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家台遗址 编辑
赵家台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遗址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一处商、西周时期的历史遗存。
1988年,赵家台遗址发现西周时期的空心砖、条形砖。1989年4月,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2007年11月份,宝鸡市岐山赵家台西周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一大批西周陪葬车等文物。从出土陶器特征分析,赵家台遗址既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存,又有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赵家台西周墓地位于遗址西端,是一处规格较高的西周中期偏晚之际大型墓地。另外,在中字形墓的二层台上,还发现西周木制建鼓一个。赵家台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砖及陶窑,为中国的陶窑建造史提供了新资料。遗址出土的空心砖、条形砖,是中国考古已发现最早的砖。它的发现为古代建筑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性质提供了新资料,对周原地区、丰镐地区乃至中原地区的商周考古工作,有积极的意义。赵家台西周墓地是继宝鸡市岐山周公庙发现西周大型墓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对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和墓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赵家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赵家台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
所处时代:商、西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440-1-4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赵家台遗址发现的西周陶窑现场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赵家台遗址发现两座西周时期大型制陶作坊,出土了一些西周陶罐和大量陶片,对研究周人在岐活动及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有力证据。
2007年12月,赵家台遗址发现了一西周贵族大墓,在墓道口西侧有10多个马车铜轴木轱辘。墓葬为双墓道,墓道入口处宽约3米,在墓道入口两侧的墙壁上,10多个车轱辘形状清晰可见。据专家初步推断:墓主可能是西周时期方国或诸侯一级人物。
赵家台遗址北部
地层堆积
第1层:耕土层,淡黄色,土质松软,厚约30厘米。内含近现代陶片等杂物。第2层:扰乱层,黄褐色,土质较松,厚约45厘米。内含有宋代瓷片。第3层:土色红褐,土质坚硬,厚90厘米。内含物少,仅见个别的陶鬲残片等。H1开口于该层之下,灰坑之下即为生土。
遗迹
H1,从残存的部分看,H1呈圆角长方形,口大底小,为斜坡形,口长3.25米、底长3.65米,残宽6米、深1.55~1.7米。坑内堆积根据土质土色可分三层,但各层遗物可相互拼对,说明是同一时期的堆积。H1内含物丰富,出土陶片、砖块较多,有空心砖、条砖、陶鬲、罐、甗、甑、三足瓮、簋、盆、器盖、纺轮及石铲等。
Y1平面图
西周墓地
赵家台西周墓地位于赵家台遗址西端,是一处规格较高的西周中期偏晚之际大型墓地。从2007年3月底开始,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考古队对岐山县赵家台西周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墓葬20座。最大的两座墓葬形制为中字形和甲字形。其中,中字形墓(M10)墓深17米,墓室长6.2米、宽5.2米,东墓道长21米、宽3.3米,西墓道长11米、宽1米。其它均为竖穴墓。
西周空心砖
西周陪葬车
赵家台遗址最大的两座中字形和甲字形墓中,均陪葬有大量的车。在墓道和墓室上部发现西周车轮达35个。
西周木制建鼓
中字形墓的二层台上,发现西周木制建鼓一个,建鼓为竖立两面敲,中间有支撑木穿过下端鼓壁与上端内壁相连来固定鼓体,尽管已腐朽,但红色彩绘的花纹色泽鲜艳,清晰可见。
赵家台遗址出土的空心砖、条形砖,是中国考古已发现最早的砖。它的发现为古代建筑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山风西周建筑基址、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性质提供了新资料,对周原地区、丰镐地区乃至中原地区的商周考古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赵家台遗址西周墓地是继宝鸡市岐山周公庙发现西周大型墓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对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和墓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位置
赵家台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赵家台村。
赵家台村村委会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赵家台遗址,路程约10.5千米,用时约1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