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场城址 编辑
张家场城址,又称张家场古城,位于盐池县城西北17千米的花马池镇张家场村。城址东南距张家场村0.7千米,南至明代长城二道边1.5千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0.96平方千米。
张家场古城为秦代后期至东汉初年,时间延续超过200年以上。张家场古城在秦汉时期曾是一座少数民族聚居、畜牧业发达、商品交易频繁的中心城市。是宁夏乃至鄂尔多斯台地保存最为完好、存在时间最长的秦汉古城之一。
2006年5月25日,张家场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张家场城址
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
所处时期:汉代
占地面积:0.96 km²
保护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Ⅰ-217
张家场城址
1986年,张家场城址被盐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2009年又一次对张家场古城进行了科学普查和考古发掘,共发掘13座墓葬。
2006年5月25日,张家场城址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场城址
张家场城址为西汉昫衍县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0.96平方公里。城墙系黄土夯筑,残高1-3米,东、西墙开门。城墙为黄土夯筑,残存高度为1-6米,基宽8米,夯层厚0.15-0.20米。城内有东、西向街道遗迹,已发现东向城门,城的中部有建筑遗迹,面积约250平方米。古城周围,已探明约10平方公里的汉代古墓群,已发掘的8座墓室分别为砖室墓、石室墓、土坯墓、土洞墓,形制均为长方形斜坡式墓道,半圆形券拱单室。
文物遗存
张家场古城及墓葬共出土器物千余件,计有陶器、铜器、铁器、鸡蛋壳、盐块和大牲畜骨骼等。以陶器为大宗,器形有罐、仓、灶、鼎、博山炉、鐎斗、圆壶、方壶、扁壶、盘等;次为铜器,器形有釜、甗、勺、车马饰件、带钩、铺首、汉五珠及印章等。
张家场城址出土遗物该遗址采集和征集的遗物主要是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具。按质地可分为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还有一定数量的封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