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 编辑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主要分布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类型地貌,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万人。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7.6%,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1.4% 。
八桂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 。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城市群、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地跨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具有独特地位。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27202.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
中文名:广西壮族自治区
外文名: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别名:桂、广南西路、八桂
行政区划代码:450000
行政区类别:自治区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理位置:华南地区、中国南疆沿海
面积:237600 km²(陆地面积)
下辖地区:14个地级市
政府驻地:南宁市青秀区民生路2号
电话区号:0771
邮政编码:530000-547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027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桂林山水、银滩、青秀山、德天瀑布、白浪滩、桂平西山
机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梧州西江机场、北海福成机场等
火车站:南宁站、南宁东站、桂林站、桂林北站、桂林西站、北海站、柳州站、梧州站、梧州南站、防城港北站、钦州东站、贵港站、玉林站、百色站、金城江站、贺州站、来宾站、来宾北站、崇左站、崇左南站等
车牌代码:桂A—桂R
地区生产总值:27202.39 亿元(2023年)
地名由来
宋代——广南西路
正史《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秦始皇十七年(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另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 二为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除了简称“桂”外,历史上还有“粤西”、“西粤”、“粤右”、“岭右”、“广右”、“桂海”、“八桂”等别称。
建制沿革
广西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甑皮岩遗址是距今12000至7000年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洞穴遗址,不仅是现代华南人乃至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古人类陶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秦末时期设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郡、象郡与南海郡”3个郡。广西分属桂林郡、象郡,这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末到西汉前期的广西的部分,图中左下方
三国两晋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晋属广州。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属扬州部。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唐永徽六年(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肃宗至德六年(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山水甲天下-桂林市
唐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
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緂布色彩丰富。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工业重镇之龙城柳州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钦州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首府-南宁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年―1936年)迁于南宁。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1956年3月,改桂西僮族自治区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12月,鉴于正在筹建广西僮族自治区,国务院会议作出了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截至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为14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60个县(含12个民族自治县),41个市辖区,806个镇,312个乡(含59个民族乡),133个街道。首府为南宁市。 自治区政府驻地南宁市民生路2号。
|
|
|
行政区 | 车牌代码 | 市辖区、县级市、县 |
---|---|---|
南宁市 | 桂A | 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横州市 、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
柳州市 | 桂B | 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
桂林市 | 桂C、H | 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荔浦市、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
梧州市 | 桂D | 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 |
北海市 | 桂E | 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 |
崇左市 | 桂F | 江州区、凭祥市、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
来宾市 | 桂G | 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
贺州市 | 桂J | 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
玉林市 | 桂K | 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 |
百色市 | 桂L | 右江区、田阳区、靖西市、平果市、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
河池市 | 桂M | 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
钦州市 | 桂N | 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 |
防城港市 | 桂P | 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 |
贵港市 | 桂R | 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 |
位置境域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沿海有岛屿646个,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7平方千米。 广西南部海域中有浮水洲岛,也称为夜莺岛。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喀斯特地貌
