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城巨猿洞 编辑
柳城巨猿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洞口离地面约为90米,是巨猿化石出土地点。巨猿洞包括巨猿洞Ⅰ号洞和Ⅱ号洞,遗址面积约180平方米;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00万年。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裴文中与杨钟健、德日进教授组队到广西调查巨猿和古人类化石,拉开了广西洞穴考古的序幕。
柳城巨猿洞是挖掘到巨猿和其他动物化石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先后在此洞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完整的巨猿下颌骨化石3件、巨猿牙齿化石1100多枚,以及伴生动物化石数千件。 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地质变迁有重大科学意义。
1963年2月,柳城巨猿洞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柳城巨猿洞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柳城巨猿洞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
保护对象:巨猿和其他动物化石
科学价值:研究人类起源和地质变迁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390-1-390
1955年冬,裴文中教授、贾兰坡教授率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广西洞穴探查。
1956年9月,由柳城县社冲乡农民覃秀怀提供线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楞寨山硝岩洞中发现了巨猿化石。
1973年,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公社调查石灰岩洞穴时,于那合村东南的弄莫山一溶洞内采集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同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野外队、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有关人员对该洞进行短期发掘,采集到更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颗巨猿牙齿化石。这是广西继大新、柳城、武鸣之后,又一个出土巨猿化石的地点。
2008年,王伟教授的研究团队对位于广西田东县祥周镇布兵村的吹风洞进行了系统发掘,现场共发现93枚巨猿化石。
2018年5月,王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将出自广西田东县布兵村吹风洞的一枚巨猿牙齿化石,送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化基因组实验室,进行遗传物质提取和测序。通过古代蛋白质测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从190万年前的巨猿牙齿中获取了遗传信息。
柳城巨猿洞外景
巨猿化石
广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巨猿化石发现最多的地区,全世界发现的10处巨猿化石地点中就有6处发现于广西,仅柳城楞寨山硝岩洞就发现3个巨猿下颌骨和1000多颗牙齿。
在广西柳城巨猿洞发现的巨猿下颌骨
中国古人类学家先后在广西百色盆地边缘和崇左地区的洞穴堆积物中,发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巨猿化石,初步弄清了巨猿在中国南方出现和绝灭的时间。
其他生物化石
柳城巨猿洞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方剑齿象,似锯齿三棱齿象。哺乳象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共4000多件。
1963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柳城巨猿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2月,柳城县组织国家资质单位专家到现场开展实地测绘与设计,完成了对该文物的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得到国家立项。
2015年4月底,国家文物局已批复了该国保文物的立项规划。
2019年,县文物管理部门争取到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00多万元,组织对国保文物柳城巨猿洞所在的楞寨山及其危岩体、洞口等进行除险加固保护,同时建设山上栈道,确保柳城巨猿洞遗址本体、文物管理人员平时巡查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
地理位置
柳城巨猿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
柳城巨猿洞
交通路线
公交
柳州火车站(公交)→柳州长途汽车南站(大巴)→洛满西街(打车)→柳城巨猿洞
自驾
南宁市→南梧大道→昆仑大道→三南高速→柳州绕城高速→露塘大道→柳城巨猿洞
柳城县→G323→城东大道→三南高速→柳州绕城高速→露塘大道→柳城巨猿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