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莹 编辑
文莹,俗姓不详,字道温,钱塘人。约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佑中)前后在世。与苏舜钦为诗友,舜钦尝介绍他到滁州谒欧阳修,又游丁谓门下,谓待之甚厚。熙宁中,居荆州之金銮寺。文莹著有《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玉壶野史》十卷,据《四库全书总目》又有《渚宫集》三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中文名:文莹
出生地:钱塘
代表作品:《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玉壶野史》十卷
字:道温
在世时间:约公元1060年
诗友:苏舜钦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一甲一名,即状元。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享正三品。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1068),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反对青苗法,降为侍读,享受正七品,1069年出知杭州,1070年迁青州。后称病求退,提举鸿庆宫。1072年卒,年51。有《郧溪集》50卷。
郑獬诗《五松山》:
天上仙人谪世间,
醉中偏爱五松山。
锦袍已跨鲸鱼去,
惟有山僧自往还。
郑獬1068年回家探亲,与僧文莹是好朋友,同游安陆,文莹可能告诉他松山钱王墓和鹅峰书院的秘密。郑獬1069年出任杭州知府,写了《五松山》的诗,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与钱俶可联想的诗文。解读之:《五松山》(松山旧志作五松山):天上仙人(钱俶被称为神)谪(谪,罚也)世间,醉中(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宴此)偏爱五松山。锦袍(钱王)已跨鲸鱼(表示超凡成仙)去,惟有山僧(文莹)自往还。因在宋代不公开此事,可怜只在文海中寻到这一根针!
纪昀等著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 》记载:惟朱弁《曲洧旧闻》曰:宇文大资言,文莹尝游丁晋公(998前后)门,晋公遇之厚,《湘山野录》中凡记晋公事,多佐佑之。据《梦溪笔谈》记载:北宋真宗年间(998-1003),汴梁皇宫为大火烧毁,大臣丁晋公(966~1037)受命修复宫殿。丁渭修宫,需要原材料、运输、废弃物处理,丁渭通过挖水渠取土,解决材料问题,又以水渠运输材料,最后水渠填充建筑垃圾,一举三得。
《宋史·列传第七十六》载:钱俶的儿子钱惟演的儿子娶了丁谓的女儿。钱惟演的两个儿子钱暧(约980年生,998年19岁)、钱晦(约982年生,998年17岁),大概时间是998年左右。从这几个资料分析,“鹅峰书院”从988年开始到998年,学生都长大成人,文莹也要离开,钱惟演的两个儿子是文莹的学生,钱惟演和丁渭是亲家。钱惟演把文莹推荐给丁渭(即丁晋公),丁晋公当然对他另眼相待,可能修复宫殿一举三得的方案还是文莹献的计策哪!
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
作者名称 文莹
作品时间2012-12
《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包括《湘山野录》、《续录》和《玉壶清话》三部文言笔记小说。其中:《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文莹撰,黄益元校点。此书是记载北宋见闻杂事的一部随笔,共一百六十五条,涉及北宋太祖至神宗六朝间政治经济、军国大事、外交活动,以及不少名人轶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以《津逮...
锦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
【作者小传】:郑獬(1022-1072) 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授陈州通判。入直集贤院,修起居注。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迁青州。后称病求退,提举鸿庆宫。工于诗,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文辞质朴自然,风格爽朗泼辣。亦能词,俏丽隽永。著有《郧溪集》。有词见《花庵词选》。
题僧文莹所居壁年代:【宋】 作者:【郑獬】 西湖频送客,绿波舟楫轻。
春入萝径静,浪花翻远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