放大学名录

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南京市秦淮区少年宫

秦淮开放大学

(以上名录截至2024年5月 ;斜体者已停止招生 ;另,南京市西街小学因计划改造为西街遗址出土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基地 ,2024年未发布招生通告,且其2023年招生通告中所列的全部施教区范围 已划入南京市小西湖小学的施教区范围 )

驻秦淮区大专院校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海福巷营区、标营营区)

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本部)

南京工业大学(石门坎校区)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秦淮校区)

金陵科技学院(白下校区)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光华校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天堂校区、中山校区)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开放大学)(新街口校区)

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莫愁路校区、夫子庙校区)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汉中路校区)

南京信息管理学校

南京市职工大学(夫子庙校区)

(参考资料: )

科学技术

秦淮区内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等37家科研机构。位于东部的省级开发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布局智能交通、云计算等新型产业,正在打造融高科技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培育、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军民两用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位于南部的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其前身是李鸿章于1865年创建的金陵机器制造局,现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集聚了科技研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企业120余家。

2023年,秦淮区新增专利授权量4667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514件,同比增长11.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143件,高维持年限(十年以上)发明专利数量达2234件。全年共1354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0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98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36家,全年营收突破27.18亿元,24家企业入选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2023年,秦淮区成立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秦淮分中心,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通过省级认定,全年新增硅巷载体17.4万平方米。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南航、五十五所通过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4家企业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90家,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202家,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成立秦淮区“校地企”人才引育战略联盟,引进国家重点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3人、市“创新型企业家”9人,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2个。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莱斯信息、晨光集团相关技术入选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典型案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70件,2项专利获得南京专利金奖。白下高新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秦淮创成省级科普示范区。

文化事业

秦淮区内拥有省、市70%的新闻传媒、文化艺术团体,包括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等。

2023年,秦淮区话剧《小西湖》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成功举办南京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非遗展,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省第二批“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全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社区健身活动900余场,成功举办全国射箭锦标赛、中国街舞联赛等体育赛事,明外郭—高桥门体育公园获评“省示范体育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入选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转角遇见·文旅融合新体验”获评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上报省政府待批复;第37届秦淮灯会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截至2023年末,秦淮区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1家同时为国家级),市级13家(1家同时为省级)。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1个。达到省级标准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4个。年末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79家。全年开展线下文化活动1350余场,服务人次逾25万人。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860.31亿元,游客量6824.25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23年,秦淮区三支市队区办项目队2023年参加省级锦标赛、冠军赛获41金、40银、45铜;参加国家级比赛获4金5银2铜好成绩。射箭、游泳、排球、篮球等体育示范学校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招生44名。向市队输送体育人才61名,列全市第一。承办2023年中国街舞大赛(南京站)、全国射箭锦标赛(室外)、箭舞中华·全国大众射箭比赛等国家级赛事。全年开展秦淮区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各类健身活动450余次。完成新建2个百姓健身房,4片灯光球场,更新31套室外健身器材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4700人免费国民体质测试任务。明外郭高桥门公园被省体育局评为省示范体育公园,也是南京市主城区唯一一个省示范体育公园。

2023年,秦淮区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社区健身活动900余场,成功举办全国射箭锦标赛、中国街舞联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明外郭—高桥门体育公园获评“省示范体育公园”。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秦淮区拥有区属医疗卫生单位17家,其中现有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公共卫生单位3家;全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1558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9929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68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050人,注册护士860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67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48人(含市妇幼1901人)。

驻秦淮区三级甲等医院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市中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社会保障

2023年,秦淮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1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6.97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人数4175人,本市户籍中断缴费人员续保人数2461人,新增参保单位户数3438户,三项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征收总额45.85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周期免费体检8.39万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单位1.0378万户,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100%。

2023年,秦淮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总量位居全市前列;援助困难人员就业2251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750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补贴8000余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4500余名劳动者追讨欠薪6100万元。兜牢民生底线,建立特困、低保、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动态数据库,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和补贴1.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8.7万人次。全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01套。累计发放尊老金2591万元。建成1家省级标准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492张,完成4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环境保护

2023年,秦淮区实施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常态化治理,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81.4%。启动运粮河、十字河等6条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集合村、安品街等23个片区管网清疏修缮,七桥瓮断面水质达优Ⅲ类标准,市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完成市级销号。创成响水河等8条幸福河湖。秦淮区被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秦淮区境内有104国道、宁杭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南京绕城公路等穿境而过;南北向的干道有中山南路、洪武路、中华路、太平南路、长白街、龙蟠中路、解放路、御道街、苜蓿园大街、友谊河路、银龙路、双麒路、王府大街、莫愁路、汉西门大街、虎踞南路;东西向的干道有中山东路、汉中路、淮海路、石鼓路、秣陵路、户部街、常府街、瑞金路、后标营路、白下路、建邺路、大光路、光华东街、紫金路、象房村路、建康路、升州路、光华路、石杨路等。

