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编辑

西汉司马迁著作《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建元已来侯者年表》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史记》的第二十卷,“十表”中的第八篇。该表包括太史公本表和褚先生补写的部分。太史公记述了汉武帝元光四年至元封四年所封的七十二个侯国,褚先生补写了汉武帝时所封的四国、汉昭帝时所封的十二国、汉宣帝时所封的二十九国以及汉元帝时所封一国,共一百一十七个侯国。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作品别名:《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作者:司马迁,禇少孙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出处:《史记》

文学体裁:表

表序

编辑

太史公原文

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应,荆荼是征”,①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彊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褚先生补文

后好事儒者褚先生曰: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故复修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编于左方,令后好事者得览观成败长短绝世之适,得以自戒焉。当世之君子,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以建功有土封侯,立名当世,岂不盛哉! 观其持满守成之道,皆不谦让,骄蹇争权,喜扬声誉,知进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以三得之,②及身失之,不能传功于后世,令恩德流子孙,岂不悲哉! 夫龙雒侯曾为前将军,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事,退让爱人。其先起于晋六卿之世。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绝,历年经世,以至于今,凡百余岁,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悲夫,后世其诫之!

表文

编辑

太史公原表

国名

侯功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以后

【翕】

索隐音吸。案:汉表在内黄也。

匈奴相降,侯。元朔二年,属车骑将军,击匈奴有功,益封。

四年七月壬午,侯赵信元年。

六年,侯信为前将军击匈奴,遇单于兵,败,信降匈奴,国除。

-

-

-

-

【持装 】

索隐汉表作“辕”,在南阳也。

匈奴都尉降,侯。

六年后九月丙寅,侯乐。索隐音岳。元年。

元年,侯乐死,无后,国除。

-

-

【亲阳】

索隐汉表在舞阴也。

匈奴相降,侯。

-

二年十月癸巳,侯月氏元年。

五年,侯月氏坐亡斩,国除。

-

-

-

-

【若阳】

索隐表在平氏也。

匈奴相降,侯。

-

二年十月癸巳,侯猛元年。

五年,侯猛坐亡斩,国除。

-

-

-

-

【长平】

索隐地理志县名,在汝南。

以元朔二年再以车骑将军击匈奴,取朔方、河南功侯。元朔五年,以大将军击匈奴,破右贤王,益封三千户。

-

二年三月丙辰,烈侯卫青元年。

集解徐广曰:“青以元封五年薨。”

太初元年,今侯伉元年。

【平陵】

索隐表在武当。

以都尉从车骑将军青击匈奴功侯。以元朔五年,用游击将军从大将军,益封。

-

二年三月丙辰,侯苏建元年。

六年,侯建为右将军,与翕侯信俱败,独身脱来归,当斩,赎,国除。

-

-

【岸头】

索隐表在皮氏。

以都尉从车骑将军青击匈奴功侯。元朔六年,从大将军,益封。

-

二年六月壬辰,侯张次公元年。

元年,次公坐与淮南王女奸,及受财物罪,国除。

-

-

-

【平津】

索隐表在高城。

以丞相诏所褒侯。

-

五年十一月乙丑,献侯公孙弘元年。

三年,侯庆元年。

四年,侯庆坐为山阳太守有罪,国除。

-

【涉安】

以匈奴单于太子降侯。

-

三年四月丙子,侯于单索隐音丹

元年。

五月,卒,无后,国除。

-

-

-

-

【昌武】

索隐表在武阳。

以匈奴王降侯。以昌武侯从骠骑将军击左贤王功,益封。

-

四年十月庚申,坚侯赵安稽元年。

二年,侯充国元年。

太初元年,侯充国薨,亡后,国除。

【襄城】

索隐汉表作“襄武侯乘龙 ”,不同也。案:韩婴亦封襄城侯,地理志襄城在颍川,襄武在陇西也。

以匈奴相国降侯。

-

四年四月庚申,侯无龙元年。集解一云“乘龙”。

太初二年,无龙从浞野侯战死。

三年,侯病已元年。

【南奅】

集解徐广曰:“匹孝反” 。索隐徐广曰:“匹孝反”。刘氏“普教反”。张揖“ 奅,空也。”纂文云“奅,虚大也。”茂陵中书云“南奅侯”,此本字也。卫青传作“窌”。说文以为从穴,音柳宥反;从大,音疋孝反。

以骑将军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得王功侯。太初二年,以丞相封为葛绎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公孙贺元年。

