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 编辑

江西省宜春市下辖县

宜丰县宜丰县

宜丰县,隶属江西省宜春市,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之南麓,状呈菱形。宜丰县东临高安市,南界上高县,西接万载县,西北连铜鼓县。北与修水县、奉新县接壤,总面积193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宜丰县有5乡、7镇、2垦殖场、2林场、207个村委会、1797个村民小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总人口为295455人。

宜丰县始建于三国大帝黄武年间(222年—至229年),中国佛教南禅五宗的曹洞宗、临济宗发祥于境内的洞山和黄檗山。宜丰境内的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宜丰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县城”,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宜丰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2摄氏度;宜丰县森林覆盖率71.9%,林地面积达到203.8万亩,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

2022年,宜丰县地区生产总值193.20亿元,比2021年增长5.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宜丰县

外文名:Yife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3609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之南麓

面积:1935 km²

下辖地区:5乡、7镇、2个垦殖场、2个林场

政府驻地:新昌镇

电话区号:0795

邮政编码:336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95455 人(2022年末总人口)

著名景点:洞山、东方禅文化园、竹文化园

车牌代码:赣C

地区生产总值:193.20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宜丰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三国,秦属九江郡。

汉高祖设豫章郡置建成县,宜丰地属之。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年—189年),析建成增置上蔡县,宜丰地分属两县。

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222年—229年),析建成、上蔡增置宜丰、阳乐二县,宜丰首次建县;

东晋孝武帝太元间(376年—396年)并宜丰入望蔡(由上蔡改名)。

梁武帝(502年—549年)初期,复置宜丰县,仍属扬州豫章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宜丰与望蔡、康乐(由阳乐改名)同并建成县。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又分建成为宜丰、望蔡、阳乐、华阳、高安五县,属洪州总管府靖州;武德八年(625年),宜丰与望蔡、阳乐、华阳四县同并高安县,属洪州都督府洪州;

南唐李璟保大十年(952年),析高安增置上高县。又于宜丰故地置盐步镇,仍属高安县。今宜丰地域分属筠州的高安、上高2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以高安见管14572户,今分太平等7乡,计4796户于此置新昌县”。新昌是“以旧元而新倡”故名。宋代新昌县先后属江南路、江南西路、鄂州路的筠州、高安郡、瑞州。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新昌县升新昌州;元末宜丰地曾先后被徐寿辉、陈友谅部占领;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新昌州复改为新昌县,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瑞州府;洪武九年(1376),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改名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新昌县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江西省划为四道,新昌县属庐陵道;民国三年(1914年),新昌县改名宜丰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西省撤道,宜丰县直属江西省辖。

1949年7月15日,宜丰县解放,宜丰县属江西省袁州分区。1952年袁州区并入南昌区,宜丰随隶南昌区。

1956年6月23日,划上高县官桥区的邓坑村入宜丰棠浦区永和乡管辖。

1959年1月1日,南昌专区改名宜春专区,专署由南昌迁至宜春。

2000年,宜春撤地设市,宜丰县隶属宜春市。

<p>宜丰夜景

宜丰夜景

芳溪香源村

芳溪香

人工湖

人工湖

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耶溪河畔

耶溪河畔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

宜丰风采

宜丰风采

天宝古村

天宝古村

七彩炎岭

七彩炎岭

竹文化园

竹文化园

洞山

洞山

宜丰风采

宜丰风采

宜丰风采

宜丰风采

洞山

洞山

官山猕猴

官山猕猴

多彩农村

多彩农村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宋朝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新昌县分为7乡,即泰和、天宝、广贤、天德、太平、义钧、宣风。其中天德、太平和义钧、宣风分别从高安、上高划入。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新昌县辖8乡:天德、泰和、义钧、天宝、宣风、广贤、新安、太平。乡以下设社,分宜丰县为578社,又分县城为东北和西南两隅。