铁路

秦淮区境内有光华门站、中华门站 ,宁芜铁路穿境而过。

公共交通

地铁

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在秦淮区内交汇。

地铁线路

秦淮区境内车站

列车标志色

南京地铁1号线

新街口站、张府园站、三山街站、中华门站

天蓝色

南京地铁2号线

汉中门站、上海路站、新街口站、大行宫站、西安门站、明故宫站、苜蓿园站

枣红色

南京地铁3号线

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武定门站、雨花门站、卡子门站、大明路站

薄绿色

表中秦淮区境内车站信息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2023年12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召开“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论证西街遗址的重要发掘成果。专家一致认为,在西街遗址发现的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提前到至少3000年。长干古城,是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不仅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而且也丰富了古长干里的文化价值,同时又对湖熟文化研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古长干文化资源激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长干古城复原示意图长干古城复原示意图

截至2023年末,秦淮区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5处。

秦淮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保护级别

文物名称

时代

地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处)

(截至2019年12月)

明故宫遗址

秦淮区瑞金路街道南航社区中山东路以南(秦淮区部分)

大报恩寺遗址(含大报恩寺碑)

东晋至清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雨花路社区中华门长干里

南京城墙(秦淮区段)

秦淮区

瞻园

明、清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瞻园路128号

甘熙宅第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绒庄新村社区南捕厅15、17、19号

七桥瓮

秦淮区红花街道七桥村

朝天宫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冶山道院社区朝天宫6号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太平天国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陶李王巷社区堂子街108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17个点,其中秦淮区1个点)

正觉寺

1937年

-

-

-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武定门内西南侧

金陵刻经处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新街口商业街社区淮海路35号

金陵兵工厂旧址

清至民国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雨花路社区正学路1号

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五老村社区利济巷2-18号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处)

(截至2019年12月)

窨子山遗址

商周

秦淮区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大明路278号

净觉寺

明、清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南园社区升州路28号

秦淮民居群(8个点)

三条营古建筑

刘芝田故居

程先甲故居

秦大士故居

糖坊廊河房

钞库街河房

钓鱼台河房

棋峰试馆

明、清

-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三条营20号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14,14-1、2、3、4号

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1号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长乐路57、59号

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糖坊廊61号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38号

秦淮区双塘街道磨盘街社区钓鱼台192号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52号

瓮堂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下码头社区西街悦来巷2号

玄津桥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树德里社区中山东路逸仙桥南侧

江宁府学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冶山道院社区朝天宫

九龙桥

秦淮区东水关东

江南贡院

宋—明、清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金陵路社区金陵路1号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

太平天国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陶李王巷社区罗廊巷17号

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安品街社区升州路416号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

太平天国

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金沙井34、36号

天主教堂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新街口商业社区石鼓路112号

南京大华大戏院旧址

1935年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新街口商业街社区中山南路67号

基督教莫愁路堂

1936年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秣陵路社区莫愁路390号

童寯住宅

1947年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五老村社区文昌巷52号

张佩伦宅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棉鞋营社区白下路273号

南京邮电局旧址

民国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建康路110号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太平南路396号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马府街社区白下路155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致和街社区建康路145号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53处)

(截至2023年9月)

南唐宫城及护龙河遗址

南唐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张府园社区、洪武路街道洪武路

南唐城墙遗址

南唐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中营社区江宁路东侧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

东吴、南朝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新街口商业街社区游府西街12号(游府西街小学内)(秦淮区部分)

阮籍

三国·魏

秦淮区双塘街道风游寺社区花露北岗19号

周处读书台

西晋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转龙巷社区老虎头44号

光宅寺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转龙巷社区老虎头44号-5

大中桥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棉鞋营社区白下路东

内桥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园社区中华路北

文德桥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夫子庙泮池西

淮清桥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致和街社区建康路与长白街交汇处

石猫坊

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上浮桥与彩霞街交汇处

夫子庙遗迹(孔子问礼图碑)

