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山墓群 编辑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的组成部分

国字山墓群国字山墓群

国字山墓群,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自然村西南,2013年因盗墓所发现,根据出土遗物等推断,墓葬时代在战国中期。墓主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推测是越国王室贵族。

国字山墓群均为双斜坡短墓道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外围有方形或圆形围沟(兆沟),围沟上有过道相连接,有单独墓园,墓园内还有外藏坑。一号墓面积达到230平方米;其他墓葬均达200平方米左右。墓葬虽经早期盗扰,仍出土有2600余件套器物。出土器物的种类以漆木器为大宗,此外还有金属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从器类看,囊括了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常用具等多种品类。国字山墓群的发掘是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江西东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提供了关键性资料。

2019年10月7日,国字山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国字山墓群

地理位置: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自然村西南

所处时代:东周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055-1-055

历史沿革

编辑
2013年,国字山墓群是因盗墓所发现的。同年9月12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樟树市博物馆随即组织人员对国字山一号墓进行了初步钻探,可以初步判断为一座大型古代墓葬,时代为春秋至战国。

2014年8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在国字山墓葬周边开展大面积的勘探工作,勘探面积近27万平方米。

2017年,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国字山考古队,正式对樟树市国字山墓葬进行发掘。

2018年,开始发掘清理国字山M1的封土和填土。

2019年,完成国字山M1的封土和墓室填土的发掘,并对椁室发掘和墓内遗物的提取和保护。

2021年12月25日,经考古专家对发掘成果进行论证,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墓主人很可能是越国王室贵族。

国字山墓群

墓群特点

编辑

综述

国字山墓群均为双斜坡短墓道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外围有方形或圆形围沟(兆沟),围沟上有过道相连接,有单独墓园,墓园内还有外藏坑。一号墓面积达到230平方米;其他墓葬均达200平方米左右。

一号墓

国字山墓葬椁室正射影像图国字山墓葬椁室正射影像图

一号墓是东西向中字形竖穴土坑墓。主墓道向东,东西长8米、南北宽3.3~5.6米;西墓道东西长6米、南北宽3~3.5米。墓道底部均呈斜坡状。墓道近墓室处高出二层台约1米。墓室东西长约16米,南北宽约14.4米,面积约230平方米。墓壁竖直,深约6米。椁室周边是宽约1.3~1.5米、高1.8~2米的熟土二层台。二层台由白膏泥、木炭和红生土分层夯筑而成。墓室四角均有意留出一个打破二层台的角坑。南壁正中,二层台偏上的位置有一壁龛,内放置有陶鬲、鼎、豆、罐等。

椁室东西长约13.5米,南北宽约11.4米,高约2米。椁室由下方的垫木、底板,周边的侧板、内部的立柱和上方的盖板组成。其构建方式是在墓底先垫上东西向枕木,枕木上铺就南北向底板,四周再用木方垒砌形成侧板。椁室内先用东西向的长隔断将室内分作南北5行,每行内又用南北向短隔断分作东西5个小室。隔断上挖有承载立柱的卯孔。立柱上方原应有横木来承托椁盖板,已腐朽不存。椁盖板呈南北向分布。椁底板均使用30厘米见方,长约6米的木方。经鉴定,椁室各部位均使用楠木。椁盖板上覆盖多层用杉木削制的金黄色木皮。

椁室内被分隔为25个分室。除中间一行因放置主棺,隔断略有错位外,分室排列整齐有序。椁室内分室的南北宽度在2~2.2米,一般分室东西长约2.1~3米,面积约在4~6平方米左右。中间最大的分室因放置主棺,长4.66米,面积达10.2平方米。

椁室内放置有7具棺木,主棺位于椁室中部,为船形独木棺,长3.66,宽1.22米。另外6具陪葬棺也为独木棺,均因盗扰而脱离原有位置,散布于周边分室内。棺内人骨已荡然无存。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墓葬虽经早期盗扰,仍出土有2600余件套器物。出土器物的种类以漆木器为大宗,此外还有金属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从器类看,囊括了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常用具等多种品类。

礼器

礼器有铜鼎、盉、盘、匜等。S24内残存有一批青铜礼器。出土有4件以上的铜鼎,多为三足外撇的越式鼎。盉有2件,分别为提梁盉和曲柄盉。多件盘、匜叠放在一起。

乐器

乐器包括钟、鼓、琴、瑟、筝,以及编钟架、鼓座等,还出土钟钮等乐器构件。出土的漆瑟色彩华丽,图案复杂精美;筝保存很好,总长度达到2.3米,是已发现的先秦时期最长的一件筝。在S16内出有三面漆鼓,其中一面为对鸟悬鼓。

兵器

兵器有戈、戟、剑、镞、漆木盾等。墓内出土有一把鎏金铜柄木剑,剑首内镶嵌有琉璃珠,还出土的漆盾有30余面。墓内出有大量长杆,当为兵器的柲部。出土有可见证墓主身份的重要物件,分别为两件有铭铜戈。铜戈铭文为“者医自作用戟”和“於戉台王旨医之大子(?)寿自作元用矛”。器主分别为越王勾践的玄孙翳(前410年~前375年在位)和翳的一个儿子(?)寿。

<p>不寿戈(戟)

不寿戈(戟)

车马器

车马器有车軎、伞盖、衡末饰、盖弓帽和铜泡等。

常用具

日常用品包括镇、削刀、凿、帐钩等。陶瓷器包括素面灰陶、多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等。

其他品类

墓内还出有一件青铜鸠杖的跽坐人形镦,此类器物以往多见于长江下游的吴越核心文化区。部分青铜器有包金、错金装饰,表现出高规格的特征。另外墓葬中出土的蜻蜓眼、玉龙、玉凤等精美装饰品。

<p>玉龙凤

玉龙凤

文物价值

编辑
国字山墓群的发掘是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江西东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提供了关键性资料。是越国、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为百越文化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对研究作为“头楚尾”的江西地区东周时期吴越楚关系、政治格局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更是为本区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探索提供了直接证据。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国字山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国字山墓群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自然村西南。

樟树筑卫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樟树市人民政府出发经药都南大道—共和东路—樟观线—国字山墓群,全程大约8.8千米。

下一篇 袁州谯楼

上一篇 鸣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