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罕帖木儿 编辑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蒙古语意为“白色的铁” ,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人(一说畏兀儿人 ),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颍州,所以变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
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反元起义之后,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七年(1357年),援陕西,败红巾军于凤翔,收复关中。次年,率军入援大都,并分兵屯晋南、太行诸隘。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占大宋红巾军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回师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乘山东红巾军内讧,分兵五路,水陆并进,招降田丰、王士诚,陷济南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其后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承继了他的地位和兵马。
全名:察罕帖木儿
别名:李察罕、察罕特穆尔
字:廷瑞
谥号:献武、忠襄
封号:忠襄王、颍川王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乃蛮(一说畏兀儿人)
出生地: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
出生日期:1328年
逝世日期:1362年
逝世地:山东益都
安葬地:河南省洛阳市苗南村三组
主要成就:大破红巾军
最高官职: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投笔从戎
察罕帖木儿是乃蛮人 (一说畏兀儿人 ),生于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 他自幼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科(未及第),在当时颇有盛名。察罕帖木儿身长七尺,眉毛修长超过双目,左边的脸颊有三根毫毛,每当生气的时候便会竖立起来,有匡复时局的大志向。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北方红巾军发动反元起义,迅速占领了颍州(今安徽阜阳)、亳州(今属安徽)、罗山(今属河南)、汝宁(今属河南)等地。不出数月,江淮地区诸郡皆被红巾军占领。元廷派军镇压,大多大败而归。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率先组织地主武装,纠集当地数百人,号称“义兵”,并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组织的地主义兵武装相结合,用计袭破了罗山的红巾军。当时元廷的官军破敌无方,忽然出现了地主武装收复城池,因而朝廷对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的做法大加赞赏,授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之职,并授李思齐为汝宁府知府。自此,元廷颇重视利用地主武装,于河南、淮南等地设立义兵万户府、毛胡芦(乡人自相团结之意)义兵万户府等,免除了当地农民的差役,使他们他们不去响应反贼。
察罕帖木儿义兵在朝廷支持下发展很快,很快就招募了一万余人,自成一军,屯驻在沈丘,与刘福通部的红巾军屡战告捷,并迫使北方红巾军一度处于低潮。
鏖兵中原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了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进入高潮,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红巾军所占有。察罕帖木儿驻戍虎牢(今河南省荥阳西北),以遏制红巾军。 十一月,刘福通部红巾军北渡孟津,攻破怀庆(今河南沁阳)。察罕帖木儿率军与红巾军作战,红巾军败退。元廷为表彰其功,升任他为中书刑部侍郎,进阶中议大夫。当时驻扎在荥阳的苗军起兵叛元,察罕帖木儿趁夜袭击他们,将他们尽数俘虏,将他们全都驻留在中牟。过了不久,淮西红巾军30万来攻打中牟营,察罕帖木儿率众奋力抵抗,红巾军不能支撑,丢弃了旗帜和盔甲逃走了,察罕帖木儿追杀了十余里,无数的红巾军惨遭杀戮。
至正十六年(1356年),察罕帖木儿升为中书兵部尚书,进阶嘉议大夫。九月,刘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为西路军,攻破了潼关,进而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前往那里围剿,察罕帖木儿率军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再去攻打陕州,然而城池坚固不可攻破,转而攻打灵宝城(虢州),攻破了那里。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连攻克平陆、安邑,察罕帖木儿穷追不舍。李武、崔德回军攻下了阳津,与元军相峙数月,终因不敌退走。察罕帖木儿以军功加封为中奉大夫、佥河北行枢密院事。