六朝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夫子庙

白鹭洲鹫峰寺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白鹭洲公园内

朱状元巷清代住宅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安品街社区朱状元巷32、34号

愚园

秦淮区双塘街道风游寺社区胡家花园2号

李鸿章祠堂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四条巷77号

白下路清代建筑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白下路101号

清真寺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七家湾社区甘雨巷26-32号(由太平南路迁入)

瞻园路126号建筑群

清—民国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瞻园路126号

泾县会馆旧址

秦淮区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3、15号

天后宫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安品街社区升州路488号

绫庄巷31号古民居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绒庄新村社区绫庄巷31号

牛市古民居建筑

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牛市64号、颜料坊49号

三藏殿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雨花路社区清洁村43号

高岗里39号古民居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高岗里39号

吴家账房

秦淮区双塘街道糖坊廊社区钓鱼台83、85、87号

曾国葆祠堂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荷花塘12号

饮马巷古民居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饮马巷67、69、71、90号

沈家粮行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西街社区悦来巷1-2号

柳叶街41号古民居

秦淮区双塘街道玉带园社区柳叶街41号

卞壸墓碣

北宋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冶山道院社区朝天宫

封至圣夫人碑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夫子庙大成殿内

封四氏碑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夫子庙大成殿内

曾公祠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武学园社区九条巷8号

行知馆

1924年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马府街社区白下路193号

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新街口商业街社区中山东路128号

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

民国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冶山道院社区建邺路168号

国民政府首都电话局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淮海路社区游府西街8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旧址

民国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张府园社区洪公祠1号

红花机场别墅

民国

秦淮区七桥村国际路南端西面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园社区中华路26号

原天山协会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五老村社区利济巷30号

仁寿里民国建筑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仁寿里18、20、22、24号

高二适故居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六合里3号

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申家巷社区复成新村14号

常府街30号民国建筑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常府街30号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民国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武学园社区白下路23号

民国碉堡群(10个点,其中秦淮区3个点)

外郭碉堡群(高桥门碉堡)

外郭碉堡群(果园碉堡)

外郭碉堡群(外郭城

沿线民国碉堡)

民国

-

-

秦淮区光华路街道高桥门公园

秦淮区红花街道果园村

秦淮区光华路街道

双麒路东西侧

育群中学旧址

民国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夫子庙社区中华路369号

工兵学校旧址

民国

秦淮区光华路街道戎苑社区海福巷1号

光华门堡垒遗址

民国

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大光路社区光华门外

韩恢墓

1928年

秦淮区月牙湖街道苜蓿园社区卫桥

古四眼井

南唐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汉西门社区汉西门大街

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

(40处)

(截至2016年12月)

天坛埂遗址

秦淮区月牙湖街道石门坎社区石门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内)

朱雀航遗址

六朝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中华门北广场

桃叶渡遗址

东晋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金陵路社区淮清桥南

中山门东吴墓地

三国吴

秦淮区瑞金路街道中山门社区中山门南侧中山门小区东安门村8幢东侧靠近城墙的山坡下

锦绣坊21号古建筑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南园社区王府园小区内

育才学校旧址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马府街社区白下路177号

铜管闸原址

秦淮区瑞金路街道中山门社区后标营门内

中和桥

秦淮区大光路街道象房村社区光华门外

沈万山故居楠木大厅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小西湖社区马道街7号

杨秀清行宫建筑

太平天国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江宁路社区马道街161号

傅尧成旧居

太平天国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小西湖社区大油坊巷71号

殷高巷古建筑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24号

殷高巷明清住宅

明、清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26、28号

高岗里18、20号建筑

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高岗里18、20号

钓鱼台河厅河房

秦淮区双塘街道磨盘街社区钓鱼台196号

望鹤楼古民居

秦淮区双塘街道弓箭坊社区望鹤楼4号

金斗会馆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西街社区西街123号

来宾桥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西街社区西街85号

涧子桥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下码头社区上码头53号

公共体育场原址

民国

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尚书巷社区公园路42号

逸仙桥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树德里社区中山东路

明德书院

1912年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西街社区莫愁路419号

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旧址

1936年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园社区中山南路301号

中华书局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淮河路社区太平南路220号

国民大戏院旧址

民国

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淮河路社区杨公井25号

节制闸

1960年

秦淮区秦虹街道武定新村社区秦淮河上

壹鉴堂

1930年

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白鹭洲公园内

古井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绒庄新村社区古钵营11号(井栏于甘熙宅第内保存)

头道高井

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张府园社区丰富路朗诗熙园内

古井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承恩里40号(井栏于文化馆内保存)

双眼井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南园社区建康路1号(原裱画廊7号)

