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家庄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茹家庄遗址茹家庄遗址

茹家庄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村南约70米处的清江河东岸二级阶地上,面积约100000平方米,为西周时期遗址,于1971年11月发现。

茹家庄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清理出墓葬2座,马坑1处,车马坑1处,窖藏1个。出土文物近3000件,有刖刑奴隶守门方鼎、鲤鱼尊、青铜虎、青铜鹿、青铜犬、铜圆鼎、陶尖底罐、深腹罐、平底罐、马鞍形双耳罐、柳叶形短剑、三角援戈、鸟形器盖、瓷器及玉石器等。茹家庄遗址为研究西周前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为了解西周方国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讨西周鱼国地望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西周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有力证据。

2013年3月5日,茹家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渭滨区茹家庄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村南约70米处的清江河东岸二级阶地上

所处时代:西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号:7-0441-1-441

面积:100000 m²

历史沿革

编辑
1971年11月,宝鸡市桥梁厂在基建取土时发现了铜器,宝鸡市博物馆派人前往查看。

1974年12月,茹家庄村民在冯家塬坡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了文物,考古队派员进行了考古发掘。

1988年11月7日,民工在宝鸡市南郊茹家庄西周遗址区内基建工地施工时发现青铜器,宝鸡市考古队派人前往清理。

遗址特点

编辑
茹家庄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清理出大型墓葬2座,马坑1处,车马坑1处。其中M1中葬有2人,并在二层台上放置杀殉奴隶5人。M1椁室中部有木板将其范围隔为甲乙两室,甲室为一棺一椁,乙室为两棺一椁。死者均头南足北。M2紧邻M1,并打破M1。根据两墓出土的有铭铜器推测,M1乙室死者为鱼伯,甲室死者为鱼伯之妾;M2死者为井姬(鱼伯之妻)。通过对器物形制和铭文综合分析发现,墓葬时代为西周中期。清理出1个距地表2.5米处的圆形坑内(即窖藏),坑直径约50厘米,深度不详。

茹家庄遗址发掘现场

文物遗存

编辑
茹家庄遗址出土文物近3000件,有刖刑奴隶守门方鼎、鲤鱼尊、青铜虎、青铜鹿、青铜犬、铜圆鼎、陶尖底罐、深腹罐、平底罐、马鞍形双耳罐、柳叶形短剑、三角援戈、鸟形器盖、瓷器及玉石器等。

茹家庄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文物名称

文物简介

文物照片

母子青铜虎

该器通高10厘米,通长20厘米。器物为一只母虎口叼一只小虎的立体圆雕造型,母虎作张口匍匐状,虎头上竖一对耳,向前微倾。两只眼睛呈半球状且向外突出,另有阴线勾云纹做眉,鼻梁以数道“V”字形纹装饰,面颊左右两侧各饰阴线云纹,象征母虎的胡须,另用一些圆形凹点象征胡须的根部。母虎张口露齿,口里叼着一只小虎,小虎倒倾,口向上大张,四足及短尾自然下垂,小虎的身体上也布满了直线与点状纹饰,以表示其身上的斑纹。憨态可掬的小虎回头与母虎四目相对,神情亲昵,依恋娇柔的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研究价值

编辑
茹家庄遗址为研究西周前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为了解西周方国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讨西周鱼国地望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西周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有力证据。

保护措施

编辑
1957年5月31日,茹家庄遗址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茹家庄遗址的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均为北至蒙峪沟,南至宝桥幼儿园,西至宝汉公路,东至坡底。

2013年3月5日,茹家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位置

茹家庄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村南约70米处的清江河东岸二级阶地上,西距清江河约1000米,东至蒙峪沟口,南至宝鸡桥梁厂家属区北门,西至清姜路,北至茹家庄三组。

茹家庄村

交通

陕西省宝鸡市内乘坐公交22路、 6路、20路,中铁宝桥站下车,步行前往。

下一篇 成山宫遗址

上一篇 赵家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