至正十七年(1357年)年初,李武、崔德又攻武关,占领了商州。二月,夺取了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花等由陕州、潼关前去援救。红巾军遇到察罕帖木儿再次遭到杀戮,余部溃散,越过了南山,转攻兴元(今陕西汉中)。朝廷对察罕帖木儿大加嘉奖,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由四川北上,克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进据巩昌(今甘肃陇西),攻凤翔(今陕西凤翔)。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诱红巾军围凤翔。红巾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形成内外合击。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数万人被杀,伏尸百余里。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李喜喜南下川蜀,李武、崔德转入宁夏。
破敌山西
元末红巾军活动形势
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红巾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掠晋宁(今临汾)、冀宁(今太原),陷云中(今大同)、代州(今代县),又派遣军队南下。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今左权),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
为遏制红巾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红巾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察罕帖木儿分兵屯泽州(今晋城),塞硫子城(今晋城南),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今黎城东);屯冀宁,塞井陉口(今平定东),以杜塞太行山通道,致使中路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察罕帖木儿进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对察罕帖木儿十分倚重,下诏令其守御关陕、晋、冀,抚汉、沔、荆、襄,便宜行阃外事。
夺取汴梁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察罕帖木儿不得不收缩兵力,于晋、豫交界一带,北塞太行,南守巩、洛,亲亲自率领领中军驻守渑池。当时刘福通的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察罕帖木儿从宜阳出动,率精兵自新安全力救援。周全久攻不下退走。元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的事务。
至正十九年(1359年)初,宋政权各路红巾军出击未达到预期目的,逐渐由盛转衰。当时关先生等中路军攻破了上都,转攻辽阳;山东毛贵为来投奔的淮安赵君用(赵均用)所杀,山东红巾军自相屠杀;西路军李武、崔德一支进宁夏路(今银川)。于是宋政权都城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到达了虎牢关,派遣兵马南道出汴南,攻打归、亳、陈、蔡诸州;北道出汴东,征发战船沿着黄河,水陆并下,攻打曹州(今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据守黄陵(今河南兰考东)。又调陕西的兵马,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山西的兵马越过太行山和黄河,会师于汴梁城下,夺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儿亲自驻扎在杏花营(在汴梁城西),指挥各路军环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围得水泄不通。刘福通起义军屡次出战皆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形势十分危急。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察罕帖木儿与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关保等大将商议,分门而攻。入夜,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宋主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元军俘获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元军夺取汴梁后,起义军失去河南,察罕帖木儿势力大振,他亲赴大都献捷,受赐御衣、七宝腰带。朝廷以其功劳进封他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理河南行枢密院的事务、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于是,察罕帖木儿以兵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有数千里之多。他的部队每日修缮车船、兵甲,令军士务农囤积粮食,训练士卒,谋划着大举收复山东。