广西境内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山脉盘绕在盆地边缘或交错在盆地内,形成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交会。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
气候
梧州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各地年平均气温17.5~23.5℃。桂林市大部及隆林、靖西、德保、乐业、凤山、南丹、罗城、三江、融安、金秀等地气温在20.0℃以下,最低的金秀为17.5℃,最高的涠洲岛为23.5℃。春季全自治区平均气温22.2℃,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各地年平均降水量841.2~3387.5毫米。百色、河池以及崇左大部,三江、柳城、忻城、隆安、武鸣等地降水在15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的田林仅为841.2毫米,最多的防城港市为3387.5毫米。全自治区平均年降水量1694.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别偏多2成和近4成,冬季偏少2成,夏季正常。各地年日照时数1213.0~2135.2小时。桂北大部、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龙州、东兴和浦北在1500小时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小时以上,最少的那坡仅为1213小时,最多的合浦为2135.2小时。全自治区平均年日照时数1540.4小时,与常年相比偏多21.3小时,冬季偏少96.9小时,秋季偏少33.5小时,春季和夏季分别偏多34.1和26.8小时。
2022年9月20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广西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
水文
珠江水系沿岸城市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广西境内大陆海岸线西始于广西与越南交界的东兴市竹山街竹山港,东止于广西与广东交界的英罗港,全长1628.6千米。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水资源
2020年末,广西共有大型水库60座。全年全区平均降雨量1653毫米。水资源总量216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26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生活用水减少14.5%,工业用水减少29.5%,农业用水减少1.6%,生态补水增长0.6%。人均用水量51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设区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3%,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6%。近岸海域22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优良率9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4.5%。
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占3.3%。耕地面积438.59万公顷(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2016年末人均耕地约0.08公顷(1.20亩)。
2018年,广西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4万公顷,增长57.1%;住宅用地0.4万公顷,增长61.5%;基础设施等用地2.0万公顷,增长53.5%。
生物资源
广西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114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种149种,约占全国的4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占27%。发现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562种,数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3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7种,珍贵植物主要有金花茶、银杉、桫椤、擎天树等。
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溺谷多且面积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滩涂面积约900公顷,其中有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总面积9300平方千米。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生长有已知鱼类6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300种、浮游动物200多种,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自治区发现矿产168种(含亚矿种)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8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79%;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75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8种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在35种战略性矿产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0种。
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54.5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78%,比上年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5万人,出生率为8.04‰;死亡人口38.4万人,死亡率为7.62‰;自然增长率为0.42‰。
截至2022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65%,比上年末提高0.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2.9万人,出生率为8.51‰;死亡人口35.7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1.43‰。
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变化(2018—2023)
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7.6%,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1.4%。 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4个其他民族。壮族是广西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6市。汉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及桂东地区。瑶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6个瑶族自治县。苗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隆林、龙胜、三江、南丹、环江、资源等县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招生2.41万人,在校研究生6.9万人,毕业生1.8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6.92万人,在校生148.32万人,毕业生36.92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19.54万人,在校生51.09万人,毕业生16.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4.50万人,在校生129.20万人,毕业生39.47万人。普通初中招生84.56万人,在校生245.59万人,毕业生75.6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3.88万人,在校生516.29万人,毕业生83.6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6万人,在校生4.42万人,毕业生0.76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93.1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9%。行政区 | 办学层次 | 学校名称 |