五年,贺坐酎金,国除,绝,七岁。

-

十三

太初二年三月丁卯,封葛绎侯。征和二年,贺子敬声有罪,国除。

【合骑】

索隐表在高城也。

以护军都尉三从大将军击匈奴,至右贤王庭,得王功侯。元朔六年益封。

-

五年四月丁未,侯公孙敖元年。

二年,侯敖将兵击匈奴,与骠骑将军期,后,畏懦,当斩,赎为庶人,国除。

-

-

-

【乐安】

索隐安乐表在昌,地理志昌县在琅邪也。

以轻车将军再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得王功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李蔡元年。

五年,侯蔡以丞相盗孝景园神道壖地罪,自杀,国除。

-

-

-

【龙嵒】

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平原。刘氏音额。崔洁音洛,又云“今河闲有龙嵒村,与弓高相近。”

以都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得王功侯。元鼎六年,以横海将军击东越功,为案道侯。

索隐汉表以龙嵒、案道为二人封,非也。韦昭云案道属齐也。

-

五年四月丁未,侯韩说元年。

五年,侯说坐酎金,国绝。二岁复侯。

元年五月丁卯,案道侯说元年。

十三

征和二年,子长代,有罪,绝。子曾复封为龙□侯。

【随成】

索隐表在千乘。

以校尉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攻农吾,先登石累,索隐累音垒,险阻地名。汉表作为“衅”,音门。得王功侯。

-

五年四月乙卯,侯赵不虞元年。

三年,侯不虞坐为定襄都尉,匈奴败太守,以闻非实,谩,索隐谓上闻天子状不实,为谩,而国除。谩音木干反。国除。

-

-

-

【众平】

索隐表在乐昌邑

以校尉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至右贤王庭,数为雁行上石山先登功侯。

-

五年四月乙卯,公孙戎奴元年。

二年,侯戎奴坐为上郡太守发兵击匈奴,不以闻,谩,国除。

-

-

-

涉轵

以校尉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至右贤王庭,数为雁行上石山先登功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李朔元年。

元年,侯朔有罪,国除。

-

-

-

宜春

以父大将军青破右贤王功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卫伉元年。

元年,伉坐矫制不害,国除。

-

-

阴安

以父大将军青破右贤王功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卫不疑元年。

五年,侯不疑坐酎金,国除。

-

-

发干

以父大将军青破右贤王功侯。

-

五年四月丁未,侯卫登元年。

五年,侯不疑坐酎金,国除。

-

-

博望

以校尉从大将军六年击匈奴,知水道,及前使绝域大夏功侯。

-

六年三月甲辰,侯张骞元年。

二年,侯骞坐以将军击匈奴畏懦,当斩,赎,国除。

-

-

-

冠军

以嫖姚校尉再从大将军,六年从大将军击匈奴,斩相国功侯。元狩二年,以骠骑将军击匈奴,至祁连,益封;迎浑邪王,益封;击左右贤王,益封。

-

六年四月壬申,景桓侯霍去病元年。

元年,哀侯嬗元年。

元年,哀侯嬗薨,无后,国除。

-

众利

以上谷太守四从大将军,六年击匈奴,首虏千级以上功侯。

-

六年五月壬辰,侯郝贤

二年,侯贤坐为上谷太守入戍卒财物上计谩罪,国除。

-

-

-

以匈奴赵王降,侯。

-

-

元年七月壬午,悼侯赵王暖訾

元年

二年,暖訾死,无后,国除。

-

-

-

宜冠

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功侯。故匈奴归义。

-

-

二年正月乙亥,侯高不识元年。

四年,不识击匈奴,战军功增首不以实,当斩,赎罪,国除。

-

-

-

辉渠

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得王功侯。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虏五王功,益封。故匈奴归义。