内部积怨
元军在战场上取得暂时胜利,各军阀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萌生。当时在中原屡与刘福通部红巾军争战的河南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出身于蒙古珊竹带氏功臣世家,地位在察罕帖木儿之上,但战绩远在察罕帖木儿之下,察罕帖木儿自恃有功,颇为不满。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二月,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升任为中书平章政事,又在兴和(今河北张北)一带击败中路红巾军,朝廷命其总领一应蒙古、汉人诸军,便宜行事。战功显赫的察罕帖木儿对年少气盛的孛罗帖木儿内心当然不服。朝廷为避免双方发生摩擦,命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关城村北)以北,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九月,孛罗帖木儿遣兵自石岭关围攻察罕帖木儿兵所守之冀宁,旋又退屯交城。十月,朝廷又命孛罗帖木儿守冀宁,孛罗帖木儿派其大将保保、殷兴祖、高脱想要进城,但是冀宁的守将拒不接纳。同时察罕帖木儿派其大将白琐住、陈秉直率领大军前来争斗,却被孛罗帖木儿的部将脱列伯打败。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元顺帝命平章答失帖木儿、参政七十前往劝谕,孛罗帖木儿遂罢兵回到原驻地。但双方结怨已经很深,和解是不可能的。
匡复山东
红巾军各部互相攻伐不已。察罕帖木儿占领汴梁后,得知山东红巾军自相攻杀,决定大举进攻山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察罕帖木儿在洛阳召集各路将领,商定发师进攻山东的战略部署:并州军出井陉,辽、沁军出邯郸,泽、潞军出磁州,怀、卫军出白马,与汴、洛军水陆分道并进。而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精锐铁骑,渡过孟津,经怀庆,一面击鼓一面向东行军。 七月,占领了东昌(今山东聊城)、冠州(今山东冠县)。八月,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到达盐河,派遣他的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阎思孝等,结合关保、虎林赤等部,率精兵5万人进攻东平。元军由东河造浮桥渡河,田丰派二万军夺桥,关保、虎林赤且战且渡,元军两败红巾军,占领长清,兵临东平城下。田丰派遣他的大将崔世英等人出战,没有取胜。察罕帖木儿考虑到田丰占据山东已久,军民大多依附于他,于是给他书信说明了顺逆的大道理。当时田丰提兵攻打穆陵关,派人去答复察罕帖木儿:“您如若不相信我归附的诚意,那我暂且不和你相见,我当为你平定山东沿海的各个城池,然后再来见你也不晚啊。”察罕帖木儿听说之后大喜,命田丰为前锋,跟从元军东进,东平的王士诚、棣州(今山东惠民)俞定、东昌杨诚等人全都望风归降。察罕帖木儿根据朝廷的任命进封田丰为山东行省平章。
当时,山东红巾军诸将会聚于济南,决定出兵齐河、禹城以抗击元军。察罕帖木儿分兵三路:北路攻济阳、章丘;中路由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主力攻济南;南路攻泰安、益阳。察罕帖木儿中军渡过大清河,与红巾军在分齐大战,元军获胜,进逼济南城。当时北路的元军占据了齐河、禹城,南路元军也传来捷报。益都的红巾军见济南危急,派遣军队前去救援,与察罕帖木儿的大军在好石桥大战,被元军击败。元军乘胜攻围济南,分兵攻取了山东其他由红巾军控制的州郡。元军围攻了济南三月,最后攻克。朝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仍然署理陕西行台中丞。
红巾军失去济南后,仅存益都这一座孤城。益都为宋政权益都行省的治所,原由毛贵任行省平章,毛贵被杀后,众人拥护毛贵的儿子为平章,被称为小毛平章。小毛年幼,无力驾驭部众,并且山东各地的红巾军各自为战。元军攻破山东各地后,各地败退的红巾军全都会集在益都,作最后的拼死抵抗。察罕帖木儿自济南东进围困益都,田丰在益都城西会见了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命诸军围着益都城扎营,一共数十处,后大举攻城,百道并进。益都的红巾军守军全力拒守。元军又挖掘深沟,修筑起了很长的围栏,引南洋河的水灌入城中。
中计遇害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元军围攻益都数月不下。当时田丰在益都的南门扎营,频频前往察罕帖木儿的大营议事,见察罕帖木儿对待朝廷的大臣非常傲慢无礼,又其施以心术,没有一点忠臣的样子,于是田丰非常生气地说:“我以山东所有的地方来投降你,又为你平定了沿海各地的不肯投降的人,实在是认为你是能中兴大元的人物,如今见你这般样子,实在是和汉朝操纵大权的曹操一样了,你能做曹操,我就不能自立吗?”
