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家洼遗址 编辑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的鲁家河东岸塬边,北距黄龙山约10千米。 2019年1月,经过发掘确认,为东周时期芮国国都遗址。
刘家洼遗址范围约3平方千米,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和澄城县文体广电局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发掘,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形制、纹饰等分析,推断遗址时代属春秋早期。刘家洼遗址由城址、居址和墓地组成的东周遗址,是春秋时期芮国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
2019年3月29日,刘家洼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10月7日,刘家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刘家洼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
所处时代:东周
占地面积:3 k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141-1-14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无人机拍摄的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发掘现场
2019年1月,经过连续两年对该遗址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考古工作人员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
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调查和勘探发现有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城址西面邻鲁家河河道、南、北、东三面由夯土墙相围合,亦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城址区,位置居中、地势险要。城址内采集到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春秋陶器残片,此外还有一块陶范残块。勘探有大量灰坑和板瓦等建材堆积,属重要建筑所在,应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东、西两区都勘探发现了一般居址密集区和墓地。已确认的墓地有4处,共210余座墓葬,东区3处,西区1处。墓地的边缘或附近都分布有一般居址,但其主体部分不见任何居址遗存。所有墓葬均南北向,除东I区墓地两座带墓道的“中”型大墓(M1与M2)外,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但规模大小有别。
刘家洼遗址范围示意图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墓地出土的掏耳勺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墓地出土的有芮公铭文的铜鼎
“中”字形大墓M1劫后残留各类随葬品总计240件(组),包括彩绘木俑、铜簋、2组10件编磬、2套残存编钟,铜铎、漆木建鼓、铁矛、大玉戈等。M2出土各类文物400件(组),主要有7件鼎、1件簋、1件盘与1件铜鍑;2套编钟编磬及钟虡(古代悬挂钟的架子两旁的柱子)、磬架,4件建鼓、1件陶埙、1件疑似木质琴瑟类乐器。西侧保存较好的钟架,上有嵌蚌饰的木雕漆绘图案,下伏圆雕兽形虡座甚为壮观。墓都出土大量车马器,不少兵器和少量玉器。
M2椁室建鼓铜柱套上刻铭‘芮公’作器,下压的1件铜戈上也有‘芮行人’铭文。M2墓出土的长2米、宽1.3米的三栏木床遗存,四角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
编号M3的大墓其独特之处在于椁室四壁共置9个壁龛,每龛有一年轻女性殉葬,肢骨屈折,身上见朱砂。有2件铸有“芮公”的铜鼎、5镈9钮的编钟、大量的车马器,罕见木格漆绘墙围和1件漆器。推测墓主可能是M2芮公夫人。编号M27的墓葬出土两件鬲,口沿上铸有“芮太子白”等铭文,为判定墓地性质提供参证。
刘家洼墓地已发现规模不等的墓葬200余座,其中包括两座“中”字形的高等级国君大墓。种建荣介绍,在2号墓中,出土了7尊鼎,显示了墓主人诸侯的身份。最关键的是,在墓的椁室东北角发现一面建鼓,鼓柱铜套上刻有铭文“芮公作器”,下面压着的1柄铜戈上亦有“芮行人”的铭文。据此判断,这里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墓主当为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
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
2017年,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的春秋芮国遗址一座男性贵族墓发掘出土了一件微型铜罐,罐内保留的6克左右残留物遗存。中国科学院大学杨益民教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种建荣研究员、孙战伟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德国马普学会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等开展合作,利用系列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微型铜罐内的残留物完成综合分析,根据研究报告,该残留物包含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成分主要为一水碳酸钙;碳酸盐的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其来源于淡水环境;红外光谱、气质联用分析表明有机成分为动物油脂,通过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证明油脂来源于反刍动物体脂。此反刍动物喂食了大量碳4(C4)类食物(可能为小米及小米秸秆等副产品),导致单体碳同位素正向偏移,结合动物饲养策略推测很可能为圈养的牛,即其油脂为牛脂。研究结果表明,微型铜罐内的残留物由反刍动物体脂(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了一水碳酸钙颗粒,它是美白化妆品,也是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
周代社会文化价值
“刘家洼地处关中东北角,在西周属于抵近王朝北部边界的王畿地区,东周时期则是秦晋争锋之地,战略位置十分关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家洼考古领队种建荣介绍,遗址是一处居址与墓地共同构成的聚落,总面积近3平方千米。勘查发现长达数百米的夯土墙与壕沟设施,合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其内有高等级建筑、铸铜与制陶手工业遗存。墓葬共4处200余座,规模等级不同,其中有两座“中”字型高等级国君大墓。最高统治者与中小贵族一起葬于公共墓地,这是周代社会家国政治的直观表现。
相关展览
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办的《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展示芮国的历史风貌及周代分封制度的历史场景。 该展览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和万流归宗三个单元,共展出青铜重器、礼乐用具、金玉饰品等300余件文物展品,呈现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的考古发现成果。
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0月15日,“古芮新迹——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刘家洼等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万流归宗” 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精品175组300余件 。
2019年10月7日,刘家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洼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