---|---|---|
南宁市 | 本科 | 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南宁学院(民办)、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民办)、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民办)、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民办)、广西外国语学院(民办)、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
专科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民办)、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民办)、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柳州市 | 本科 | 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工学院(民办) |
专科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
桂林市 | 本科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学院(民办)、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民办)、南宁理工学院(民办) |
专科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民办) | |
梧州市 | 本科 | 梧州学院 |
专科 | 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民办) | |
北海市 | 本科 |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民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民办)、广西海洋学院(筹) |
专科 | 北海职业学院、北海康养职业学院 | |
崇左市 | 本科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民办) |
专科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广西科技职业学院(民办)、广西中远职业学院(民办)、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来宾市 | 本科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专科 |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民办) | |
贺州市 | 本科 | 贺州学院 |
专科 | - | |
玉林市 | 本科 | 玉林师范学院 |
专科 | 玉柴职业技术学院(民办) | |
百色市 | 本科 | 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 |
专科 | 百色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民办)、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民办) | |
河池市 | 本科 | 河池学院 |
专科 |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
钦州市 | 本科 | 北部湾大学 |
专科 |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民办)、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防城港市 | 本科 | - |
专科 | 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 | |
贵港市 | 本科 | 广西贵港工业学院(筹)(民办) |
专科 |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贵港工贸职业学院(筹)(民办) |
行政区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属性 |
---|---|---|---|
南宁市 | 广西大学 | 本-硕-博 | 211工程 双一流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广西医科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 |
南宁师范大学 | 本-硕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 |
广西艺术学院 | 本-硕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 |
广西财经学院 | 本-硕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 |
柳州市 | 广西科技大学 | 本-硕 |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
桂林市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桂林理工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
桂林医学院 | 本-硕-博 |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 |
广西师范大学 | 本-硕-博 | 省部共建高校 ▲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院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 |
百色市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本-硕 |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
钦州市 | 北部湾大学 | 本-硕 | 省部共建高校 |
行政区 | 学校名称 |
---|---|
南宁市 |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开放大学、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桂林市 | 桂林市职工大学 |
更新至2022年5月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6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142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全区共有7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1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91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94.6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94.66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2%。年末共有档案馆15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97.57万卷。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904个,其中医院894个,乡镇卫生院12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515个,村卫生室1858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2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3.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52万人,注册护士20.09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68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6.21万张,其中医院25.18万张,乡镇卫生院8.83万张。