明改社为图,分宜丰县为123图。

清仍明制,分宜丰县为8乡、41都、123图、县城两隅。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分宜丰县为7区、214乡镇、7054闾、35274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以老八乡为基础,划宜丰县为8区、271保、2710甲;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江西省设立8个特别区,将今潭山镇和天宝、同安、花桥三乡的部份地区划出,与毗邻的修水、铜鼓、奉新3县部份地区设立找桥特别区(县级建置)。特别区政治局于翌年2月设署于潭山万寿宫,5月迁汉塘花门楼;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撤销找桥特别区,归还建制;8月,宜丰县分为4区、30保联、223保、2356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保联改称乡镇;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裁撤各区署,乡镇直属县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宜丰县划为13乡、1镇、160保、1504甲。各乡镇名称如下:盐步镇、续良乡、荷塘乡、新民乡、棠浦乡、天德乡、太平乡、辛会乡、庆凯乡、双库乡、黄岗乡、芳溪乡、宣化乡、风德乡。

1949年12月,宜丰县为分5区,34个行政村。

1951年7月,宜丰县分为城关区、新荷区、棠浦区、潭山区、芳溪区、宣风区6区、72乡、2街,乡以下设选区。

1956年,宜丰县撤区并乡,分为桥西、雷神、良田、敖桥、澄塘、英塘、江洲、棠浦、新庄、花桥、同安、天宝、潭山、石桥、双峰、芳溪、三村、港口、黄岗、花田、蓼市、浪源、星溪23乡和新昌镇,17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翌年,宜丰县有高级社393个。

1957年1月,恢复棠浦、芳溪、潭山3个区的建制:棠浦区辖棠浦、江洲、新庄、花桥、同安、澄塘6乡;芳溪区辖芳溪、三村、花田、黄岗、港口5乡;潭山区辖天宝、潭山、石桥、双峰4乡;其余各乡划为直属片,归县直辖;12月7日,撤销上述3个区,乡直属县管。

1958年9月1日,国营黄岗山垦殖场与宜丰县合并,实行县场合一。9月9日,古阳寨垦殖场与石桥乡合并为黄岗山垦殖场古阳寨分场。随后,敖桥、花桥、同安、天宝、潭山、双峰、黄岗、港口、雷神、芳溪等乡也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实行乡、分场、人民公社三合一。其余棠浦、新昌(桥西并入,翌年析出)、良田、英塘、江洲、新庄、先锋等乡镇皆成立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公社以下设生产大队(高级农业生产社改名)、生产队。1959年3月,增设院前分场。12月,因雷神分场地处北门水库水淹区,决定撤销雷神分场。

1960年4月1日,宜丰县扩社并队,将新昌、良田、桥西等3个公社合并为新昌公社;敖桥、澄塘、英塘等3个公社合并为澄塘公社;棠浦、江州、新庄等3个公社合并为棠浦公社;花桥、同安2个分场合并为花桥分场;天宝、潭山、双峰、古阳寨等4个分场合并为潭山分场;黄岗、港口2个分场合并为黄岗分场;芳溪改称公社,与垦殖场脱钩;先锋、院前不变。年末,宜丰县有生产大队271个,生产队1436个。

1961年6月,黄岗山垦殖场收归省管。9月,成立黄岗山、石花尖两个区,分别与黄岗山垦殖场、石花尖垦殖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调整社队规模:潭山分场分为蓝溪、天宝、潭山、石桥、双峰等5个分场,仍为黄岗山垦殖场分场,归属黄岗山区管辖;黄岗分场分为黄岗、港口2个分场,同为石花尖垦殖场分场,属石花尖区管辖;花桥分场分为花桥、同安2个公社,与黄岗山垦殖场脱钩;先锋公社分为蓼市、石市2个公社;新昌公社分为良田、新昌、桥西、北门4个公社;棠浦公社分为棠浦、江洲、新庄3个公社;澄塘公社分为澄塘、敖桥、英塘3个公社;芳溪公社未变动。

1963年2月,析新昌公社为新昌镇和桂丰公社。

1965年8月,撤销黄岗山、石花尖两个区的建制,两区所辖各分场仍与垦殖场挂钩。

1968年11月28日,宜春地区革委会将原上高县徐市公社的石陂大队划入宜丰蓼市公社管辖。29日,又将宜丰蓼市公社的蓼市集镇及火溪、檀塘、荷塘3个大队划归上高县徐市公社管辖。

