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广观音洞遗址 编辑
龙广观音洞文化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平广组北面,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龙广观音洞发育于三叠纪中期的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有大小两个向南的洞口。东侧洞口宽大,约高于西侧洞口,高出田坝约20米。遗址面积1000多平方米。龙广观音洞遗址填补了贵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对探讨贵州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关键性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985年11月2日,龙广观音洞遗址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龙广观音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广观音洞遗址
地理位置: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平广组北面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412-1-41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64年冬,龙广观音洞遗址被发现。
1965年,裴文中先生主持了龙观观音洞遗址首次发掘。此后到1973年,对龙观观音洞遗址先后进行过4次发掘。
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实验室采用铀系法测定了龙观观音洞遗址出土骨化石的年代。
1986年8月,贵州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试掘。
1990~1996年,贵州省博物馆对龙广观音洞遗址进行三次发掘。
观音洞
遗址
动物遗骸
龙广观音洞遗址一直动物遗骸数量最多,石化程度各异,计有20多个属种,以螺壳数量大而富有特色。脊椎动物有鱼、龟、鸟、熊、犀等,其中兽类(哺乳类)有14种。
骨制品
龙广观音洞遗址骨制品近百件,多用动物骨块制成,加工技术有打制、刮制和磨制等,加工多在一端。类型有骨锥、骨铲和角铲等。骨锥最多,分锐尖、钝尖、扁尖和弹头状等。典型的打制骨器、刻刮骨铲、似鸟艺术品、刻画符骨块等均属贵州省首次发现,为探讨原始艺术提供了依据。
堆积物
器物
石物
龙广观音洞遗址发现人类遗骸30多件,石化程度不一。有头盖骨、肢骨和单个牙齿等。单个牙齿的数量较多,分属不同年龄和个体。其形态特征大多可归属现代智人。石制品数以万计,有打制和磨制石器。打制占多数,有石核、石片、石叶、有疤坑砾和石器等。其中石片和石器为数最多,类型多样。石片以台面性质存在有11种,天然台面和零台面石片比例最大。石器多由石片加工而成,且以反向加工为主,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修背石刀、凹缺刮器、雕刻器等几大类。许多石器加工精细,形态别致。磨制石器10余件,完残不一,有石斧、石链等。大部分石器为局部磨制或器体上保留打制痕迹。最早出现磨制石器的地层距今约8000年。
陶片
陶片20余块,均夹粗细不等的砂粒,火候低,颜色有红、褐、灰,黑几种,纹饰可辨有粗细绳纹等,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的文化层中。
内部
龙广观音洞遗址
地理位置
龙广观音洞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平广组北面。
观音洞遗址
交通路线
北京市——大广高速——二广高速——沪昆高速——龙广观音洞遗址
上海市——沪昆高速——余安高速——龙广观音洞遗址
郑州市——二广高速——杭瑞高速——惠兴高速——龙广观音洞遗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普安铜鼓山遗址
上一篇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