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头马民居 编辑
九头马民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岐阳村福廷自然村东北九头马公园北侧。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年间,因在建筑中欲围入九块突兀如马的岩石而得名。
九头马民居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每列南面正中各设大门一扇,每逢红白喜事,大门、屏门、厅门一路洞开,入望“五落透后”,古民居的木雕石刻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
2005年,九头马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九头马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九头马民居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岐阳村福廷自然村东北九头马公园北侧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090-3-38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九头马民居大部分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
九头马民居最后一座落成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2019年,九头马古民居启动一期修缮工程。
九头马古民居
文物遗存
名称由来
九头马民居因建筑物内有九块岩石形似骏马而得名的。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与“龙潭晓瀑”比邻,与“五峰岚横”对峙,其选址独特,围“马”而建。
雕刻艺术
木雕
九头马民居的小木作精巧别致,达到较高艺术水准。藻井形式多样,有单层、双层、多层,方形、圆形、多角形。廊轩企蓬、穿鼻、距花(替木)、悬钟、斗拱、插屏、门窗户扇……。雕刻的形式有浅雕、浮雕、镂空雕、双面雕,阴刻、阳刻、镶刻;内容有自然物、民间戏文典故、三教九流故事。许多作品把诗词歌赋、金石书法、绘画雕刻诸多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有的利用不同木材的不同颜色,搭配成各种花窗图案,甚至把木头天然的蛀伤结疤融入构图,表现瓜果虫眼或老藤枯木。木雕作品大多保持木材本色,有的明漆贴金,也有彩色套板衬托。
石刻
九头马民居的石刻大多用于柱础,砖雕用于门楼亭、墙饰、窗格,泥塑用于墙头饰,壁画则广泛用于内墙壁。九头马民居的建筑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等传统手法,给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如和合二仙“升平景象”“吉庆有余”、福(蝙蝠)、禄(鹿)、寿(松鹤)、喜(梅雀)。
2005年,九头马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九头马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九头马民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岐阳村福廷自然村东北九头马公园北侧。
九头马古民居
交通指引
福州市内乘坐公交车619路、630路、632路、639路快线、k639路,潭头公交首末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上一篇 罗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