体育事业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运动员随国家队参加世界三大赛获得金牌22枚、银牌11枚、铜牌6枚。广西蹼泳队单独组队参加2023年蹼泳世界杯黄金总决赛,成年组获得金牌1枚、银牌7枚、铜牌12枚,青年组获得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2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9.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9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65.48万人,增加58.6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61.93万人,减少39.9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2.40万人,增加12.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19.53万人,减少51.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40.81万人,增加31.38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8.3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6.95万人,增加35.7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2.3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13.80万人,增加5.49万人。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5060.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5.36万人。共有38.5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8.4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79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4.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4万人。年末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8个,床位0.35万张,收养0.15万人。
人民生活
2023年6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婚姻登记实行“跨省通办”,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办理 。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60.05亿元,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53.52亿元,增长11.9%;金融业增加值1940.61亿元,增长6.6%;房地产业增加值1874.30亿元,下降2.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797.12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9%,营业利润增长23.5%。年末公路总里程18.36万公里,比上年末新增1.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067公里。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567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3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212公里。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货物运输总量1322.84亿吨,比上年增长7.0%。货物运输周转量5589.63亿吨公里,增长8.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63亿吨,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8亿吨,增长17.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57.35万标准箱,增长15.8%。全年旅客运输总量3.1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7.2%。旅客运输周转量636.17亿人公里,增长68.4%。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42.9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74.43万辆,增长5.9%。轿车保有量540.21万辆,增长7.7%,其中私人轿车523.95万辆,增长7.8%。
航空
机场 | 飞行区等级 | 所在地 | 备注 | 现状 |
---|---|---|---|---|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 | 4E | 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 | 国际军民合用机场 | 运营中 |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 4E | 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 | 国际民航机场 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航空口岸 | |
柳州白莲机场 | 4D | 柳州市柳江区 | 国内支线军民合用机场 | |
北海福成机场 | 4D | 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 | 国际支线机场 | |
梧州西江机场 | 4C | 梧州市藤县 | ||
河池金城江机场 | 4C | 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 | ||
百色巴马机场 | 4C | 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 | 国内支线军民合用机场 | |
贵港桂平机场 | / | 桂平市蒙圩镇 | 军用机场 | |
桂林奇峰岭机场 | 4C | 桂林市雁山区奇峰镇 | ||
广西吉航东盟通用机场 | / | 南宁市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 | 通用机场 | |
玉林福绵机场 | 4C | 玉林市福绵区 | 国内支线机场 | |
贺州机场 | 4C | 贺州市八步区 | 在建 | |
南宁伶俐通用机场 | / | 南宁市青秀区 | 通用机场 | |
兴安通用机场 | / | 桂林市兴安县 | ||
贵港港南通用机场 | / | 贵港市港南区 | 规划 | |
北海涠洲岛通用机场 | / | 北海市涠洲岛 | ||
百色乐业通用机场 | / | 百色市乐业县 | ||
南宁三塘通用机场 | / | 南宁市三塘镇 | ||
桂林阳朔通用机场 | / | 桂林市阳朔县 | ||
河池巴马通用机场 | / | 河池市巴马县 |
港口
沿海港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试验区空间布局图
广西北部湾港(包括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
内河港口
广西防城港
贵港港、梧州港、来宾港、南宁港、百色港、崇左港、柳州港、河池港
铁路
2023年8月31日,随着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河池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随着衡柳、柳南、邕北、钦防、贵广、南广、云桂、南凭高铁南崇段、贵南9条高铁开通运营,广西区内高铁营业里程达2174公里,14个设区市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动车”。
