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津古城 编辑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现为清代城址。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关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
上津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城墙明清古青砖尺寸为:长45厘米,宽22厘米,高10厘米。 城墙呈梯形,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称为小西门。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古城,古城本体、建筑风貌、空间格局均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鄂陕交界地区建筑历史、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
2013年3月5日,上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上津古城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8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23-3-52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顺治年间,将上津古城毁坏的部分城垣作修复。
现存城池为清嘉庆七年(1802年)修建,位于明代故城遗址以北。
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

上津街景

上津古城
明代“弘治大钟”铸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钟高2米,重5000斤,为铜铁合金,其工艺精湛,器形美观,。钟的顶部镶着双面龙头,龙口紧衔钟身,以利悬挂稳妥。钟下部呈莲花状,并将八卦图形铸于其中,故称“双龙街顶八卦钟”。钟身镌刻着大量文字,楷书居多,兼有部分小篆,真切地记录了募资者﹑捐资者﹑铸造者的姓名以及铸造时间等等。“弘治大钟”系原郧阳府上津县全体僧众及官吏献给郧阳府的贡物,现收于郧县文化馆内。
上津古城存发现两块明代石碑,碑文记载着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部在这里的活动情况。碑石处落在一个大院拐角处,碑文长期裸露风化已部分模糊。
历史地位
上津古城位于十堰、安康、商洛三市连成圆的中心,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镇毗邻,福银高速路穿境而过,金钱河由北至南通达汉江,素有“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称。上津古城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县级古城。自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上津首设平阳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先后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朝秦暮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上津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柳州由来
在历史上,上津一带是金钱河流域较大的冲积开阔地。金钱河是汉江一大支流,当年金钱河环城西而过,为防河水冲击古城,便在河两岸广为植柳,因此,上津城又被称做“柳州城”。金钱河河床腹地宽阔,水势浩荡,从隋唐时期开始,这里就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之地。可惜因战火不断,河床淤塞,上津码头的繁华也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失。
1993年,上津古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上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1月3日,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该规划提出:实施上津古城城墙等一批维修保护工程。
地理位置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
上津古城
路线指引
乘车路线:十堰市三堰客运站(十堰客运中心站)每天7:00,14:00,15:00有三趟直达上津的班车,或者先搭乘十堰至郧西的班车,再换乘郧西至上津的小型客运汽车。
自驾线路:沿G70福银高速在上津出口下来,再沿S301郧漫公路大约15公里到上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