神乐观古井

秦淮区月牙湖街道石门坎社区石门坎观门口(井栏于南京市博物馆保存)

黄杨树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王府园社区王府园43号

广玉兰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棉鞋营社区复兴巷5号

银杏树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马府街社区白下路147号

白玉兰

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申家巷社区复成新村16号

仓顶大井

秦淮区双塘街道风游寺社区集庆路145号附近

白果古树

秦淮区双塘街道糖坊廊社区钓鱼台97号

北宝塔根古井

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雨花露社区北宝塔根43号

南京城墙外郭城遗址

(其中秦淮区2个点)

南京外郭城墙

(原秦淮区段)

南京外郭城墙

(原白下区段)

-

-

秦淮区

红花街道

秦淮区

光华路街道

2023年9月1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原“曾静毅故居”更名为“曾国葆祠堂”。

截至2016年12月,秦淮区本有区级文保单位42处。后2023年9月1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原区级文保单位“首都电话局旧址”晋升为市级文保单位并更名为“国民政府首都电话局旧址”,原区级文保单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旧址”晋升为市级文保单位。 据此,在原42处的基础上核减2处,为40处。

截至2016年12月,古井(古钵营11号)、育才学校旧址、古井(承恩里40号)、天坛埂遗址因完成考古发掘,拟取消区级文保单位;广玉兰、银杏树、白玉兰、白果古树等古树名木拟移交园林绿化部门管理或公布取消区级文保单位。

非遗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年持续50多天,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

风俗民情

秦淮区有2500多年的人文历史,共有50篇《南京白局曲谱集》及《秦淮民间故事》、40首歌谣、1000条谚语,出版了十六辑300万字、反映秦淮人文历史的《秦淮夜谈》,整理重刊了《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秣陵古迹》、《金陵岁时记》、《秦淮人物志》等地方古文献。各社区民间艺人创作、制作有灯彩、风筝、剪纸、空竹、古埙、烙画、石画、微雕、脸谱、结绳等工艺品。

每年秦淮区组织龙舞、狮舞、花灯舞、马灯舞、大头娃娃舞、河蚌舞、花船舞、江南碟舞等具有秦淮地方特色的化妆表演队伍,在夫子庙文化庙会、金秋美食节等文艺活动上的演出。秦淮区组织的夫子庙地区各展览馆、各餐饮店家,以古装形式开展的“夜泊秦淮”、“仿古婚礼”、“贡院乡试”、“鲤鱼跳龙门”、“香君抚琴”等民俗艺术表演活动。

秦淮区民族民间音乐主要以“南京乐社”、“南京古琴社”为龙头,以区文化馆为阵地,开展民乐、古琴雅集活动。已举办了“江苏省首届古琴学术研讨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打开艺术之门”古琴专场演奏会、“古典音乐会”、“新竹笛演奏会”、“刘正春古琴演奏会”和“昆曲票友交流演出”以及京剧、淮剧、越剧等清唱会、大奖赛。中央电视台在戏曲频道播放了该区京剧社团大会串节目。

此外,秦淮区还有夫子庙美食节,美食节以“小吃盛会,百姓节日”为口号,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彰显中华小吃风采,打造夫子庙美食节全国节庆活动品牌;推动餐饮、旅游、商业的兴旺发展”为宗旨。一般举办时间在9至10月间。

风景名胜

编辑

秦淮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历代以来,李白刘禹锡杜牧、吴敬梓、朱自清等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了《乌衣巷》、《泊秦淮》、《登金陵凤凰台》、《桃花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诸多名篇绝唱。

秦淮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定期举办文化庙会、秦淮之夏、金秋美食节、秦淮灯会等四季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辖区内还有明故宫遗址、甘熙宅第、南京明城墙、午朝门遗址、夫子庙、中华门城堡、瞻园、白鹭洲公园、沈万三故居、净觉寺、金陵刻经处、朝天宫、南捕厅、郑和公园、江南贡院、大报恩寺遗址、淮清桥、天后宫、中华门、光华门堡垒遗址、东水关、东干滨河公园、水西门、曾公祠、蒋百万故居、上江考棚、胡家花园、凤凰台、镇淮桥、朱雀桥、武定桥、来燕桥、平江桥、文正桥等人文景观及历史景点。

秦淮区主要景点

简介

景点图片

东水关

东水关旧称上水门,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水关共3层,每层11券,共33券,下层11券通水,上、中两层共22券为藏兵囤粮之用。现尚存中、下两层共22券。六朝时东水关是通向江浙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聚东水关,在此经商交易。东水关遗址公园建于2001年,这里主要由水闸、桥道、藏兵洞、城墙四部分组成。