高铁枢纽站 | 南宁东站 | 桂林北站 | / |
高铁 | 柳南城际铁路 | 贵广高铁 | 衡柳铁路 |
南广高铁 | 南钦高铁 | 钦防高铁 | |
钦北高铁 | 南昆客运专线 | 南凭高铁 | |
贵南高铁 | / | / | |
普铁 | 湘桂铁路 | 南昆铁路 | 焦柳铁路 |
黔桂铁路 | 洛湛铁路 | 黎湛铁路 | |
玉铁铁路 | 黎钦铁路 | 南防铁路 | |
钦北铁路 | 田德铁路 | 德靖铁路 | |
防东铁路 | / | / | |
在建 | 南深高铁 | 合湛高铁 | 南凭高铁 |
柳广铁路 | 黄百铁路 | / | |
十三五规划 | 怀桂高铁 | 桂湛高铁 | / |
参考资料 |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规划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南宁、柳州、桂林,包括地铁、单轨、云轨系统等。
已运营:
南宁轨道交通: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 、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首通段 、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
建设中:
柳州轨道交通: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柳州轨道交通2号线
桂林轨道交通:桂林云轨1号线
总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八桂文化 ,从属于岭南文化 。早在商周时期,骆越人已建立起岭南地方政权“骆越方国”,并根据商周中央王朝的指令,开发和管理岭南和南海。骆越方国主要中心在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大明山南麓马头镇到骆越镇(地图标为陆斡镇)一带。骆越方国地域广大,包括广西西江以南,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中国岛礁及相关海域,一度管理到交趾和九真。骆越方国开发岭南和南海成绩斐然,创造了繁荣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辉煌的花山岩画,开发了南海和海上丝绸之路,培育了闻名世界的合浦南珠等。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1965年10月12日,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族历来有聚族而居的习俗,古代壮族的大姓莫氏、黄氏、侬氏、韦氏、覃氏、罗氏、岑氏、蒙氏、闭氏、甘氏等,都是在原来氏族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并长期聚族而居,所谓“举洞纯一姓者”是也。一些壮族地区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比较发达,建有祠堂,立有族规,并修有族谱。 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在布洛陀神话基础上创造的《布洛陀》长诗,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清代中叶以后,土葬成为主要葬法。壮族的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各具特点,称谓很多,有客人、土州人、民户、黎民、百姓、新民、来人、菜园人、蔗园人、射耕人、疍民、官人、军人、客家、平语人、伢人、六甲、土拐、白话人、湘人、广佬、福佬、反壮、先人、唐人、平原人、高山汉、山湖广等不下数十百种。 有人曾以语言作区分,将广西汉族分为“官、平、白、客”数支,但仅仅语言差别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民族内部的分支及特点。近年有的学者主要根据习俗文化心理与民族关系特征,参照地域、语言(方言)特点将广西汉族划分为:普通汉族、客家人、蔗园人、百姓人、六甲人、疍民、伢人、福建人等数支。 边陲地区的移民传说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无论是否土著,这类传说往往以中原某地为原乡,目的在于确立某种正统性的身份。 在明代成化年间所制的石刻文字中,广西恩城赵氏土司便把自身祖源追溯至跟随狄青南征侬智高的宋代将领,并视山东青州为祖籍地。清代乾隆年间广西归顺州的覃恩祚在为其祖父树立的墓碑中,讲述了从广东南海迁徙的故事。尽管在明代覃印峰本人的墓碑上并无丝毫相关的记载,但时至今日,靖西市的绝大多数姓氏均声称来自广东南海。明代发端的山东青州说集中在土司或头目家族中,清代兴起的广东南海说则遍布普通民众之家。尽管这些说法明显缺乏史料支持,有的已为学者所辨伪,严肃的学者多用其测度一个时代的社会情境,而不是将其当作真实的历史,但这些传说依然意义重大。这类祖源叙事在部分学者看来不过是自卑者的攀附,但它们既是特殊地域国家整合的方式,也是国家整合的结果,体现了地域人群身份与认同的建立。
语言
世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2个民族除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并都在使用,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其中,汉语、壮语、瑶语、苗语、彝语还各有自己的方言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有粤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话、湘语、闽语等6种方言,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1200万 ,主要流布于整个桂东南地区和横县、南宁以及左右江一带县城集镇;西南官话使用人口在500万以上,主要流布于桂北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县城;客家话主要流布于陆川、柳江、柳城等县,并散布全区各地;平话北起灵川、南至凭祥,西至百色,东达灵山的广大地区之交通要道附近;湘语主要流布于桂北的全州、灌阳、资源三县和兴安县大部;闽语主要流布于南流江沿线博白、陆川等地及西江上溯沿其支流到达贺州、平乐、桂平等地,流布范围大而分散。
壮语分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区。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壮文的推行,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瑶语是瑶族使用的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种语言的统称。布努语内部有布努、巴唔、炯奈、唔奈、优诺等5个方言;拉珈语内部没有方言土语的分化。苗语内部分黔东、湘西和川黔滇等3个方言。侗语、仫佬语、毛南语、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京语、仡佬语语属尚未定论。
广西汉语方言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汉语)和规范汉字,广西的经济社会领域和公共服务行业用语基本为汉语普通话。随着国家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新旧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广西原来使用人口较少的民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面临着衰退、弱化并逐步走向濒危,甚至消失的态势。广西仡佬族的多罗方言、哈给方言、俫话,瑶族的拉珈语、炯奈话、巴哼话,京族的京语,水族的水语,彝族的彝语,毛南族的毛南语,仫佬族的仫佬语以及学术界仍有争议的布央语、五色话、茶洞话等都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况。
饮食
广西南北分界示意图
民俗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 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宾阳炮龙节,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吉祥物
2018年4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和吉祥物,总体设计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为理念,徽标名为“锦绣辉煌,扬帆启航”,吉祥物名为“欢欢”和“喜喜”。
戏曲