-

-

二年二月乙丑,忠侯仆多

元年。

从骠

以司马再从骠骑将军数深入匈奴,得两王子骑将功侯。以匈河将军元封三年击楼兰功,复侯。

-

-

二年五月丁丑,侯赵破奴元年。

五年,侯破奴坐酎金,国除。

浞野四

三年,侯破奴元年。

二年,侯破奴以浚稽将军击匈奴,失军,为虏所得,国除。

下麾

以匈奴王降侯。

-

-

二年六月乙亥,侯呼毒尼元年。

五年,炀侯伊即轩元年。

漯阴

以匈奴浑邪王将众十万降侯,万户。

-

-

二年七月壬午,定侯浑邪元年。

元年,魏侯苏元年。

五年,魏侯苏薨,无后,国除。

-

辉渠

以匈奴王降侯。

-

-

三年七月壬午,悼侯扁訾元年。

二年,侯扁訾死,无后,国除。

-

-

河綦

以匈奴右王与浑邪降侯。

-

-

三年七月壬午,康侯乌犁元年。

三年,余利鞮元年。

常乐

以匈奴右王与浑邪降侯。

-

-

三年七月壬午,肥侯稠雕

太初三年,今侯广汉元年

符离

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右王,将重会期,首虏二千七百人功侯。

-

-

四年六月丁卯,侯路博德元年。

太初元年,侯路博德有罪,国除。

以匈奴归义因淳王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左王,以少破多,捕虏二千一百人功侯。

-

-

四年六月丁卯,侯复陆支元年。

三年,今侯偃元年。

众利

以匈奴归义楼剸王 ,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右王,手自剑合功侯。

-

-

四年六月丁卯,质侯伊即轩

六年,今侯当时元年。

湘成

以匈奴符离王降侯。

-

-

四年六月丁卯,侯敞屠洛元年。

五年,侯敞屠洛坐酎金,国除。

-

-

义阳

以北地都尉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左王,得王功侯。

-

-

四年六月丁卯,侯卫山元年。

以匈奴都尉降侯。

-

-

四年六月丁卯,侯董荼吾 元年。

太初三年,今侯安汉元年。

臧马

以匈奴王降侯。

-

-

四年六月丁卯,康侯延年元年。

五年,侯延年死,不得置后,国除。

-

-

-

周子南君

以周后绍封。

-

-

-

四年十一月丁卯,侯姬嘉元年。

四年君买元年。

乐通

以方术侯。

-

-

-

四年四月乙巳,侯五利将军栾大元年。

五年,侯大有罪,斩,国除。

-

-

以匈奴归义王降侯。

-

-

-

四年六月丙午,侯次公元年。

五年,侯次公坐酎金,国除。

-

-

术阳

以南越王兄越高昌侯。

-

-

-

四年,侯建德元年。

五年,侯建德有罪,国除。

-

-

龙亢

以校尉摎乐击南越,死事,子侯。

-

-

-

五年三月壬午,侯广德元年。

六年,侯广德有罪诛,国除。

-

成安

以校尉韩千秋击南越死事,子侯。

-

-

-

五年三月壬子,侯延年元年。

六年,侯延年有罪,国除。

-

以属国大且渠击匈奴功侯。

-

-

-

五年五月戊戌,侯渠复累元年。

以属国骑击匈奴,捕单于兄功侯。

-

-

-

五年六月壬子,侯驹几元年。

梁期

以属国都尉五年闲出击匈奴,得复累絺缦等功侯。

-

-

-

五年七月辛巳,侯任破胡元年。

牧丘

以丞相及先人万石积德谨行侯。

-

-

-

五年九月丁丑,恪侯石庆元年。

三年,侯德元年。

以南越将降侯。

-

-

-

六年三月乙酉,侯毕取元年。

将梁

以楼船将军击南越,椎锋却敌侯。

-

-

-

六年三月乙酉,侯杨仆元年。

四年,侯仆有罪,国除。

-

安道

以南越揭阳令闻汉兵至自定降侯。

-

-

-

六年三月乙酉,侯揭阳令史定元年。

随桃

以南越苍梧王闻汉兵至降侯。

-

-

-

六年四月癸亥,侯赵光元年。

湘成

以南越桂林监闻汉兵破番禺,谕瓯骆兵四十余万降侯。

-

-

-

六年五月壬申,侯监居翁居元年。

海常

以伏波司马捕得南越王建德功侯。

-

-

-

六年七月乙酉,庄侯苏弘元年。

太初元年,侯弘死,无后,国除。

北石

以故东越衍侯佐繇王斩余善功侯。

-

-

-

-

元年正月壬午,侯吴阳元年。

太初四年,今侯首元年。

下郦

以故瓯骆左将斩西于王功侯。

-

-

-

-

元年四月丁酉,侯左将黄同元年。

缭嫈

以故校尉从横海将军说击东越功侯。

-

-

-

-

元年五月己卯,侯刘福元年。

二年,侯福有罪,国除。

-

蘌儿

以军卒斩东越徇北将军功侯。

-

-

-

-

元年闰月癸卯,庄侯辕终古元年。