1969年10月,撤销蓼市公社,其所属花田、杨木、禾埠、石陂4大队划归芳溪公社管辖;其余新华、潭下、浪源、溪4大队划归石市公社管辖。1972年11月,将花桥公社分为花桥、同安两公社;又将黄岗公社析为黄岗、港口两公社。1973年1月,黄岗山垦殖场再次收归省管。

1983年9月,港口公社改名车上公社。年底,公社复名乡,生产大队改名村,生产队更名村民小组。

1985年,潭山撤乡设镇。石花尖垦殖场辖地设置石花尖乡,实行场乡合一。

1988年12月,天宝乡辛会村分为辛会、辛联、洋沙、上岭、邢家、东港6个村。

1993年,宜丰县为14乡、2镇、212个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205个,居委会3个,分场2个,林场2个,村民小组1831个。

1994年,芳溪、棠浦两个乡分别撤乡建镇。1996年,石市乡、新庄乡分别撤乡建镇。

1995年1月,撤销天宝乡洋沙、上岭、邢家、东港4个村,同时设天宝乡农场,上述撤销的4个村分别为其4个农业队。

1999年12月,澄塘乡撤乡建镇。

2000年8月2日,省属鑫龙集团(前身为黄岗山垦殖场)成建制(企业)移交宜丰县管理。

2003年9月3日,宜丰县撤销4个乡镇建制,其中:撤销敖桥乡建制,并入新昌镇;撤销双峰乡、车上乡建制,分别成立县属双峰林场、车上林场,各辖2~3个分场;撤销石花尖乡建制,保留石花尖垦殖场,继续保留所属分场、行政村。

2021年11月19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黄垦镇,将潭山镇古阳寨、岗东、狮子岗、九岭、岗北、汉塘、找桥7个村民委员会和黄岗山居民委员会划归其管辖。黄垦镇行政区划代码为360924108,黄垦镇人民政府驻古阳寨村。将江西黄岗山垦殖场代管的炎岭、岗南、五里3个村民委员会归属桥西乡管辖,代管的其它零星区域就近归属相邻的乡(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末,宜丰县辖新昌镇、澄塘镇、棠浦镇、新庄镇、芳溪镇、潭山镇、石市镇、天宝乡、花桥乡、黄岗镇、桥西乡、同安乡、车上林场、双峰林场、黄垦镇、石花尖垦殖场。

航拍宜丰航拍宜丰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宜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岭山脉东南缘。地处114°30′至115°08′、北纬28°17′至28°40′之间。东邻高安,西接万载,西北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境域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总面积1935平方千米 。

宜丰县

地形地貌

宜丰县境内诸山属九岭山脉的余脉。九岭山脉系东西向构造体系褶皱—断层山, 县境部分为该山的中段南缘,北起找桥沿县境西北部伸入铜鼓、万载两县边界,海拔500~1480米,山峰高程多达千米以上,主峰麻姑尖;自找桥沿县境东北部伸入奉新、高安两县边界的是九岭山脉的南支,海拔500~700米,山峰高程多达700米以上,主峰古阳寨;从袁坑口—彭源—北坑一线以南至芳溪—村前一线以北为九岭山脉与宜丰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200~300米,小山峰密布,高程均在300米左右,主峰不明显。

宜丰县境南部(芳溪—村前公路线以南)为宜丰盆地,小丘起伏一般海拔50~100米,惟石市镇楼下境内毗岗尖突起,海拔182米。县内千米以上的高山有30座。

宜丰县处于九岭隆起和萍乐凹陷带的复合部分。构造体系以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为主。县内出露的地层以前震旦系、白垩系和第四系为主,石炭系、二迭系、三叠系、侏罗系。

气候

宜丰县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各季持续时间却差别很大。冬季时间最长,平均为122天;夏季次之,平均为120天;春季第三,平均为62天;秋季时间最短,平均为61天。春季年降水量346.6毫米,夏季降水量586.5毫米。气温在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1.4℃。年平均气温17.2度,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