汉族:桂剧、桂南采茶戏 、粤剧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桂南采茶戏是主要流传在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有近500年历史。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 壮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师公剧主要流传于河池、柳州等地的壮族地区,是在“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唐代就有了。传统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顺知戽海》等。
据统计,广西18个民族小剧种已濒危14个、消亡2个。桂南采茶戏、壮族师公戏等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大部分民族剧种,则在缺乏关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日渐式微,甚至消失。
柳城云片糕、牛腊巴、三江油茶、玉林牛巴、罗汉果、容县沙田柚、荔枝、香蕉、广西柑橙、沙糖桔、阳朔金桔,融安金桔、木菠萝、菠萝、博白桂圆、田东芒果、七香(香猪、香茶油、香米、香芒、香鸭、香蕉、柠檬鸭)、山楂、桂花糕、山葡萄、恭城月柿、黄皮果、灌阳红枣、扁桃、猕猴桃、白果、八角、茴油、香菇、黑木耳、广西名茶(如三江早春茶、苍梧六堡茶等)、甜茶、甘蔗和梅花牌白糖、玉林优质谷、薏米、东兰墨米、环江香梗和靖西香糯、木薯、零粉、荔浦芋、桃榔粉、桂林马蹄、桂林两江松花糖、富川脐橙、玉林大蒜、南丹羊角皱椒、横县大头菜、西林烤姜、蜂蜜、信都红瓜子、苗山冬笋、田林八渡笋、豆豉与黄皮酱、青刀豆罐头、桂林豆腐乳、桂林三花酒、广西名酒、广西动物药酒、蛤蚧、灵香草、金银花、桂皮、五倍子、灵芝菌、黄精、安息香、白木香、砂仁、田七、茯苓、梧州桑寄生茶、梧州龟苓膏、红豆与相思豆、正骨水、云香精、桂林桂花、桂油、广西丁香、蓖麻、山苍子、恭城篙竹、金茶花、肥牛树、剑麻、苎麻、油桐、柠檬桉、香樟、棕榈、木棉花、银杉与蚬木、油茶、黄麻、松香、大蚝、大虾、青蟹、石斑鱼、北部湾的海珍品、海牛、全州禾花鱼、平果没六鱼、巴马油鱼、梧州嘉鱼、富川桂花鱼、娃娃鱼、合浦珍珠、西林三珍、广马、中堡黄牛和富川水牛、巴马香猪、陆川猪、三黄鸡、霞烟鸡、广西名猴、果子狸、穿山甲、大瑶山鳄蜥、壮锦、毛南族花竹帽、钦州坭兴陶器、合浦沙煲、陆川铁锅、陆川乌石酱油与乌石小刀、龙州砧极和菜刀、桂林羽绒及其其制品、环江凉席、桂林辣椒酱。
自然景观
柳州百里柳江沿江风景带 | 柳州大龙潭风景区 | 柳州都乐岩风景区 | 柳州鱼峰公园 |
容县都峤山风景区 | 钦州三娘湾旅游区 | 钦州八寨沟风景区 |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
南宁大明山景区 | 玉林龟山公园 | 龙胜龙脊梯田 | 宜州下枧河景区 |
资源五排河漂流 | 桂林漓江风景区 | 荔浦银子岩 | 柳州融水元宝山 |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 | 靖西通灵大峡谷 | 靖西古龙山峡谷群 | 金秀大瑶山风景区 |
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桂平西山风景区 | 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 桂林世外桃源 |
桂林龙胜温泉 |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 | 北海涠洲岛 | 北海银滩 |
防城港那良古镇旅游区 | 防城港野人谷 | 防城港那良古镇牙山风景区 | 桂林象鼻山 |
阳朔西街 |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 桂林漓江风景区 | 桂林古东瀑布景区 |
京岛旅游度假区——巫头白鹤山 | 岑溪白霜涧漂流 | 北流勾漏洞风景区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 |
德天瀑布旅游区 | 武宣县百崖大峡谷风景 | 梧州鸳江春泛 | 五指山风景区 |
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 | 宝鼎瀑布 | 陆川温泉 | 象州温泉 |
龙胜温泉 | 平乐仙家温泉 | 容县黎村镇天然温泉 | 防城港峒中温泉 |
响水滩瀑布 | 扶隆乡马射尿瀑布 | 应天府瀑布 | 三叠岭瀑布 |
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 | 三江丹洲古镇 | 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 |
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 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 | 贵港南山风景名胜区 | 平南北帝山景区 |
--- | ------ | ----- | ----- |
人文景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桂林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柳侯祠 | 花山岩画 | 三江程阳风雨桥 | 友谊关 |
昆仑关战役旧址 |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 |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 | 柳州白莲洞 |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 | 恭城古建筑群 | 百色起义纪念馆 |
灵渠 | 桂海碑林博物馆 | 花山岩画 | 真武阁 |
黄姚古镇 | 愚自乐园 | 印象刘三姐 | 宁明花山崖壁画 |
云天宫 | 骑楼城 | 龙母庙 | 梧州中山纪念堂 |
友谊关景区 | 扬美古镇 | 嘉和城温泉谷 | 乐满地休闲世界 |
恭城文庙 | 刘永福故居 | 那良镇抗日战争会议旧址 | 东兴边境旅游区 |
李济深故居 | 那良古镇 | 靖江王府及王陵 | 甑皮岩 |
程阳永济桥 | 红八军军部旧址 | 那良镇大勉村办事处 |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 百色红七军军部 | 兴安严关 | 合浦大士阁 |
谭寿林故居 | 中共广西省一大遗址 | 中秋起义纪念馆 | ------- |
参考资料
园林景观
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园胜景繁多,如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地区 | 景点名称 | 景点类别 | 门票(元) | 地址 |
---|---|---|---|---|
南宁市 | 动物园 | 公园 | 50 | 西乡塘 |
柳州市 | 大龙潭风景区 | 生态民俗 | 免费 | 柳州鱼峰区 |
柳州市 | 柳侯公园 | 文化古迹 | 免费 | 柳州城中区 |
柳州市 | 都乐岩景区 | 溶洞地貌 | 免费 | 柳州鱼峰区 |
钦州市 | 三娘湾野生海豚观旅游区 | 亚热带海滨 | 30 | 钦州市犀牛角镇 |
防城港市 | 白浪滩(又名大平坡) | 海滨度假 | 免费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月亮湾西南侧6千米处 |
南宁市 | 青秀山风景区 | 公园 | 20 | 南宁青山路19号 |
靖西市 | 通灵大峡谷 | 峡谷地貌 | 90 | 靖西市G359国道湖润镇新灵村 |
桂林市 | 七星公园 | 溶洞地貌 | 55 | 桂林市区 |
北海市 | 北海银滩 | 海滨度假 | 免费 | 北海市银滩大道 |
滨海旅游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1595千米海岸线上,拥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外沙岛、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防城港的江山半岛、京岛、天堂滩、怪石滩、火山岛、竹山北仑河口跨国生态旅游景区,钦州的三娘湾等等。涠洲岛是中国7000多个岛屿中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2004年1月被评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生态保持原貌。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白浪滩(大平坡)、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月亮湾、金花茶基地等,2012年接待了302.8万游客。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量502万人次。
译吁宋 | 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 | 桀骏 | 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 |
