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家堡遗址 编辑
益家堡遗址,又名壹家堡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村西北约300米的湋河北岸台塬上,是新石器时代及商朝时期的遗址。
1981年,扶风县博物馆发现益家堡遗址。1986年春,对益家堡遗址进行正式发掘。遗址区遗存丰富,内涵较为复杂,其中殷商时期遗址和遗物最多,文化堆积最厚,分布范围也最为广泛。遗址区还发现仰韶文化第二期的文化堆积和灰坑、陶窑等遗迹,以及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基、灰坑等遗迹。益家堡遗址是以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殷商时期为主的大型遗址,跨越时代长、规模完整、堆积丰厚、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及商代文化分布及类型的重要实物资料。益家堡遗址商代遗迹的年代分期序列为关中同期各遗址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尺,其重要的地层关系,为关中地区商代遗址彼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2013年3月5日,益家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益家堡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村西北约300米的湋河北岸台塬上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商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434-1-43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益家堡遗址位置图
1985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对益家堡遗址进行了复查。
1986年春,对益家堡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工作从1986年4月1日起至同年6月5日结束,总发掘面积为146.75平方米。
2003年,益家堡遗址设立文物义务保护员,负责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扶风县文物旅游局每季度组织一次田野调查。
益家堡遗址
遗迹分布
益家堡遗址遗存分布图
陶器17件,其中有的陶器形状不规整,系烧时变形所致。陶器以泥质陶最多,在17件陶器标本中,砂砂陶1件,泥质陶占陶器总数的95%。陶器表面色泽鲜艳,绝大多数呈桔红色,红陶比例占82%以上;在非红陶的器物中有两件灰陶,另有1件器表虽呈黑灰色,陶胎仍为红色,也可划归红陶一类。器表以素面为主,施旋纹及线纹者不及总数的25%。有一定数量的彩陶(10%左右),施彩方式是直接在红陶胎上用黑彩绘以花纹,然后入窑烧制;彩陶纹饰种类仅两种,一为圆点加弧形三角纹,一为花瓣形及叶片形纹。器类主要以平底的盆最多,其次为圜底钵及小口尖底瓶,此外还有大口罐和器座。
殷商时代的遗物
殷商时期陶罐
地理位置
益家堡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村西北约300米的湋河北岸台塬上。
壹家堡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益家堡遗址,路程约7.7千米,用时约17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