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编辑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洪化桥社区翠湖西路22号,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7年),民国时期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自清光绪三十三年(1909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停办,计办学22期,招收学员近万名。涌现了大批将帅,尤以共和国元帅朱德、叶剑英著称于世,被誉为“将帅摇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现除南部大操场及教官宿舍区改作他用外,北部教学区3万多平方米范围内的建筑群包括主楼、礼堂、兵器库、盥洗室等共7500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保持完好。
1988年1月13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文名: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地理位置: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洪化桥社区翠湖西路22号
所处时代:1909-1928年
占地面积:约 7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免费
编号:3-0018-1-01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云南陆军讲武堂
明末清初,一度成为大西军刘文秀的“蜀王府”、平西王吴三桂的新府和其孙吴世璠的“洪化府”。
清康熙年间,除了正殿外,其亭台楼阁与杂群房舍全被拆毁,雍正初年开辟为校武场,正殿则改作演武厅,成为“洪化堂”,这里正式成了一个练兵习武之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云南设云南陆军武备学堂,将承华圃辟为校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办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后,因人事变动暂停。
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新开学。宣统元年(1909年)8月至宣统三年(1911年)8月,称“云南陆军讲武堂”。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元年(1912年)6月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期间加挂过的牌子有:民国九年(1920年)10月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4月,加挂“云南陆军高等军事学校”牌子;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加挂“云南陆军将校队”牌子;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加挂“云南陆军训练总监部”牌子。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称“军官团”和“教导团”,开办国民革命军讨逆军第十路军“教导团”一、二、三期后,列为讲武堂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云南省政府行政干部训练团。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第6编练司令部用地。
1949年12月,昆明起义后,为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军官收容大队所用地。
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进驻昆明后,解放军的各种军事院校在此办学,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1950年3月至1950年5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校长陈赓。
1950年5月,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改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隶属云南军区,校本部仍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内,校长、政委仍由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兼任。这一时期,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主要任务是教育改造国民党起义官兵。
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校址
1952年7月,西南军区召开学校整编工作会议,决定按全军步兵学校新的编制序列,调整所辖步校,明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校本部驻贵州省修文县)为基础,合并第七步兵学校之大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
1955年5月,国防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更改校名后继续沿用原第三步兵学校编制体制。
1956年9月,军校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北校场迁出。此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不再办学。
2009年,设立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讲武堂主体建筑模型
展览物品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设有2个常设展览,展示面积超过3400平方米,展品逾3300件。
“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的展品近2000件(套),包括历史照片、军事器械、证章、纪念币、纸质文物资料、生活用品等。其中叶剑英元帅的讲武堂毕业证书、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的元帅服、《步科笔记》(教材)、光绪铁炮等都属难得的展品。
中国远征军展览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抗击日寇的历史史实为蓝本,共分为远征军出征入缅作战、败退怒江对峙反攻作战胜利、云南人民对滇西抗战的贡献、远征军中的讲武堂师生等5个部分。通过800余幅历史图片和500余件实物,集中展示了在中缅印战区,中国军队和云南人民与美英盟军共同携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历史。
文化活动
换岗操演仪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独具特色的一项动态展演仪式,目的是为游客再现军校风貌,感受时代气息。操演在开馆日的9时、10时、11时、14时、15时、16时准时举行。
相关人物
从讲武堂走出来的师生多为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抗战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做出过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所军事学校。这其中就有为新中国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的开国元勋朱德、叶剑英;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将军;有抗战期间在白山黑水坚持抗战的抗联名将周保中将军,组织云南子弟40余万人出滇抗战的龙云,率部浴血于台儿庄并促成云南和平解放的卢汉将军,还有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等等。
1990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文物管理所获批成立,云南省考古所则出具修缮方案,依法对讲武堂旧址进行维修保护,前后共投入1835.3万元用于项目实施。
2017年12月2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地理位置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洪化桥社区翠湖西路22号。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交通信息
公交:在市区内选乘100路、101路、124路、133路、235路、Z5路到“科技馆”站下车后步行约150米到达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地铁:乘坐地铁3号线至“潘家湾”站后,沿翠湖方向步行1.2公里至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开放时间
展览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旧址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