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佐遗址 编辑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乡南佐村,考古调查认为遗址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5100-4700年,是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
南佐遗址核心区有9座呈倒“U”字形对称分布的夯土台,北台圆形,东西八台方形,各40米见方,西3号台残高约5米至7米。“九台”外侧有两道环壕,环壕和“九台”围成约30万平方米的遗址核心区。
2001年06月25日,南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工作。国家文物局发布南佐遗址,属于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
2023年,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入围国家文物局《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榜单,并评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中文名:南佐遗址
地理位置:甘肃省庆阳市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9: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5元
编号:5-1-120-12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4年至199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两个阶段6次考古发掘。
2021年至2022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联合展开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
南佐遗址
陶器
南佐遗址的“宫城”区出土了制作水平高超的白陶、黑陶、绿松石珠等贵重物品,成套的彩陶、朱砂陶、白衣陶、白泥堆纹陶,涂抹朱砂的石镞、骨镞。
陶器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内彩绘各种图案。纹饰多为横篮纹和绳纹,有少量为方格纹。陶色以红色为主,其次为灰色和少量黑色。
农作物
在主殿F1东侧空间、F2祭祀空间以及宫殿周围发现了数以百万粒炭化稻米。
器物
石斧、石刀、纺轮、骨笄、匕、镞、针等
历史价值
南佐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结构宏伟,与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基址相近,表明它是泾、渭地区又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对研究中国仰韶文化的社会形态具有较为重要历史价值。
这是到2023年,中国考古所发现的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5000年前宫殿建筑,也是同一时期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社会价值
南佐遗址发现的大型殿堂式建筑,对研究仰韶文化晚期泾、渭地区的社会形态及其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同时发现的大量炭化粮食(稻、粟、稷等),是我国古代农业考古的重要材料,对研究农业起源、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交流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佐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探索早期国家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2月,南佐遗址入选2022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地理位置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
南佐村
交通信息
公交:市内可搭乘4路至区交警队下车步行前往即可
开放时间
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9:00
门票价格
5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