察罕帖木儿墓
察罕帖木儿被刺的消息传到大都,朝野为之震动,元顺帝不禁恸哭,中原的妇人小儿都为之流涕。 朝廷诏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县。命其养子扩廓帖木儿全部承接其父的兵马,拜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
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于河南颍川起事在元军征讨,全部失败的情况下,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儿招募义兵,镇压叛军。这是察罕帖木儿首次在历史上显名,而且出手不凡,屡战皆胜。以自己的军功获得官职。
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
①草之劲者非疾风不显,人之忠者非乱世难名。尔李将军,当中原扰攘,元政不纲,大臣窃命,守将擅兵于外,是致干戈鼎沸,国势日危,人将以为元无人矣。何将军之忠义,倡农夫为三军,拔智勇以上闻,颁爵以官之,明其分数。义旗举而兵兴,齐鲁强兵仅能固守。尔能陈兵于野,请命于朝,进退有方,君命是听。当是时,忠心昭如五曜,号令严若冰霜,所以动天地而感鬼神,以其忠之所致。夫何兵既胜,志少盈,纳逋逃,释有罪,忠义渐亏,鬼神鉴见。俄而祸膺不测,殒于敌手。然忠未终而奸未显,寿不期年,果属何耶?莫不竭忠以身先而致是欤?抑人臣之有将而若此欤?噫!予数其事而醺之,犹生之对也。灵酣而往,予纪而归。诛心之言,尔其听乎!
②元义兵李察罕辈奋起河洛,刘太保(刘福通)莫能与敌,梁地遂平,察罕之兵径入齐鲁,灭乱雄毛氏之类,渠帅虽能婴城固守,及与察罕拒战,所在败北,察罕兵骄气盈,心诈志狂,所以卒殒于敌手。
孛罗帖木儿:察罕若在,我省用多少气力!
王逢《七月闻河南平章凶问》:六月妖星芒角白,几夜徘徊天市侧。寻闻盗杀李上公,穷旅孤臣泪沾臆。当时宽猛制萑泽,安得受降翻受敌?上公忠名垂竹帛,书生奚为费祎惜。东南风动旗黄色,蒲梢天马长依北。
杨维桢《悼李忠襄王》:罗山进士著戎衣,泪落神州事已非。百二山河惊易改,三千君子誓同归。天戈已付唐裴度,客匕那知蜀费祎。赖有佳儿功业在,东人重望捷淮淝。
李穑:孔明当日独提兵,一夜营中落大星。纵使中兴功未竟,庙前柏树至今青。
王世贞:察罕帖木儿而在,明之忧哉!虽然,天之所废,谁能兴之?田丰所行刺也,孛罗再犯阙,而元之腹心腐矣。
张溥:然水德闰位,大运告终,尤莫甚于脱脱之贬、察罕之死也。……察罕志存当世,奋义乡邑,一战而破罗山,二战而定河北,三战而复陕州,四战而复汴梁,五战而平山东。出奇制胜,大师必克。田丰诈降,行营难发,神龙困螾,祸生不戒,天真不欲祐元乎?何夺之暴也?李牧死而赵亡,其死以谗;费祎死而蜀败,其死以疏。脱脱之罹谮人,其李牧乎!察罕之中贼伤,其费祎乎!
钱谦益:然吾以为察罕一死,天意灼然归我明矣。呜呼!帝王之兴,岂不有天命哉!圣祖极推重察罕,即位后幸汴梁,特遣使往祭,其意可知。
谈迁:
①通元绝元,系察罕之存没,故重臣不可无也。
②水德将讫,膻风未恬。中原之布衣如察罕、如李思齐,同袒并呼,力扫妖寇。
①察罕特穆尔(察罕帖木儿)克复汴洛,国势几于复振。虽其始以义兵起事,亦由其指挥悉协机宜,故能坐收成效。
②察罕特穆尔自用兵以来,所至克捷,平定诸城,功绩最著,实为国所倚毗之人。博啰特穆尔(孛罗帖木儿)代父领兵,自当念其父以忧惧而死,益思为国建勋,以继未竟之志。乃自驻大同,辄图据地自私,与宿将相雠隙……至察罕特穆尔于冀宁之畀不奉诏书、延安之援擅杀部将,则亦公然跋扈。虽平时将略足称,而此举实功不掩罪耳。
③张良弼奉命受察罕特穆尔节制,乃阴结鼎珠(定住),转听他人调遣,不为无罪。察罕特穆尔如果举其事而劾治之,庶足以尊国体而申军律。不此之务,而衔私激忿,辄与李思齐连兵攻击,岂纯臣所为?论史者谓察罕特穆尔忠诚不渝,此原其心迹则然,若其动辄兴兵仇杀,实不能免于《春秋》之责备。
柯劭忞:察罕帖木儿,明太祖之所畏也。天不祚元,陨身降贼。
蔡东藩:察罕帖木儿起自颍邱,仗义讨贼,一战而破罗山,二战而定河北,三战而复陕州,四战而下汴梁,五战而入山东,出奇制胜,所向必克,何其智且勇也!虽与孛罗互斗,似犯蚌鹬相争之忌,然孛罗实为祸始,不得尽为察罕咎,惟田丰诈降,祸生不测,以智勇之察罕帖木儿,竟为小丑谋毙,良将亡,胡运终矣!