宜丰县一角宜丰县一角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宜丰县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炭、瓷土、膨润土、金、银等76种,其中煤炭储量2500万吨,瓷土储量6000万吨,石灰石储量220万吨,黄金储量14.15吨。

水资源

宜丰县水资源总量为2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4.3万千瓦,是最早列为中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近10年加大了开发力度,至2005年末水电装机能力达3.47万千瓦。

宜丰水质好、储量大,可开采天然矿泉水储量超过3万吨/天,偏硅酸含量高达80mg/L。

药材资源

因宜丰县地形、地貌、土壤、气温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中药材资源分布较广,中药105种,草药38种。其中黄岗、双峰、潭山、天宝、同安、花桥6个乡镇中药材资源93种,蕴藏量达35万公斤,主要药材有葛根、苦参、九节茶、软独活、石曹卜、乳党、黄精、金银花等;芳溪、桥西、敖桥、澄塘、棠浦、新庄、车上等地区有中药材50种,蕴藏量达15万公斤,主要中药材有夏天无、金银花、黄栀子、山楂子、女真子、防杞、白前等。

动物资源

宜丰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区,植物种类多,植被好,适合多种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经查明,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41种,其中哺乳类43种,鸟类172种,爬行类113种,两栖类38种,鱼类13种。有软体动物14科19属27种,昆虫21目222科989属1607种。在昆虫考察中,发现了宽盾蝽、江西历蝽、官山同蝽等6个新种和中华斧螳、黔凹大叶蝉等34个江西分布新纪录种。

宜丰县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宜棠公路以北,根据这一区位特点,宜丰县的绝大多数野生动物,特别是珍贵野生动物如白颈长尾雉、白鹇、云豹、豺、狼、金猫、豹猫、豹、黑熊以及果子狸、眼镜蛇等都分布在宜棠公路以北的花桥、同安、天宝、潭山、黄岗、石花尖、车上等山区乡镇场,棠浦、澄塘、新昌、桥西、新庄、石市等平原乡镇场有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猪獾、狗獾、鼬獾等,鸟类也只是一些常见的噪鹛、翠鸟、斑鸠等。

县境内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2种: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兽类有3种:豹、云豹、黑麂;爬行类有1种:蟒蛇。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24种:鸳鸯、苍鹰、雀鹰、勺鸡、白鹇等;兽类有10种:河麂、穿山甲、猕猴、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水獭、豺、黑熊、短尾猴;两栖类有2种:大鲵、虎纹蛙。属省级保护的动物有67种:黄麂、银环蛇、眼睛王蛇、灰鼠蛇、红嘴蓝鹊、喜鹊等。

森林资源

宜丰县植物种类约有2500种,约占全省的49%,全国的8%。其中苔藓植物238种,蕨类植物191种,裸子植物19种,被子植物1896种。全县植物种类的特点是:起源古老,过渡性明显,特有现象明显,珍稀植物种类多。

宜丰县境内森林植被属华中区九岭山脉植物区系,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树种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被的基本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和矮林等。阔叶树主要有香、木荷、南酸枣、拟赤杨以及槠树、小叶栎、红栲等壳斗科植物,针叶树主要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为主,丘陵地区有较大面积的油茶和其他经济果木林。

宜丰县共有珍稀树种37种,其中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苏铁等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木莲、榉木、喜树、毛红椿、楠木、管萼山豆根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境内共有古树名木2388株,全县16个乡镇场均有分布。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树种银杏29株,红豆杉29株,苏铁3株;二级重点保护的树种樟树1914株,楠木61株。古树中树龄最长的是罗汉松,达1000余年,位于同安境内;数量最多的是樟树,全县共有1914株;拥有古树名木最多的乡镇场为澄塘镇,共有453株。

