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仲文 编辑

东魏北齐大臣

崔仲文(497年~556年),名䴘(tī),字仲文,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北魏殿中尚书崔休之子,丞相高阳王元雍女婿。

出自清河崔氏大房。颇有文采,北魏时期,凭借门荫入仕,治理过高阳郡和清河郡。兴和年间,担任大丞相(高欢)府掾。天平四年(537年),参加沙苑之战,加号中军将军。

北齐建立后,担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天保七年(556年),去世,时年六十岁,追赠冀州刺史。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字仲文

所处时代:东魏、北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南)

出生日期:497年

逝世日期:556年

主要成就:直隶州郡攻打西魏

本名:崔䴘

官职: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封赠:冀州刺史

家世:清河崔氏大房

人物生平

编辑
崔仲文,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也。有学尚,北魏高阳郡守、清河内史。兴和中,为丞相掾。沙苑之战兵败,崔仲文持马尾以渡河,波中乍没乍出。

高欢望见曰:“崔掾也。”立即遣船赴接。既济,高欢劳之曰:“卿为亲为君,不顾万死,可谓家之孝子,国之忠臣。”加号中军将军。

北齐天保初年,拜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天保七年(556年),去世,时年六十。

轶事典故

编辑
北齐天保初年,崔仲文的大哥崔㥄担任侍中,崔仲文担任银青光禄大夫。同一天拜官,当时人说他们是两只凤凰一起飞翔。后来,崔仲文被文宣帝高洋召见,醉酒过夜仍未醒。文宣帝大怒,将要处罚他,让崔仲文试着写十首观射诗,崔仲文拿起笔立刻写成,得到了文宣帝的原谅。

人物关系

编辑

祖父母

崔宗伯,北魏追赠清河太守。

房氏。

父亲

崔休,北魏抚军将军、殿中尚书、文贞侯。为清河崔氏大房始祖。

夫人

河南元氏,北魏丞相、高阳王元雍第二女。

儿女

儿子:崔偃,北齐太子洗马、尚书郎。

儿子:崔儦,北齐尚书郎,隋员外散骑侍郎。

长女:崔氏,不详。

次女:崔曜华,嫁太原王松年

亲属成员

编辑

清河崔氏大房家族世系表(部分)

崔逞

崔諲

刘宋

青冀刺史

崔灵和

刘宋

员外常侍

崔宗伯

后魏

清河太守

崔休

后魏

殿中尚书

崔仲文(䴘)

北齐

光禄大夫

崔儦

隋朝内史舍人

崔世济

太子洗马

崔元誉

湖州刺史

崔偃

北齐尚书郎

-

-

崔曜华(女)

嫁王松年

-

-

崔仲文出自清河崔氏大房(参考《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 (崔氏)》、《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等),清河崔氏大房是清河崔氏主要房支之一,为唐代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清河崔氏作为中原门阀士族“五姓七族”之一,魏晋以来非常显赫,在唐朝引起统治者的隐忧。为抑制中原五大姓族的影响力,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包括崔宗伯二子(清河大房全部、清河小房全部)、崔元孙二子(清河崔氏青州房部分)后裔在内的“七姓十家”之间互相通婚。然而禁婚诏的执行力度也是大打折扣的,不但没有起到削弱他们的作用,反而抬高了他们的身份,“往往反自称‘禁婚家’,益增厚价。”清河崔氏大房位列唐代著名的禁婚家,人物辈出,世代冠冕,门第高贵。

下一篇 元雍

上一篇 崔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