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岩遗址 编辑
父子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禄坊村,遗址的年代跨越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
父子岩遗址,由洞穴遗址、山脚遗址、山顶遗址、坡地遗址组成。遗址年代跨度大、遗迹遗物丰富,是广西首个洞穴与河旁台地堆积、坡地堆积、岩山堆积并存且年代互有差异的古文化遗址,保存完整、面积大,对研究远古先民适应自然环境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考古发现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大量相应的文化遗物,填补了桂林岩溶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文化空白,对研究和构建桂林乃至广西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大价值。
2019年10月7日,父子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父子岩遗址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禄坊村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周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120-1-12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父子岩洞穴
父子岩遗址远景及各类型文化堆积分布
父子岩洞穴
父子岩洞穴
遗物类型及时代
从考古发掘材料综合各类型堆积出土遗物分析,该遗址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主要分布于父子岩南洞口两侧,为洞穴类型堆积,以2014年发掘的第⑨层为其代表。未发现遗迹现象。根据出土遗物,初步推测该期年代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
父子岩遗址
第三期主要分布于父子岩洞穴类型堆积的南洞口两侧、坡地堆积及岩山堆积。以2014年发掘的第②~⑧层为代表。未发现遗迹现象。根据出土遗物,推测该期年代在距今约4000~3000年间。
父子岩遗址出土的高领盘口罐或釜
第一期文物遗存
第一期陶片
第二期文物遗存
第二期陶片
第三期文物遗存
第三期石器
第三期出土遗物有玉器、石器、陶器、骨器、兽骨等。玉器可见管、镯、锛等。石器有砍砸器、石斧、石锛、穿孔石钺、砺石等,并发现较多磨制精美的平刃、凹刃石锛;石钺分单孔、双孔,且有使用痕迹。陶器以夹砂红褐、灰褐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陶。器型有敞口罐(釜)、豆、夹砂陶支座、平底器等,另有算珠形、斗笠形陶纺轮。纹饰以绳纹为主,刻划纹、拍印纹为辅,其中泥质陶可见回形纹。骨器主要为磨制或端刃磨制的骨锥。
2017年6月22~24日,“中国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岩遗址发掘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广西各级考古部门合作取得的重要考古成果——在对桂林父子岩、大岩遗址的3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数万件文化遗物,发现了多种类型文化遗存,填补桂林距今约7000年到商周、先秦时期的文化空白。
地理位置
父子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禄坊村。
禄坊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父子岩遗址,路程约9.3千米,用时约2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