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帽山遗址 编辑
草帽山遗址,位于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北1公里的草帽山后梁上,距今约55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草帽山遗址分东、中、西三处,第一地点是一处祭坛,四周有近长方形的围墙;第二地点是长方形冢坛;第三地点是坛冢结合,造型设计为外圆内方。草帽山遗址对研究红山文化葬制、宗教祭祀、社会结构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草帽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草帽山遗址
地理位置: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北1公里的草帽山后梁上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编号:7-0060-1-06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草帽山
草帽山遗址积石冢
草帽山遗址分东、中、西三处,距今约5500年左右。从草帽山遗址的选址、布局、冢坛结构、墓葬等方面都体现了设计者对“3”之数理的特别注重。
草帽山遗址积石冢内墓封石
第一地点
草帽山遗址最东的第一地点在突起的山岗上,经发掘证明是一处祭坛,四周有近长方形的石砌围墙。
第二地点
草帽山遗址第二地点位于第一地点之西隔沟的山梁北部,两者东西相距约500米,遗址高出地表约3米。远看是一个梯形的小山包,近看是三层石砌的塔形建筑,最底层长约30多米,宽约15米,往上逐渐变小。石砌建筑规整,建筑形式前坛后家,用凿成方形的巨石砌筑的祭坛,层层叠起,有方有圆,匀称有序地筑成三层台阶。祭坛北部偏东有用小石块摆出龟形石坛,头朝正北。
草帽山遗址积石冢内的墓葬分布
第三地点
草帽山遗址第三地点位于第二地点之西南,两者相距200米,并在同一梁岗之上,遗址高出周围地表约2米。 第三地点积石家发现了3口石棺及围家一圈的陶片带。由于墓葬离地表比较近,遭到严重的破坏,周围堆砌的石头只剩下了西面和北面。考古人员初步确定,这3口石棺及其周围的陶片带证实,这里是5500年前的一处典型的红山文化坛冢结合的礼仪建筑群。
草帽山遗址出土陶片、石器、玉器、骨器等随葬品。
玉璧
草帽山遗址出土方形玉璧
石雕人像
草帽山遗址出土红色凝灰岩石雕人像
玉环
草帽山遗址出土玉环
地理位置
草帽山遗址位于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北1千米的草帽山后梁上。
草帽山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政府开车前往草帽山遗址,路程约22.1千米,用时约2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