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像宝塔 编辑
胜像宝塔,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6号黄鹤楼公园内。元至正三年(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如今位置,属于佛教密宗佛塔。
胜像宝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因塔分地、水、火、风、空五轮,故也称“五轮塔”。塔座刻有花纹和梵文;塔身内收外展,整体造型自下而上逐渐收缩,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塔的外观分作座、瓶、相轮、伞盖、宝顶5部分。胜像宝塔色泽白润,古朴雅致,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为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元末明初的历史和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胜像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胜像宝塔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6号黄鹤楼公园内
所处时代:元至明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14-3-51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天启元年(1621年),塔下墙裂寸许,有烟腾出。石牌坊因清末新军修炮楼而拆毁。
明清两代,胜像宝塔与黄鹤楼均立于蛇山旧城墙上,塔楼并存。
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遭火灾焚毁,但塔仍存。
1984年,胜像宝塔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入口处内。
胜像宝塔的塔体内收外展、遒健自然,整体造型由基座向上逐渐收缩,尺度愈缩愈小,其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看上去不大,庄重持稳,端庄大方。
胜像宝塔
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胜像依璐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拆迁胜像量塔时,在塔的南面发现有石牌坊的柱础。此外,在塔内部靠近塔心木柱洞处,发现一个横置石经幢,高约1米,圆形底座,八角形幢身,顶部刻有莲花纹饰。塔室内还发现一个铜宝瓶,瓶盖密封,摇动时沙沙作响。瓶底呈凹形,刻有双勾字两行:“洪武二十七年,岁在甲戌,九月乙卯谨志。”瓶腹刻有“如来宝塔,奉安舍利,国泰民安,永承佛庇”十六字。
胜像宝塔
清嘉庆陈诗等撰《湖北通志》、同治胡凤丹著《黄鹄山志》和《寰宇访碑录》上都有记载。胜像宝塔外形轮廓酷似灯笼,又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燃灯为关羽水军导航的传说,曾被误封“孔明灯”的称号。因为该塔分地、水、火、风、空5轮,故也称五轮塔。有时还被称为大菩提佛塔。
省级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胜像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胜像宝塔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6号黄鹤楼公园内。
胜像宝塔
交通指引
武汉市市内乘坐公交车14路、15路、521路、573路,民主路司门口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