太初元年,终古死,无后,国除。

开陵

以故东越建成侯与繇王共斩东越王余善功侯。

-

-

-

-

元年闰月癸卯,侯建成元年。

-

临蔡

以故南越郎闻汉兵破番禺,为伏波得南越相吕嘉功侯。

-

-

-

-

元年闰月癸卯,侯孙都元年。

-

东成

以故东越繇王斩东越王余善功侯,万户。

-

-

-

-

元年闰月癸卯,侯居服元年。

-

无锡

以东越将军汉兵至弃军降侯。

-

-

-

-

元年,侯多军元年。

-

涉都

以父弃故南海守,汉兵至以城邑降,子侯。

-

-

-

-

元年中,侯嘉元年。

太初二年,侯嘉薨,无后,国除。

平州

以朝鲜将汉兵至降侯。

-

-

-

-

三年四月丁卯,侯唊元年。

四年,侯唊薨,无后,国除。

-

荻苴

以朝鲜相汉兵至围之降侯。

-

-

-

-

三年四月,侯朝鲜相韩阴元年。

-

澅清

以朝鲜尼溪相使人杀其王右渠来降侯。

-

-

-

-

三年六月丙辰,侯朝鲜尼溪相参元年。

-

騠兹

以小月氏若苴王。将众降侯。

-

-

-

-

四年十一月丁卯,侯稽谷姑 元年。

太初元年,侯稽谷姑薨,无后,国除。

以故中郎将将兵捕得车师王功侯。

-

-

-

-

四年正月甲申,侯王恢元年。

四年四月,侯恢坐使酒泉矫制害,当死,赎,国除。封凡三月。

-

瓡讘

以小月氏王将众千骑降侯。

-

-

-

-

四年正月乙酉,侯扜者 元年。

六年,侯胜元年。

以朝鲜王子汉兵围朝鲜降侯。

-

-

-

-

四年三月癸未,侯张□ 归义元年。

六年,侯张□使朝鲜,谋反,死,国除。

-

涅阳

以朝鲜相路人,汉兵至,首先降,道死,其子侯。

-

-

-

-

四年三月壬寅,康侯子最元年。

太初二年,侯最死,无后,国除。

右太史公本表

当涂

魏不害,以圉守尉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

苏昌,以圉尉史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

潦阳

江德,以园厩啬夫共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

富民

田千秋,家在长陵。以故高庙寝郎上书谏孝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上书至意,拜为大鸿胪。征和四年为丞相,封三千户。至昭帝时病死,子顺代立,为虎牙将军,击匈奴,不至质,诛死,国除。

褚先生原表

右孝武封国名

博陆

霍光,家在平阳。以兄骠骑将军故贵。前事武帝,觉捕得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户。

中辅幼主昭帝,为大将军。谨信,用事擅治,尊为大司马,益封邑万户。后事宣帝。历事三主,天下信乡之,益封二万户。子代立,谋反,族灭,国除。

金翁叔名日磾,以匈奴休屠王太子从浑邪王将众五万,降汉归义,侍中,事武帝,觉捕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户。中事昭帝,谨厚,益封三千户。子弘代立,为奉车都尉,事宣帝。

安阳

上官,家在陇西。以善骑射从军。稍贵,事武帝,为左将军。觉捕斩侍中谋反者马何罗弟重合侯通功侯,三千户。中事昭帝,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谋反,族灭,国除。

桑乐

上官安。以父桀为将军故贵,侍中,事昭帝。安女为昭帝夫人,立为皇后故侯,三千户。骄蹇,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父子谋反,族灭,国除。

富平

张安世,家在杜陵。以故御史大夫张汤子武帝时给事尚书,为尚书令。事昭帝,谨厚习事,为光禄勋右将军。辅政十三年,无适过,侯,三千户。及事宣帝,代霍光为大司马,用事,益封万六千户。子延寿代立,为太仆,侍中。

义阳

傅介子,家在北地。以从军为郎,为平乐监。昭帝时,刺杀外国王,天子下诏书曰:“平乐监傅介子使外国,杀楼兰王,以直报怨,不烦师,有功,其以邑千三百户封介子为义阳侯。”子厉代立,争财相告,有罪,国除。

商利

王山,齐人也。故为丞相史,会骑将军上官安谋反,山说安与俱入丞相,斩安。山以军功为侯,三千户。上书愿治民,为代太守。为人所上书言,系狱当死,会赦,出为庶人,国除。

建平

杜延年。以故御史大夫杜周子给事大将军幕府,发觉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等罪,封为侯,邑二千七百户,拜为太仆。元年,出为西河太守。五凤三年,入为御史大夫。