黄乾曜 | 唐代黄峒部族首领 | 黄少卿 | 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
《全唐诗》收录诗最多的广西人 | 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 ||
赵观文 | 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 侬智高 | 宋代农民起义领袖 |
明代理学名臣 | 瓦氏夫人 | 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 |
袁崇焕 | 明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 中国清代画家 | |
清朝大学士 | 郑献甫 | 晚清抗法名将 | |
晚清抗法名将 | 岑毓英 | 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 |
刘永福 | 晚清民族英雄 | 杨秀清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石达开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李秀成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萧朝贵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蒙得恩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韦昌辉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卢六 | 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 |
谭绍光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陈玉成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林凤祥 | 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 黄鼎凤 | 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
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 吴凌云 | 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 |
晚清名臣 | 况周颐 | 清代词人 | |
党鸿辛 | “两弹一星”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 | 原邮电部党组书记、部长 | |
陈柱 | 近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 | 马达 | 近代著名画家 |
广西第一个“三元及第”者 | 陈继昌 | 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 |
王正功 | 最早咏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 | 陆荣廷 |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及军阀 |
两广总督 | 卢焘 | 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 |
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陈济棠 | 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 | |
李宗仁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 黄旭初 | 曾任广西省主席 |
白崇禧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 黄绍竑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马君武 | 中国教育家、翻译家 | 韦拔群 | 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 |
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 李明瑞 | 桂系名将 | |
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 | 俞作豫 | 龙州起义领导人 | |
王力 | 语言学家、教育家 | 韦国清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周恩来总理夫人 | 甘苦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覃应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 | 李宁 | 体操王子 |
韦国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 陈铭枢 | 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司令 |
李天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 黄大年 | 中国战略科学家、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
丘文懿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丘行 | 广西文联原党组副书记 |
丘栋霖 | 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原检察长 | 丘小雄 |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 |
邱小琪 |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 | 蓝天立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
马飚 | 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叶馥荪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陆地 | 著名作家 | 歌坛巨星 | |
梅艳芳 | 影坛巨星 | 梁羽生 | 武侠小说家 |
韦唯 | 国际著名歌唱家 | 胡夏 | 第六届超级星光大道总冠军 |
卓君 | 2011中国达人秀冠军 | 韦超 | 中国最早的滑翔家 |
劳炳辉 | 广西易学名人 | 陈钦 | 广西最早的学者 |
杨廷理 | 中国开发台湾噶玛兰(今宜兰)第一人 | 著名隐士书画家 | |
赵传 | 著名歌唱家 | 辛夷坞 | 代表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著名主持人 | 天衣有风 | 代表作《凤囚凰》 | |
后弦 | 中国著名音乐人 | 黄觉 | 中国知名演员 |
弦子 | 中国知名歌手 | 苏夏 | 中国著名导演 |
李兆焯 |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李纪恒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马飚 |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黄格胜 |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
张俪 | 影视演员 | 中国知名歌手 | |
中国内地主持人、演员、制片人 | 汪小敏 | 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 | |
谈莉娜 | 中国女歌手、影视演员 | 艾菲 | 中国内地女歌手 |
石进 | 作曲家,歌手 | 何姿 | 伦敦奥运会冠军 |
王鸥 | 影视演员 | 黄文秀 | “七一勋章”获得者 |
茜西 | 中国内地女歌手 | 乔振宇 | 影视演员 |
2020年10月14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1月18日,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2022年7月,获批第二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
2022年8月,入选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2023年1月5日,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拟予激励支持省(区、市)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