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九郎庙 编辑

陕西省渭南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九郎庙韩城九郎庙

韩城九郎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古城区金城大街北段东侧,始建年代不详,是为祭祀春秋时晋国舍子营救赵氏孤儿的贤臣程婴而建。

韩城九郎庙坐北面南,总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此庙为一庙多神多组古建筑。庙内沿轴线南起依次为前殿、献殿(现已无存)、奕应侯大殿,轴线东侧是三圣庙,祭祀关帝、财神、火神。韩城九郎庙的正殿建于元代,保存完好,为元代建筑遗存,是研究元代建筑的范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13年3月5日,韩城九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韩城九郎庙

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古城区金城大街北段东侧

所处时代:元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427-3-72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建筑面积:1660 m²

历史沿革

编辑
韩城九郎庙始建年代不详,是为祭祀春秋时晋国舍子营救赵氏孤儿的贤臣程婴而建。

元至大元年(1308年)、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韩城九郎庙多次进行重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韩城九郎庙一直由韩城供销联社占用并负责保护。

建筑格局

编辑
韩城九郎庙坐北面南,总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此庙为一庙多神多组古建筑。庙内沿轴线南起依次为前殿、献殿(现已无存)、奕应侯大殿,轴线东侧是三圣庙,祭祀关帝、财神、火神。庙内还有一座砖砌神洞,卷棚顶,洞额名为正阳洞,祭祀的是药王孙思邈

韩城九郎庙

主要建筑

编辑
正殿

韩城九郎庙的正殿,单檐歇山顶,布筒瓦琉璃脊吻,通面阔16米五间,明间3.8米,次间3.20米,稍间2.90米,进深六椽,长度9米。屋面坡度缓和,出檐深远。殿内前后金柱两排共八柱,前四柱对第一缝 槫,后四柱正对第二缝槫。檐柱平均高度为4.50米,柱径约为柱高十分之一,侧脚、生起部都比较显著。柱身上下两端都紧杀如复盆状,柱身之下均置素面作凸圆形的础石。内柱平均高于檐柱70厘米,外檐柱头间施阑额普柏枋,普柏枋两端 均自角柱上外伸出,并垂直截割。前后金柱的柱身上也都有阑额普柏枋。外檐斗拱只有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两种,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为五铺作重拱,出双下昂,内转三铺作重拱,出双抄并计心,总高1.20米。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在前后柱头铺作之上,施通檐六椽栿,其上用四椽栿平梁,蜀柱、叉手,槫缝下并用单材襻间。正殿从外观、斗拱形制、材契比例和梁架结构手法等,与明清建筑相比,都有极大的差别而符合一般元代建筑的特征。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韩城九郎庙的“九”字取自谐音,“九郎”又称“救郎”,与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案有关,相沿成习又称“救郎庙”。九郎庙里便是为祭祀救出“赵氏孤儿”的忠义之士——程婴、公孙杵臼以及“孤儿”赵武而修建的庙宇,这也表达千百年来韩城人民对“可为忠义死”这种崇高精神的传颂。

古时晋国朝廷内晋灵公的宠臣屠岸贾设计灭杀赵朔全族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赵武被义士程婴救出。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与逃走遗孤年龄相近的婴儿全部杀尽。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逼不得已上演了一场“苦肉计”,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在险象环生中保全了赵氏一族唯一血脉。赵武在程婴的教导下,健康成长,后为族人除去奸佞,大仇最终得报。为了报答恩情,赵武不仅为程婴守孝三年,并且在百年之后选择与程婴、公孙杵臼埋葬在一起,现位于韩城市南卫东乡堡安村“龟鹤寨”,当地百姓称其墓为“三义墓”。

文物价值

编辑
韩城九郎庙的正殿,保存完好,为元代建筑遗存,是研究元代建筑的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韩城九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韩城九郎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古城区金城大街北段东侧。

韩城九郎庙

交通指引

韩城市人民政府距离韩城九郎庙约2.8千米,驾车约8分钟到达。

下一篇 庆善寺大佛殿

上一篇 大象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