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河沟门遗址 编辑
富河沟门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富河沟门村北的乌尔吉木伦河东岸,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
1962年,进行考古发掘,当地人称之为“考古山”。富河沟门遗址中发现陶片、石质遗物,出土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和丰富的骨制品。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对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富河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富河沟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富河沟门遗址
地理位置: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富河沟门村北的乌尔吉木伦河东岸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58-1-05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富河沟门遗址
2013年7月至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富河沟门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80平方米,此次发掘地点位于1962年发掘区的北侧,共清理7座半地穴式房址,取得了重要收获。
富河沟门遗址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3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
房址
富河沟门遗址发现半地穴式房址37座,其中33座方形房址,皆背依山坡挖筑。现存房基都呈簸箕形的土坎,一般南北长3~5米,东西宽4~5米,最大的长宽各6米。圆形房址4座,直径3.5~5米。房内多有灶坑。房址北部保存相对较好,南部遭毁坏。房内地面平坦,上有路土,有些地方曾经捶打,地面上有篝火痕,中央有方形灶,灶有两种,一种是土坑,另一种是土坑加砌石板,一般为0.5平方米,深约2米。灶内积有白色灰烬,灶底和四壁被烧呈红色,房内有柱穴,均在靠近北墙的地面上,一般多为四个,有的多至七个,柱穴彼此间距约1~2米。柱穴口径为0.15~0.米2,深约0.2~0.3米,穴底土质较硬,有的房址靠南,还有圆形窖穴,坑口直径为0.5~0.9、深约0.3米,开口于屋内地面。圆形房址发现四座,直径都在3.5~5米之间,地面中央有。灶有两种,一种是圆土坑,另一种是方形坑,四壁砌以石板。圆形房址中也发现有柱穴,靠墙一周有六个,有一座被烧而废弃的房址中发现一些被火烧过的大块草泥土,上面还有“柱”痕。由此推断,这种浅土坎的房屋基址上面原来是有敷泥的木结构建筑的。
富河沟门遗址出土陶片
陶器
富河沟门遗址 灰陶筒形罐
石器
富河沟门遗址 骨刀及石叶
骨器
富河沟门遗址出土卜骨
动物骨骸
富河沟门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骸比较多,上有加工的恨迹,有的是被敲击折断的,有的是经火烧灼的。就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当时人制作工具剩余的原料和废弃的半成品,一类是食用后的碎骨。
地理位置
富河沟门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富河沟门村北的乌尔吉木伦河东岸。
富河沟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开车前往富河沟门遗址,路程约10.8千米,用时约16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