土地资源

宜丰县的土地总面积193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5517.3亩,园地33905.0亩,占1.2%;林地2012505.7亩,占69.4%;牧草地71.1亩,占0.002%;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0689.1亩,占2.4%;交通用地25053.3亩,占0.9%;水域面积112355.6亩,占3.9%;未利用土地81076.6亩,占2.7%。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总人口295455人(公安年报),总户数98033户,家庭户平均规模3.01人。全年出生人口1807人,出生率5.37‰;死亡人口800人,死亡率4.85‰,人口自然增长率0.52‰。

政治

编辑

宜丰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备注

县委书记

康健

县委副书记,县长

彭林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宜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2亿元,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9:46.5:39.6调整为13.4:47.2:39.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49.9%和42.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402人。

2022年,宜丰县完成财政收入378256万元,同比增收141580万元,增长59.8%。在总收入中:中央收入152825万元,增收68104万元,增长80.4%;省级收入51120万元,增收24665万元,增长9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311万元,增收48811万元,增长38.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2893万元,增支17893万元,增长5.3%。

2022年,宜丰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6.8%,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54.7%;房地产投资增长30.6%。分产业看,全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46.5%,占全部投资的14.6%;非国有投资增长5.7%,占全部投资的85.4%。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9:72.1:27.0调整为1.2:69.8:29。

2022年,宜丰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31元,增长5.8%;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5元,增长6.8%。

第一产业

2022年,宜丰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3044万元,增长4%。粮食种植面积38.38千公顷,增长0.06%。油料种植面积737.5公顷,增长6.8%。其中,油菜籽418.1公顷,增长21.9%。蔬菜种植面积3514.6公顷,增长2.8%。棉花种植面积165.2公顷,增长6.4%。

2022年,宜丰县粮食产量24.29万吨,下降1.5%。其中:早稻产量73072吨,中稻及一季晚稻81333吨,双季晚稻86013吨。油料产量13.9吨,增5.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9698吨,增长5.6%。棉花产量242吨,增长2.5%。茶叶产量45吨,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4994吨,下降0.6%。

2022年,宜丰县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完成2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富硒基地面积23.59万亩,新改造油茶林2.97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增至30家、60家、29家。全竹产业科创园、富硒竹笋产业园等延链项目稳步推进,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综合产值达53.38亿元。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38.9万千瓦,增长1.6%。

第二产业

2022年,宜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家,工业增加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增长15.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锂电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60.25亿元,增长313.4%,首位度由60.3%提升至76.5%,上缴税收11.36亿元,增收10.99亿元。

2022年,宜丰县工业园区完成税收18.1亿元,增长95.7%。投产企业210家,营业收入427.7亿元,增长14.2%;利润总额76.4亿元,增长143.4%。

2022年,宜丰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008万元,增长8.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21069平方米,竣工面积627464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宜丰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274.1万元,增长5.6%。

2022年,宜丰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30.6%,其中:住宅完成投资增长26%。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增长15.1%;安装工程完成投资增长27倍。 商品房销售面积32.16万平方米,下降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75万平方米,下降9.9%。

2022年,宜丰县引进省外资金54.35亿元,增长8.7%;引进境外资金9222万美元,增长11.1%;出口创汇3.19亿美元,增长23.2%。

截至2022年末, 宜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07376万元,比上年末净增759979万元,增长3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6754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17713万元,增长18.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0331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330653万元,增长18.7%。

截至2022年末, 宜丰县保险费收入24715.6万元,下降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473.31万元,下降2.78%;寿险保费收入12242.29万元,下降4.08%。

交通运输

编辑
宜丰县城距南昌市120千米、宜春市城区90千米,东西走向的大广高速和南北走向的昌长高速在境内交汇。国家蒙吉铁路过境宜丰,设立一个客货运站和三个会让站;昌栗高速公路在境内与大广高速公路形成枢纽,在320国道新连接线相交并设立出口。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公路通车里程公路通车里程255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830万吨,货运周转量249102万吨公里;客运量227.84万人,旅客周转量13442.56万人公里。