东水关东水关

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水西门内冶山,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今天的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南京朝天宫古建筑群开辟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

朝天宫朝天宫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宅第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宅第甘熙宅第

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南京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并称为“中国四大闹市”。

南京夫子庙南京夫子庙

仓顶大井

仓顶大井位于秦淮区西南隅凤台冈之巅,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井。其名源于明代骁骑卫屯粮之所的骁骑仓而得名。由于此仓,并派生出仓山、仓顶、仓坡、仓门口等一组地名群,而仓顶大井已成为这组地名群中最醒目的地物标志。1992年新扩集庆路,大井已坐落在路边。石栏呈六角形,高55厘米,井口直径50厘米。1982年,全市开展文物普查时,群众提供的古井线索即有430口。特别是门西之地,小街相接,曲巷回环,古井、名井颇多,但诸多水井,今已湮废,旧迹难寻。

仓顶大井仓顶大井

刘钦差故居

刘钦差故居是指清代大臣刘瑞芬的故居,位于殷高巷14号。这里已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宅主刘瑞芬,字芝田,安徽贵池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历任军械转运局、松沪厘局,光绪二年(1876年)代理两淮盐运使,三年代理苏松太兵备道,参加中俄谈判,十一年为钦差大臣出使英、俄等国,十二年又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所以人称“刘钦差”。十四年冬,任广东巡抚,十七年为乡试监临,积劳成疾,触发肝疾,十八年(1892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刘钦差故居为秦淮名宅之一,《清史稿》中有刘瑞芬传略。

刘钦差故居刘钦差故居

程先甲故居

程先甲故居坐落于中华门西大百花巷11号,该故居房屋纵深七进,其中轴线与街巷呈垂直状。程先甲(1872年—1932年),字鼎丞,又字一夔,江宁人。因居住大百花巷,其笔名欣然自称“百花仙子”。他对训诂、音韵之学,研究殊深。在清末文字改革运动中,尤其在汉语拼音方面,他是我国南方的先驱者。民国以后,任职于苏、陇、蒙、鄂等地,仍以书册相随,积稿满箱。程先甲终其一生,成书40余种,计100余卷,合为《千一斋全书》。其中有的已被列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他的传世之作——《金陵赋》。

程先甲故居程先甲故居

蒋百万故居

蒋百万故居位于城南三条营18、20号。99间半房屋,原有两个院落,有轿厅、大厅、楼房,内有花园,外有封火墙。房主蒋寿山,号称蒋百万。《天京录》有所记载。现外墙面东有石碑一块,光绪元年四月立,内容为有关官沟事。院内多为青石和方石铺地。房内天花板、地板。第六进为二层楼,五间大厅及长廊完整,房门门框有精致木雕。面积8.4米*34.8米。该处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百万故居蒋百万故居

王导谢安纪念馆

乌衣巷位于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导谢安纪念馆。

王导谢安纪念馆王导谢安纪念馆

李香君故居

李香君故居位于来燕桥东、秦淮南岸,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民居式河厅、河房建筑,又称媚香楼。明清以来,秦淮河畔的名媛声妓众多,尤以“秦淮八艳”名气最大,她们均为卓尔不群的才貌双全女子,颇有民族气节。这其中更以李香君最具胆识。

李香君故居李香君故居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从江南贡院落成直至晚清废除科举为国家输送800余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设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江南贡院江南贡院

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

秦淮河秦淮河

特色小吃

编辑

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与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和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

“秦淮八绝”,即: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的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对外交流

编辑
秦淮区国际友好城市

城市

所属省、州/市

所属国家

结好时间

阿塔迈拉市

塔毛利帕斯州

墨西哥

2015年9月

阿卡市

北部区/加利利

以色列

2016年8月

荣誉称号

编辑

荣誉称号

时间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2024年1月

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1

2023年11月

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7

2023年8月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首批)

2022年11月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

2022年8月

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11月

2021年赛迪百强区

2021年8月

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20年12月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70

2020年 9月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60

2020年6月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第98

2020年6月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4月

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3月

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2月

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2月

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第70

2020年1月

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第11

2020年1月

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1月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

2019年9月

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

2015年5月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2015年4月

第二批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2015年2月

江苏省双拥模范区

2014年7月

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

2011年5月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

2010年2月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09年10月

中国灯彩之乡

2007年

中国民间(灯彩)艺术之乡

2000年

江苏省民间(灯彩)艺术之乡

1996年

下一篇 栖霞区

上一篇 玄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