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纲鉴易知录 编辑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史类文学作品。作品共107卷,180多万字。由于纪事简明,头绪清楚,使人一看了然,故叫做《易知录》。
该作品是一部记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余次,并译成外文,传播海外。
中文名:纲鉴易知录
作者:吴乘权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4809
创作年代:清代
归类:纲目体通史
总字数:180多万字
初刻时间:康熙五十年(1711年)
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由于通俗易懂,从前流传较广。解放后由中华书局重印,受到读者欢迎。可是,此书只写到明末,到了民国初年,许国英为之续编,仍用纲鉴的体裁,记载清代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所以叫做《清鉴易知录》,上接《纲鉴易知录》,一直延续到清末,独立别行,又可以成为一本简明的清代编年体史书。
《纲鉴易知录》能够久刻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易知”的特点。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二十五史也部帙浩繁,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不尚玄奥,不敷铅华,年经事纬,力求平实。有一编在手,诸史于胸之效。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古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纲鉴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人们对《纲鉴易知录》十分重视,争相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毛主席热爱和推荐此书。1910年,毛泽东在他的私塾老师毛麓钟的指导下,点读了《纲鉴易知录》。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通史著作,使少年毛泽东获得了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此后他终生热爱此书,并多次指示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和阅读此书。
《纲鉴易知录》有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十二册本,纠正了原书和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的一百多处误断和错讹。且是首次注释、今译,横排出版。
纲鉴易知录卷一
三皇纪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五帝纪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尧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夏纪
大禹
帝启
太康
仲康
帝相
纲鉴易知录卷二
夏纪
少康
帝杼
帝槐
帝芒
帝泄
帝不降
帝扃
帝廑
帝孔甲
帝皋
帝发
桀癸
商纪
成汤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宜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纣辛
周纪
武王
纲鉴易知录卷三
周纪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纲鉴易知录卷四
周纪
釐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考王
威烈王
纲鉴易知录卷五
周纪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纲鉴易知录卷六
周纪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纲鉴易知录卷七
周纪
赧王
东周君
秦纪
庄襄王
后秦纪
始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八
后秦纪
始皇帝
二世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九
汉纪
太祖高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
汉纪
太祖高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一
汉纪
孝惠皇帝
高皇后吕氏
太宗孝文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
汉纪
太宗孝文皇帝
孝景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汉纪
世宗孝武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四
汉纪
孝武皇帝
纲鉴易知录卷十五
汉纪
孝武皇帝
孝昭皇帝
中宗孝宣皇帝
……
下册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