宜丰县境内的高速公路宜丰县境内的高速公路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 宜丰县共有幼儿园73所,小学32所,初中7所,高中3所,中职1所。2022年全县共招生15106人,其中幼儿园招生3996人,特殊教育招生33人,小学招生2824人,初中招生4148人,高中招生3072人,中职招生1033人。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49943人,其中:幼儿园在园人数8290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6人,小学在校学生20422人,初中在校学生12196人,高中在校学生6175人,中职在校学生27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73%。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5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441人。有效发明专利61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影剧院3个。2022年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5.9万册,总流动人数9.8万人次。博物馆文化藏品1304件,文物保护单位512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31处。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2次,参加运动会人数6981人次。全县体育健儿在国内比赛中获金牌79枚,银牌55枚。

邮电事业

2022年, 宜丰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42.19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62.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4480万元。2022年底,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68840户,固定电话用户2080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0000户。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宜丰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个,实有床位152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3人,注册护士650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宜丰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472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053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756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129人。

2022年,宜丰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1个(包含民办),福利院床位数2440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6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37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古迹

宜丰县境内陶渊明遗迹有:陶渊明故里园、柳斋、故里桥、藏书墩、洗墨池等;黄檗临济祖庭现存景观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运祖禅师墓塔、皇叔墓塔、虎跑泉、飞泉等;宜丰县境内的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文塔、太子塔等。

本土方言

宜丰县本地方言主要是赣语,宜丰土话在赣语中,独具特色。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黄冈、车上、天宝、同安、花桥等乡镇,约占全县人口的1/10。

风景名胜

编辑

天宝古村

天宝古村位于宜丰县境北,距县城23千米,为天宝乡辛会村、辛联村所在地,合称天宝古村,面积2平方千米,大广高速(武吉段)、昌铜高速在天宝设有互通出口处。 天宝古村遵循自然山水之势,按船形布局东西延伸,以青砖灰瓦马头墙为特色,属赣派建筑风格。天宝古村现保存有明清房屋170多栋,古石板路7375米,古巷43条,长1490米古城墙一座,还有遍布村落的古井36眼。天宝古村自天宝刘氏开基以来进士22名,留存皇家赐匾25块。

曹洞宗祖庭—洞山

洞山坐落在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海拔129—306米,距县城21公里,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 2006年10月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12月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画壁、洞山山门、憩佛石、石上楠、红米埚佛塔林、逢渠桥、木鱼石、银瀑飞练、考功泉、夜合石、夜合山塔林、七仙桥、罗汉松、普利禅寺、中韩曹洞宗法脉源流碑、价祖塔等。

临济宗祖庭—黄檗山

黄檗山坐落在宜丰县黄岗乡黄檗村,海拔590—700米,主峰仙姑岽海拔1404米,该山为宜丰、万载、铜鼓三县交界山,距县城48公里。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临济宗的发祥地,希运禅师是临济宗开山祖师。

南屏公园

南屏公园建于1982年,位于县城南郊,是省级森林公园,也是全省县级最大的公园。由南屏山、钓月湾、鹿洲三部分组成,由于历越千年,文化积淀丰富,先后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题咏,大文豪苏东坡、苏辙黄庭坚曾慕名访竭,黄庭坚小时候在此读过书,并作《东郭南园记》;主要景观有:岳王庙、九钟楼、太子塔、广福寺、烈士纪念碑、民俗文化馆、陶渊明纪念馆、崇文塔等。

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官山位于宜丰县西北部,与铜鼓县交界,离县城57公里。1975年由宜春市林业局批准设立官山天然林保护区,总面积1200公顷, 1981年3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西最早设立的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2007年4月16日,由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1500.5公顷。官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最高的山峰叫麻姑尖,海拔1480米。

官山有多种多样的植物群落,有南方红豆杉林、巴东木莲林、银钟花林、穗花杉林、乐昌含笑林、千亩麻栎林,还有长柄双花木林、闽楠林、云锦杜鹃林和香果树林等,有云豹、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豺、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鸳鸯、普通狂白鹇、勺鸡等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人文景点有聚义厅、结拜亭、点将台、五将祠、"天子李大銮"石刻、李母墓、石棺材、九娘池、梳妆台、眼十日池、问龙卧子潭、子母石等。

