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经楼 编辑

山西省太原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唱经楼唱经楼

唱经楼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中段,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初期。

唱经楼坐北朝南,主要包括唱经楼、通廊、正殿、春秋楼,楼与正殿、春秋楼、通廊相组合,构成“工”字形院落。唱经楼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后宣唱考生名次的主要场所,是一座与科举文化相关的建筑群,其历史特色显著,文化内涵丰富。

2013年3月5日,唱经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唱经楼

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中段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约 75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883-3-181

历史沿革

编辑
明代初期,始建唱经楼。

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重修唱经楼。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山西左布政使刘鲁重修唱经楼。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建春秋楼。

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唱经楼。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唱经楼也自此丧失了它的基本功能。

1999年,唱经楼租给一个面皮商贩,后来由于长期无人维护,商贩怕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只得自动停业。

2002年,唱经楼四面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只有唱经楼孤零零地留在中间,并未得到修缮与保护。

2003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对唱经楼进行全面维修。

2003年至2006年,政府多次对唱经楼进行修缮。

2004年,唱经楼进行了维修保护。

2006年,经多次重修的唱经楼基本恢复了当年的模样。

2009年,唱经楼完成了水电工程,据称将尽快对外开放。

唱经楼

建筑格局

编辑
唱经楼临街而建,楼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现存建筑以唱经楼为主,主要包括唱经楼、通廊、正殿、春秋楼四个建筑,楼与正殿、春秋楼、通廊相组合,构成“工”字形院落。唱经楼建筑群继承了中国传统祠观建筑总体布局的风格,各建筑结构及建筑造型准确反映了其使用功能。

唱经楼唱经楼

主要建筑

编辑

唱经楼

唱经楼由通廊与正殿相连,为两层木结构建筑,十字歇山顶,顶部由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整座大殿庄严肃静。一层为五魁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南向明间设卷棚抱厦,原是官员们临时休息之地;二层为唱经阁,面宽一间,进深一间,重檐设平座,座上周围设浮雕游龙牡丹纹孔雀蓝琉璃栏板,檐下施双翘五踩斗拱,再往上为“唱经楼”匾。

正殿

正殿为关圣帝君祠,位于通廊的尽头,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虽经清代重修,但主体结构仍保留明代风格。蓝色琉璃瓦剪边,正脊上设有寓意“太平有象”的狮象驼宝瓶。

春秋楼

春秋楼位于正殿东侧,增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重檐悬山顶,一层为三间窑洞,二层为木结构,前檐设廊,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反映了山西地方建筑的民俗特性。

历史文化

编辑

楼名由来

明清时期的乡试科目共三门,分三天考试,考生们白天在里面考试,晚上在里面睡觉,考试后的第十天,发榜揭晓。发榜的前一天,在唱经楼上由书吏宣唱考生名次及籍贯住址。宣唱完毕后第二天发正榜,正榜由第六名写起,直到写完最末一名,再题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到第一名,前五名称“五经魁首”(在五经内,每经取一名为首),简称“五魁首”。五经魁首写完,再写副榜。全榜完毕,书吏重登唱经楼,高声宣唱前五名的姓名并表示祝贺,故名为唱经楼。

活动建设

2021年8月31日,唱经楼举办科举展,此番活动意在让沉睡的唱经楼再次焕发时代生机。

文物价值

编辑

历史价值

科举制度诞生于古代中国社会,又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围绕科举考试活动而形成的科举文化在长期历史演变中积淀而成。唱经楼作为太原重要的科举文化遗存,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发展,延续了文风文脉,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历史文化价值突出。

艺术价值

唱经楼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极具观赏性。唱经楼总体空间布局呈不对称“工”字形。目前山西境内保留“工”字形布局的建筑群数量不多,唱经楼对于古建筑研究和建造人员了解明代该类型建筑的设计原理、建造技术有着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且唱经楼继承了中国传统祠观建筑总体布局的风格,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借鉴,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唱经楼采用十字歇山顶,空间简洁,构造精美,装饰独特,一层和二层建筑功能明晰。春秋楼一层为三间窑洞,二层为木结构建筑,恰当反映了山西地方建筑的特色。整个唱经楼建筑构件风格简洁、造型精美,且建筑群在屋顶和挡板处大量使用了琉璃制品,精湛的琉璃工艺、精美的色彩搭配,使得整个建筑群熠熠生辉,不失为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珍品。

文化价值

唱经楼是一座与科举相关的实物载体,反映了科举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实证研究、历史考古、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科举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教育、文学、汉字、儒学、文化演进等内容息息相关,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和社会教育史,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学风尚、社会风俗、学术风向和士人风貌,是认识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教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旅游价值

唱经楼建筑结构精巧,外观精美,建筑类型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其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科举文化实物载体,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显著。此外,唱经楼地处商贸繁盛、人潮络绎的太原商贸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它与太原市内的文庙、贡院、皇华馆、书院等儒学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宣传儒学文化和科举文化的窗口;又与太原府城内的文庙、关帝庙、纯阳宫、崇善寺等人文古迹形成历史文化核心区,践行着“游山西就是读历史”的旅游观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历史文化资

文物保护

编辑
2004年6月,唱经楼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唱经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保碑文保碑

文化活动

编辑

体验古代“开学典礼”体验古代“开学典礼”

2023年9月12日,山西太原唱经楼内举行了一场沉浸式体验的古代学子“开学典礼”。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唱经楼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中段。

唱经楼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信息

杏花岭区内乘公交25路至柳北站下车,即可到达唱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