弋阳

任宫。以故上林尉捕格谋反者左将军上官桀,杀之便门,封为侯,二千户。后为太常,及行卫尉事。节俭谨信,以寿终,传于子孙。

宜城

燕仓。以故大将军幕府军吏发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罪有功,封侯,邑二千户。为汝南太守,有能名。

宜春

王欣,家在齐。本小吏佐史,稍迁至右辅都尉。武帝数幸扶风郡,欣共置办,拜为右扶风。至孝昭时,代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元凤三年,代田千秋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为人所上书言暴,自杀,不殊。子代立,为属国都尉。

安平

杨敞,家在华阴。故给事大将军幕府,稍迁至大司农,为御史大夫。元凤六年,代王欣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病死。子贲代立,十三年病死。子翁君代立,为典属国。三岁,以季父恽故出恶言,系狱当死,得免,为庶人,国除。

右孝昭时所封国名

阳平

蔡义,家在温。故师受韩诗,为博士,给事大将军幕府,为杜城门候。入侍中,授昭帝韩诗,为御史大夫。是时年八十,衰老,常两人扶持乃能行。然公卿大臣议,以为为人主师,当以为相。以元平元年代杨敞为丞相,封二千户。病死,绝无后,国除。

扶阳

韦贤,家在鲁。通诗、礼、尚书,为博士,授鲁大儒,入侍中,为昭帝师,迁为光禄大夫,大鸿胪,长信少府。以为人主师,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千八百户。为丞相五岁,多恩,不习吏事,免相就第,病死。子玄成代立,为太常。坐祠庙骑,夺爵,为关内侯。

平陵

范明友,家在陇西。以家世习外国事,使护西羌。事昭帝,拜为度辽将军,击乌桓功侯,二千户。取霍光女为妻。地节四年,与诸霍子禹等谋反,族灭,国除。

营平

赵充国。以陇西骑士从军得官,侍中,事武帝。数将兵击匈奴有功,为护军都尉,侍中,事昭帝。昭帝崩,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封二千五百户。

阳成

田延年。以军吏事昭帝;发觉上官桀谋反事,后留迟不得封,为大司农。本造废昌邑王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七百户。逢昭帝崩,方上事并急,因以盗都内钱三千万。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司农属官有都内。”发觉,自杀,国除。

平丘

王迁,家在卫。为尚书郎,习刀笔之文。侍中,事昭帝。帝崩,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户。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坐受诸侯王金钱财。漏泄中事,诛死,国除。

乐成

霍山。山者,大将军光兄子也。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天子许之,拜山为侯。后坐谋反,族灭,国除。

冠军

霍云。以大将军兄骠骑将军适孙为侯。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骠骑将军去病击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后。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其以邑三千户封云为冠军侯。”后坐谋反,族灭,国除。

平恩

许广汉,家昌邑。坐事下蚕室,独有一女,嫁之。宣帝未立时,素与广汉出入相通,卜相者言当大贵,以故广汉施恩甚厚。地节三年,封为侯,邑三千户。病死无后,国除。

昌水

田广明。故郎,为司马,稍迁至南郡都尉、淮阳太守、鸿胪、左冯翊。昭帝崩,议废昌邑王,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本始三年,封为侯,邑二千三百户。为御史大夫。后为祁连将军,击匈奴,军不至质,当死,自杀,国除。

高平

魏相,家在济阴。少学易,为府卒史,以贤良举为茂陵令,迁河南太守。坐贼杀不辜,系狱,当死,会赦,免为庶人。有诏守茂陵令,为杨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复为河南太守,迁为大司农、御史大夫。地节三年,谮毁韦贤,代为丞相,封千五百户。病死,长子宾代立,坐祠庙失侯。

博望

许中翁。以平恩侯许广汉弟封为侯,邑二千户。亦故有私恩,为长乐卫尉。死,子延年代立。

乐平

许翁孙。以平恩侯许广汉少弟故为侯,封二千户。拜为彊弩将军,击破西羌,还,更拜为大司马、光禄勋。亦故有私恩,故得封。嗜酒好色,以早病死。子汤代立。

将陵

史子回。集解名曾。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六百户,与平台侯昆弟行也。子回妻宜君,故成王孙,嫉妒,绞杀侍婢四十余人,盗断妇人初产子臂膝以为媚道。为人所上书言,论弃市。子回以外家故,不失侯。