牟复礼:察罕帖木儿很显然是僭越了皇帝的权力,以便保护他自己的利益;他忽视朝廷的命令;他擅自任命官员和调动军队——所有这一切都是要伺机制服孛罗帖木儿和扩大自己强大的军事机器。但是我们最后不得不承认,他其实无意控制朝廷,也不想取代朝廷,即令他的行动有时很含糊不清,足以引起人们真正怀疑他的目的。
白寿彝:察罕帖木儿出身探马赤军户,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作为色目地主阶级的一员,深感切身利益受到威胁,因而纠集武装,组织义兵,对抗起义军。他以治军有方,作战勇敢,使这支地主武装发展成当时规模最大、对农民军镇压最力的地方武装力量。察罕帖木儿因此而跻身行省长官,地主义兵改编为官军,他本人也成为握有重兵的军阀。他是元末兵起以来支撑元朝统治的柱石,也是血腥屠杀起义农民的刽子手。
与朱元璋
随着察罕帖木儿横扫中原,令各路红巾军大为震动,江南的朱元璋为了打破腹背受敌的不利格局,便在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夏派人去汴梁,修好乃至“结援”于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也致书答复,表达善意,但同时察罕帖木儿扣下了朱元璋的使者,所以朱元璋并未立刻接受察罕帖木儿的招安。 翌年察罕帖木儿遇刺,朱元璋闻讯叹道:“天下无人矣!”接着拒绝接受元朝的招安。 徐达北伐时,朱元璋巡视河南,特地祭拜察罕帖木儿之墓,亲撰祭文,并命数户百姓守墓。
曾祖:阔阔台。
祖父:乃蛮台。
父亲:阿鲁温。
外甥兼养子: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察罕帖木儿之甥,察罕无子,养为子)。
察罕帖木儿墓
《元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八》
《新元史·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
绘画形象
美国纳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旧题为《赵遹泸南平夷图卷》的画作。但此画实为元人宦迹图,据学者林梅村考证,画作的主人公正是察罕帖木儿。该画表现了他少年读书、公服受诏、献捷京师、谋复山东、出师讨贼、受降田王等画面,并有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所题的“笃恭”二字。
公服受诏
献捷京师
谋复山东
出师讨贼
受降田王
文学形象
察罕特穆尔: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女主角赵敏(敏敏特穆尔)的父亲,虚构封号“汝阳王”。
影视形象
年份 | 影视 | 演员 | 备注 |
---|---|---|---|
1973年 | 《迎春阁之风波》 | 田丰 | 李察罕 |
1978年 | 郑少秋版《倚天屠龙记》 | 汝阳王,察罕特穆尔 | |
1984年 | 刘德凯版《倚天屠龙记》 | 苗天 | |
1986年 | 梁朝伟版《倚天屠龙记》 | 黄新 | |
1994年 | 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 | 乾德门 | |
2001年 | 吴启华版《倚天屠龙记》 | ||
2003年 | 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 | ||
2009年 | 邓超版《倚天屠龙记》 | 涂门 | |
2016年 | 《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 | 梁成安 | |
2019年 | 曾舜晞版《倚天屠龙记》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