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东方禅文化园

方禅文化园位于县城东郊。该园于2008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由主入口区、禅历史博物馆、禅意园、禅文化研修中心、花岗岩雕五百罗汉造像、资寿寺等组成。“东方禅文化园”园名由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亲笔题写。2011年5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等海内外高僧大德参加开园庆典和主持法会并为该园揭彩。

东方禅文化园东方禅文化园

竹文化园

竹文化园位于宜丰县城东郊,与东方禅文化园相邻。于2010年建成。园区占地面积160亩,分为门区,竹种栽培区,竹文化馆区,竹生活体验区,总投资4000万元。园区种有219个竹品种,共19万多株。竹文化馆是一座苏州园林式结构建筑,建筑面积3400m,设有序厅、历史发展厅、资源培育厅、加工利用厅、文化艺术厅、竹工艺作坊等七个厅。

竹文化园竹文化园

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九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院前分场,距县城39千米,占地15000多亩。为探险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休养旅游区。其核心产品有峡谷漂流、高山拓展、丛林野战、山水乐园、大型酒店、中医药养生园、度假别墅和九天生态孔雀园,其中峡谷漂流项目实际落差228米,被誉为“江西最高落差。

陶渊明故里

陶渊明始家宜丰,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即渊明故里,现尚存遗迹20余处。在宜丰县城南之南屏山下、耶溪河畔的桃花岛上建有陶渊明纪念馆(又名陶渊明故里园),东有崇文宝塔,西有南屏公园,风光绮娓,环境清幽。在纪念馆广场前,立有陶渊明巨型雕塑;雕塑前为四柱牌坊,两幅楹联高度概括陶渊明的一生。

熊雄故居

熊雄故居位于江西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系一幢5间6扇的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砖木结构民房,四周为砖砌封焰高墙,内有通巷、天井和配屋。故居大门悬挂聂荣瑧元帅之女聂力中将题写的“熊雄故居”匾额,正厅中央墙面挂有周恩来总理“宣传黄埔要宣传熊雄”的标语和熊雄相片,下方案台摆放熊雄生前所用的钢笔、笔记本等用品,两侧墙面上记录熊雄从少年立志、投笔从戎、推翻帝制、黄埔建功、英勇就义的生平简介。后厅西侧墙面上有聂荣臻元帅写下的“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题词,以及陈奇涵上将、许光达大将为熊雄所写的纪念词。后厅东侧墙上有“熊雄著作垂青史”牌匾、熊雄革命谨言展板,下方是熊雄著作展示柜。后屋为“培兰书室”,为熊雄年少读书习武之所。

芳溪熊雄故居

特产美食

编辑
宜丰县特有传统名菜有香菇松肉、八扎、金刚丸、五香鸡、腐虾、雪压柳、米豆腐、霉豆腐等。

著名人物

编辑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晋代诗人。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

惠洪(1071年—1128年),俗姓彭,年幼时名德洪,号觉范,北宋著名诗僧,著有《冷斋夜话》、《石门文字禅》等,大部分收入《永乐 大典》和《四库全书》。

雷孝友,南宋大臣,官至参知政事,死后封唐国公,赠太师,谥文简。

姚勉(1216年—1262年),南宋诗人,宝祐元年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

释圆至,宋元之际著名诗僧,字天隐, 为“诗禅三隐”之一。

邹维琏(?—1635年),明代廉吏,东林党成员。

胡思敬(1869年—1922年),晚清名臣,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编纂学家,编有《豫章丛书》。

熊雄(1892年—1927年),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黄埔军校政治部负责人,民国二十六年(1927年)4月15日,熊雄在广州反革命政变中被捕。5月中旬,被秘密杀害。

刘师舜(1900年—1996年),天宝乡人,赴美留学期间先后获翰霍金斯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外交部司长、政务次长、驻加拿大大使、驻墨西哥大使、驻联合国“代表”等职。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3月,宜丰县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

2019年05月18日,宜丰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11月02日,宜丰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1月14日,宜丰县入选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0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08月12日,授予宜丰县“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2日,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11月4日,入选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公示名单。

下一篇 石阳县

上一篇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