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星塔 编辑
罗星塔,又称为中国塔、磨心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山上,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罗星塔始建于南宋;明万历年间塔毁;明天启四年(1624年),学者徐勃等倡议,在原塔基上复建。罗星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石塔,以花岗石砌筑,中空,通高30米。塔身各层都有腰檐与平座,每层都有拱门、石砌栏杆,塔身之门窗均采用南国风格。塔可拾级而上。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铎。罗星塔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把罗星塔的所处的地理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罗星塔前有清代一幅楹联:“朝朝朝朝朝朝夕,长长长长长长消”。通过运用汉字一字多音的特点,展现了江水每天潮涨潮落的景象。罗星塔造型古拙,是福州地区明代石塔建筑的代表,为研究明代石塔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建筑及艺术研究价值。罗星塔是重要航海、邮政标志,罗零海拔基准点曾是中国东南沿海通用的海平面基准线,是研究中国近代史、航海史、邮政史以及中外交流的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3月5日,罗星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罗星塔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山上
所处时代:明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076-3-374
别名:中国塔、磨心塔
南宋时期,始建罗星塔。
明万历年间,罗星塔毁;明天启四年(1624年),学者徐勃等倡议,在原塔基上复建罗星塔。
清末五口通商后,罗星塔所在的马尾港被殖民者称为塔锚地,成为世界级邮政地名之一。
清光绪十九年(1896年),启用罗星塔,成为近现代全国统一的高程系统之一,逐渐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通用。
1963年~·1964年,罗星塔经过大规模修缮。
罗星塔
罗星塔是航海灯塔,福州港口的标志,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许多航海图上都标有罗星塔。罗星塔为八角七层仿楼阁式石塔,以花岗石砌筑,构造坚实牢固。罗星塔中空,通高约30米,塔座直径8.6米。塔身各层都有腰檐与平座,每层都有拱门、石砌栏杆,塔身之门窗均采用南国风格。塔可拾级而上。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铎。罗星塔顶上原有一孔小窗,是供守塔人点灯导航用的。清末,一次台风把塔刹刮走了。重建时,马尾造船厂特造了一颗圆周近七米的铁球,充当塔刹。铁球的基座宽阔,游人可以稳坐基座之上凭栏眺望。罗星塔的零点是福建全省测量的标志。特罗星塔周边保存多处自明朝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碑刻以及古炮台城寨遗址。
塔铭
罗星塔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把罗星塔的所处的地理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
楹联
楹联
重要作用
罗星塔建成后,顶端未置塔刹,其上供人夜晚点灯导航,不久被绘入《郑和航海图》,成为当时中国沿海重要的航海标志。15世纪荷兰船舶来此,称其为中国塔,并被收入《航海针经图册》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海上航标之一。
相关传说
相传罗星塔由南宋柳七娘所建。因其姿容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调入苦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她变卖财产,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福。
文化标志
福建省银行曾发行的壹角和伍角纸币
罗星塔作为背景的纸币:福建省银行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发行的一角和伍角纸币;福州的国营企业,像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福州茶厂、福州市味精厂、福州棉纺织印染厂等都是以最能代表福州的建筑——“罗星塔”来作为商标,并向外推广;海峡对岸的台湾也有一群人将罗星塔作为福州的象征创办了罗星塔月刊社,创办于1977年,主要刊登福建省内的重大新闻、山川文物以及一些乡贤事迹。
罗星塔造型古拙,是福州地区明代石塔建筑的代表,为研究明代石塔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建筑及艺术研究价值。罗星塔是重要航海、邮政标志,罗零海拔基准点曾是中国东南沿海通用的海平面基准线,是研究中国近代史、航海史、邮政史以及中外交流的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61年,罗星塔被福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罗星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星塔遗址碑
地理位置
罗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山上。
罗星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罗星塔,路程约4千米,用时约分8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