平台

史子叔。集解名玄。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五百户。卫太子时,史氏内一女于太子,嫁一女鲁王,今见鲁王亦史氏外孙也。外家有亲,以故贵,数得赏赐。

乐陵

史子长。以宣帝大母家贵,侍中,重厚忠信。以发觉霍氏谋反事,封三千五百户。

博成

张章,父故颍川人,为长安亭长。失官,之北阙上书,寄宿霍氏第舍,卧马枥闲,夜闻养马奴相与语,言诸霍氏子孙欲谋反状,因上书告反,为侯,封三千户。

都成

金安上,先故匈奴。以发觉故大将军霍光子禹等谋反事有功,封侯,二千八百户。安上者,奉车都尉秺侯从群子。行谨善,退让以自持,欲传功德于子孙。

平通

杨恽,家在华阴,故丞相杨敞少子,任为郎。好士,自喜知人,居众人中常与人颜色,以故高昌侯董忠引与屏语,言霍氏谋反状,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户,为光禄勋。到五凤四年,作为妖言,大逆罪腰斩,国除。

高昌

董忠,父故颍川阳翟人,以习书诣长安。忠有材力,能骑射,用短兵,给事期门。与张章相习知,章告语忠霍禹谋反状,忠以语常侍骑郎杨恽,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户。今为枭骑都尉,侍中。坐祠宗庙乘小车,夺百户。

爰戚

赵成。用发觉楚国事侯,二千三百户。地节元年,楚王与广陵王谋反,成发觉反状,天子推恩广德义,下诏书曰“无治广陵王”,广陵不变更。后复坐祝诅灭国,自杀,国除。今帝复立子为广陵王。

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朕闻汉之兴,相国萧何功第一,今绝无后,朕甚怜之,其以邑三千户封萧何玄孙建世为酂侯”。

平昌

王长君,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卫太子时,嫁太子家,为太子男史皇孙为配,生子男,绝不闻声问,行且四十余岁,至今元康元年中,诏征,立以为侯,封五千户。宣帝舅父也。

乐昌

王稚君,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以宣帝舅父外家封为侯,邑五千户。平昌侯王长君弟也。

邛成

王奉光,家在房陵。以女立为宣帝皇后,故封千五百户。言奉光初生时,夜见光其上,传闻者以为当贵云。后果以女故为侯。

安远

郑吉,家在会稽。以卒伍起从军为郎,使护将弛刑士田渠梨。会匈奴单于死,国乱,相攻,日逐王将众来降汉,先使语吉,吉将吏卒数百人往迎之。众颇有欲还者,斩杀其渠率,遂与俱入汉。以军功侯,二千户。

博阳

邴吉,家在鲁。本以治狱为御史属,给事大将军幕府。常施旧恩宣帝,迁为御史大夫,封侯,二千户。神爵二年,代魏相为丞相。立五岁,病死。子翁孟代立,为将军,侍中。甘露元年,坐祠宗庙不乘大车而骑至庙门,有罪,夺爵,为关内侯。

建成

黄霸,家在阳夏,以役使徙云阳。以廉吏为河内守丞,迁为廷尉监,行丞相长史事。坐见知夏侯胜非诏书大不敬罪,久系狱三岁,从胜学尚书。会赦,以贤良举为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女异路,耕者让畔,赐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颍川,入为太子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邴吉为丞相。封千八百户。

西平

于定国,家在东海。本以治狱给事为廷尉史,稍迁御史中丞。上书谏昌邑王,迁为光禄大夫,为廷尉。乃师受春秋,变道行化,谋厚爱人。迁为御史大夫,代黄霸为丞相。

右孝宣时所封

阳平

王稚君,索隐汉表名禁。家在魏郡。故丞相史。女为太子妃。太子立为帝,女为皇后,故侯,千二百户。初元以来,方盛贵用事,游宦求官于京师者多得其力,未闻其有知略广宣于国家也。

三家注

编辑
索隐七十二国,太史公旧;馀四十五国,褚先生补也。

①集解毛诗传曰:「膺,当也。」郑玄曰:「徵,艾。」索隐荼音舒。徵音澄。

②集解以三得之者,即上所谓「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也。

武之代,天下多虞。南讨瓯越,北击单于。长平鞠旅,冠军前驱。术阳衔璧,临蔡破禺。博陆上宰,平津巨儒。金章且佩,紫绶行纡。昭帝已後,勋宠不殊。惜哉绝笔,褚氏补诸。

作者简介

编辑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